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956 年苏共二十大之后,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 ,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这句话表明中国共产党(A)找到了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B)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C)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的探索(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2 “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 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这种不清醒的突出表现是(A)不重视发展生产力(B)
2、不重视改革开放(C)忽视了改善人民生活(D)忽视了中国的国情3 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A)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高度概括性(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D)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4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的重大判断是(A)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5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是(A)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3、B)把消灭剥削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C)把消除两极分化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D)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6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毛泽东在初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我国处于(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C)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7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公有制占主体,共同富裕(C)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D)坚持改革开放8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A)建设美丽中国(B)科学发展(C)转变经济发展方式(D)马克思主义9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同
4、的第一要务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A)我国的基本国情(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D)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10 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都是为了(A)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B)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C)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政治制度(D)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11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毛泽东在初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B)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社会主义阶段和共产主义阶段(D)初级社会主义阶段和
5、高级社会主义阶段12 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D)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13 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14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是(A)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C)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6、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15 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D)改革开放16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C)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D)正确处理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17 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A)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B)经济纲领和政治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C)文化纲领和社会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D)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
7、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8 1956 年 4 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下列属于论十大关系中的观点的是(A)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B)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C)提出了改革过于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初步设想(D)提出了要求中央向地方分权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思想19 1957 年 2 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下列属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观点是(A)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B)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C)提出了发展工
8、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D)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20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 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提出的重要观点有(A)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B)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要按照经济的办法管理经济,必须立足国情,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D)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21 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提出的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有(A)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B) “三个世界划分” 的战略构想(C)永远不结盟(D)永远不称霸2
9、2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挫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A)宝贵经验(B)理论准备(C)具体方法(D)物质基础23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是社会主义,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C)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D)消除贫困、改善
10、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4 邓小平提出的“ 发展才是硬道理 ”的必然性是(A)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B)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需要(C)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D)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25 江泽民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原因是(A)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B)只有把发展作为主题,才能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不断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群众基础(C)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D)把
11、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26 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是(A)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C)坚持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7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需要(A)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B)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C)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2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包含的内容有(A)科学技术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最重要标志(B)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C)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
12、(D)科学技术使管理日益现代化29 我们既要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同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又要看到始终没有变的是(A)我同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C)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D)社会上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3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都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却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有(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B)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C)社会的根本任务不同(
13、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31 丰十会上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阶段中的初始阶段。下列关于社会土义初级阶段性质和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B)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C)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确立的过渡时期(D)和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是一个阶段32 邓小平指出:“ 现在我们虽说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即不够社会主义阶段的“ 资格” ,这种 “不够格”主要表现在(A)物质技术基础不够格(B)社会经济制度方面不成熟(C)上层建筑方面不完善(D)经济政治文化社
14、会发展不协调33 我国礼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的根本决定因素是(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B)我国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C)我冈的生产关系(D)我国的经济体制3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贯穿于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整个方面。就落后的社会生产而寿,包括(A)生产力水平的落后(B)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C)生产关系的落后(D)人民群众落后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35 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奋斗目标、基本途径(B)基本矛盾(C)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D)基本方针36 “
15、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辩证统一关系是(A)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B)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C)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D)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四项基本原则就会失去发展动力37 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A)概括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经验(B)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C)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和我们事业胜利前进的最可靠保证(D)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38 在基本路线中,建设富
16、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A)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B)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C)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D)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39 在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A)是兴国之要(B)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C)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D)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40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A)包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B)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主要经验的总结(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17、论体系的重要内容(D)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面的展开41 坚持社会主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A)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B)目的和过程的统一(C)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D)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42 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有(A)民主革命的纲领(B)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要(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D)实现共产主义43 我国“三步走 ”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这一发展战略(A)坚持了雄心壮志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18、,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B)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是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主义的行动纲领(D)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4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除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外,还包括(A)人民民主不断扩大(B)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C)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D)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考研政治(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
19、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不仅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相联系,也同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本题正确选项是 C。A 项和 B 项错
20、误。毛泽东没有找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也没有实现“第二次结合”。D项也错误,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限制。【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曲折发展。A 项是最根本的选项,包含了后面三项的内容,故正确选项是 A。【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
21、发展所经历的阶段。故正确选项是 D。【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这里的本质属性指的是本质的具体体现。这一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它使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故本题正确选项是 D。【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突出特点。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
22、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故本题正确选项是 A。【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主要包括:在领导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时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提出了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故本题正确选项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社会主义 本质 根本 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