[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综合)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综合)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综合)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综合)模拟试卷 1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关税主权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主权。鸦片战争后,资本一帝国主义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以“ 协定关税”的名义最终控制了中国的海关,使得中国海关成为了外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工具,最早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条约是(A)黄埔条约(B) 望厦条约(C) 南京条约(D)虎门条约2 近代以来,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其造成的直接结果是(A)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性(B)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
2、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C)帝国主义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D)中国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互相勾结3 近代中国新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中国工人阶级比中国资产阶级资格要老。因而它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基础也更广大些”,中国工人阶级的最早来源是(A)伴随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发生、发展而来(B)伴随着外国资本在中国的直接经营的企业而来(C)伴随着洋务派创办的洋务企业而来(D)伴随着买办、官僚地主投资兴办的企业而来4 毛泽东指出:“ 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
3、武装斗争是(A)虎门销烟(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5 八国联军侵华后。侵略者曾扬言瓜分中国,然而最终未能如愿,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认为。之所以无法瓜分中国,是因为“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这段话表明帝国主义没有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究其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B)洋务运动后清政府武装力量的增强(C)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D)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等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6 有人用“一战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矣”
4、 来形容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使得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的“一战” 指的是(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7 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 的迷梦中惊醒,睁眼看世界,先后出版了多部介绍西方地理、历史的著作,代表人物魏源在其编撰的海国图志一书中甚至倡言“ 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为了达到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魏源主张(A)借鉴外国政治制度,实行“君民共主”(B)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技术(C)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D)“禁朋党之弊 ”,发展
5、资本主义8 甲午战争后。在民族危机的激发下,救亡图存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响亮喊出“救亡”口号,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启蒙思想家是(A)陈天华(B)林则徐(C)严复(D)章炳麟9 1894 年 11 月。孙中山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指出:“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由此,他喊出的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是(A)救亡图存(B)振兴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10 刘少奇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作出过深刻论证,他指出:“我
6、们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在我国,这个时期也叫做新民主主义时期,这个时期在经济上的特点,就是既有社会主义,又有资本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A)资本主义体系(B)社会主义体系(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系(D)半殖民地半封建体系11 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以后。中国的所有社会经济主要是三种成分。其中。既可以被引导着走向社会主义,也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是(A)个体经济(B)国营经济(C)合作社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12 毛泽东提出:“ 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7、。毛泽东的上述论述发表于(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B)新中国成立时(C)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完成时(D)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13 1950 年 6 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了书面报告,指出党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A)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B)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C)完成土地改革(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14 “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充分有利的条件和完全必要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根据这一指示,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对全行业公私合营企业的具体和平赎买形式是(
8、A)互助合作化(B)定股定息(C)国家资本主义(D)“四马分肥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5 有人说:“ 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这一观点(A)未认识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残酷性(B)只看到“船坚炮利” 和科技文明(C)夸大殖民主义传播文明的作用(D)贬损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16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殖民主义者迫使清政府签订的
9、有关香港问题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C) 天津条约(D)中英北京条约17 毛泽东指出:“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18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陷入了“边疆危机”。关于 “边疆危机”。列宁曾指出:“欧洲各国政府一个接一个拼命掠夺 (所谓“租借”)中国领土,瓜分中国的议论并不是无的放矢。”以下
10、有关“边疆危机” 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A)英国从印度入侵西藏(B)法国从缅甸入侵云南(C)俄国从中亚人侵新疆(D)日本吞并琉球,侵犯台湾19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这表明(A)帝国主义列强已经放弃瓜分中国的图谋(B)帝国主义列强仍需扶植清政府以华制华(C)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使得他们无法完全瓜分中国(D)帝国主义列强意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的反抗意志20 孙中山指出:义和团“用大刀、肉体和联军相搏,虽然被联军打死了几万人,伤亡枕籍,还是前仆后继。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
11、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这表明,义和团运动(A)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灭亡中国的图谋(B)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C)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D)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21 义和团运动是在 19 世纪末发生在华北地区,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因清廷与外国侵略军的联合绞杀义和团最后失败。其失败的原因在于(A)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处在感性认识阶段(B)曾经蒙受封建统治者的欺骗(C)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存在着许多迷信、落后的倾向(D)存在着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22 义和团运动的领导者宣称:“
12、若辈洋人,借通商与传教以掠夺国人之土地、粮食与衣服,不仅污蔑我们的圣教。尚以鸦片毒害我们。以淫邪污辱我们。自道光以来,夺取我们的土地,骗取我们的金钱;蚕食我们的子女如食物,筑我们的债台如高山;焚烧我们的宫殿,消灭我们的属国;占据上海,蹂躏台湾。强迫开放胶州。而现在又想来瓜分中国。” 上述材料说明(A)义和团运动具有宗教战争的性质(B)义和团运动是民族意识觉醒的结果(C)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D)义和团运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23 毛泽东说:“ 我国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共计一百零五年的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由
13、于国内外各种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告终以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导致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包括(A)社会制度腐败(B)民族资产阶级弱小,无法领导中国革命(C)经济技术落后(D)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24 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他们两人的共同点是(A)其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B)其思想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C)都主张放眼世界、探索救国之路(D)都未能完全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25 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其代表人物有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
14、观应等人。他们同洋务派的主要区别在于(A)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B)提倡学习西方国家进步的政治制度和文化(C)倡导进行自上而下社会政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D)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26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详尽地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决议指出,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还存在的基本矛盾是(A)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考研政治(综合)模拟试卷 1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
15、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842 年 8 月 29 日,清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规定中国海关关税需和英国“秉公议定”,即所谓的“协定关税”。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选项。干扰分析:A 选项签订于 1844 年 10 月;B 选项签订于 1844 年 7 月;D 选项于1843 年 10 月,都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将中
16、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六个方面。试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第一个基本特征的理解。毛泽东指出,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故 C 选项正确。干扰分析:A、B、D 选项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但是它们与题干描述的内容并不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知识模块】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动。早在 19 世纪 40 至 50 年代,中国的工人阶级就已经出现,他们产生于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因此
17、先于中国的资产阶级而产生。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选项。干扰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于 19 世纪 60、70 年代,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故 A、D 选项错误;在 19 世纪 60 年代后洋务派创办的大型军用工业以及 70 年代以后的中国民族企业中,产生了一批雇佣工人,但这不是工人阶级的最早来源,故C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试题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841 年 5 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因此,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综合 模拟 1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