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它具有( )(A)社会主义性质(B)资本主义性质(C)过渡性质(D)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2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 )(A)唯一的经济基础(B)主要的经济基础(C)一般的经济基础(D)次要的经济基础3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其中“一
2、化”是指( )(A)社会主义工业化(B)社会主义现代化(C)农业机械化(D)农业集体化4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之所以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原因是( )(A)国营经济力量的强大(B)各阶层对改造的积极性(C)社会主义工业化不能离开对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而孤立地进行(D)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正确5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第一个步骤是建立农业互助组,它的性质是( )(A)完全社会主义性质(B)半社会主义性质(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D)新民主主义性质6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
3、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原则是( )(A)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B)积极领导、稳步前进(C)循序渐进(D)和平赎买7 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从本质上说,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着很大的( )(A)社会主义因素(B)社会主义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完全资本主义性质8 1953 年 9 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 )(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B)排挤私营工商业(C)国家资本主义(D)保护民族工商业9 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践中一个创新性办
4、法是对民族资产阶级( )(A)和平赎买(B)剥夺生产资料(C)公私合营(D)生活上给出路10 新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和高级形式资本主义的个别行业公私合营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统筹兼顾(B)劳资两利(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11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A)国家对私营企业计划订货、统购包销或经销代销(B)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C)全行业的公私合营(D)取消定股定息制12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 )(A)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C)和平赎买(D)公私合营13 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国民经济恢复和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14 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同时也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最根本的变革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C)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D)改革开放的进行1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A)1954 年 9 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三大改造的完成(C)公有制经济领导地位的确定(D)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
6、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6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中国社会从此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以下对新民主主义社会概括正确的有( )(A)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B)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其中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C)是一个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的过渡性社会,社会主义因素起决定作用(D)这个社会基本的阶级力量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17 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新中国成立后的 1953 年 6 月,毛泽东
7、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是( )(A)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提出的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B)列宁在指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时提出的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C)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提出的“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D)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提出的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进行社会主义”18 从 1949 年至 1952 年,党在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的同时,也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以下属于这
8、一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内容的是( )(A)进行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C)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的农村及时地开展互助合作运动(D)对私营工商业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方式,广泛发展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19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 )(A)社会主义经济(B)个体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公有制经济20 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它们是( )(A)工人阶级(B)买办阶级(C)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21 新民主主义时期有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个
9、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三种主要经济成分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工人阶级、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四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他们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 )(A)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B)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C)马克思主义与民主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矛盾(D)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之间的矛盾22 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化三改 ”,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的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B)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C)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D)改造人与改造生产关系的结合23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
10、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具体是( )(A)手工业供销小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B)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D)手工工厂是地方国营经济24 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改造,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设想过暴力没收、和平赎买两种形式,而和平赎买的优越性在于( )(A)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B)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C)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巩固发展统一战线(D)有利于争取团结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服务25 在我国,之所以能够争取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原因在于( )(A)民族资产阶级有
11、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B)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以强大的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D)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统购统销26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具体表现是( )(A)依靠贫下中农(B)保存富农经济(C)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D)团结其他中农,发展互助合作27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包括( )(A)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
12、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B)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C)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D)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28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赎买的方针,所谓赎买就是( )(A)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变为国营企业(B)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C)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D)通过公私合营把私营企业改变为集体企业29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的具体形式是国家资本主义,以下对国家资本主义理解正确的有( )(A)是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B)为资本家利润和供应人民、国家的需要而存在(C)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对国家有利(D)有初级形式和高级
13、形式之分30 1956 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哪些领域发生了变化( )(A)经济结构(B)政治领域(C)阶级关系(D)主要矛盾31 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的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表现在( )(A)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已成为无产阶级专政(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
14、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已经确立(D)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由 共同纲领代行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3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A)为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条件和保证(B)为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创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C)为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D)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表明,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属于社会主义体系,但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它是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中介和桥梁,因此它是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因此 C 项正确。【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当时的提法是“唯一”的经济基础,反映当时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及其经济基础的认识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后来实践证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因此 A 项正确。【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16、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乌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因此 A 项正确。【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之所以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原因在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不能离开对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而孤立地进行,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因此,C 项正确。【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5 【正确答案】
17、C【试题解析】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因此也就不存在具有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生产组织,所以 D 项最先被排除;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了三种过渡形式,即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和高级农业合作社,其中初级社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是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只有互助组是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故 C 项正确。【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从封建剥削制度下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党不失时机地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受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党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坚持积
18、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对农业进行改造。故 A 项正确。BC 项是方针和步骤,D 项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途径。【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毛泽东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因此,这种新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故 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社会主义改造 理论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