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B)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C)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特定阶段(D)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2 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A)列宁(B)毛泽东(C)马克思(D)邓小平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A)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
2、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4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的是( )(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从经济基础方面看,这两个社会的根本区别在于(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B)工农群众是否处于领导地位(C)资本主义经济是否消灭(D)
3、公有制经济是否处于领导地位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 )决定的(A)基本经济制度(B)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C)非公有制在发展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D)公有制的主体地位7 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是在( )(A)论十大关系(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 论人民民主专政(D)矛盾论8 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A)独立自主、改革开放(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依据和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 )(A)党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的科学判断(B)党关于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C)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D)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判断1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历史进程和发展潮流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时代要求。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就要回答( )(A)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去发展(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
5、。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1 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曾经比较正确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这些思想观点主要有( )(A)1956 年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已经进入,但 “尚未完成”(B) 1956 年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刚刚建立 ”,但还没有“完全建成”(C)我国社会主义需要在生产力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后才算从根本上建成(D)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一个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一是明确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一是规范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二者关系在于( )
6、(A)不了解社会性质或判断错误,就会离开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和根本方向(B)不能正确分析当前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就可能超越或落后于形势的发展,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C)坚持而不离开社会主义是根本原则,是前提(D)正视而不超越发展阶段是保证,是防止急于求成或落后于形势发展的认识基础13 邓小平曾经指出:现在虽然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里讲的“不够格”主要是指( )(A)不够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低级阶段” 即社会主义阶段的“ 资格”(B)在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无法逾越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C)在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
7、不完善(D)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有很大的差别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意义是( )(A)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B)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C)是防止和反对“左“ 和右的错误的思想武器(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保证15 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显示出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
8、征( )(A)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B)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C)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已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D)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16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包括( )(A)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B)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途径(C)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D)自力更生、艰苦创
9、业的基本方针17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是因为(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新时期最根本的拨乱反正(B)关系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成败(C)关系到能不能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D)如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生动摇,党的基本路线就会被动摇,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18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辩证统一,因为( )(A)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要体现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B)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C)离开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就不能与时俱进,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D
10、)离开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就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19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以下对其内容概括正确的有(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C) “坚持改革开放” 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问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是一个整体,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20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
11、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对这一主要矛盾的理解正确的有( )(A)“人民”包括各阶层人民群众,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B) “需要” 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C)落后的社会生产包括生产力水平,生产力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D)人民对于崭新的社会制度能否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生产力落后、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已得到根本改变21 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中。具体表现
12、为( )(A)坚持理想与现实、方向和道路的统一(B)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C)政治路线与思想路线的统一(D)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2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有坚定的( )(A)道路自信(B)理论自信(C)制度自信(D)民族自信2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是( )(A)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必须坚持推
13、进改革开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C)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和谐(D)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平发展考研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确立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故 D 项正确。【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
14、理论成果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列宁最早提到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列宁主要回答了俄国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具体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发展阶段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曾经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问题。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在初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后,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故 A 项正确。【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56 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5、,到 21 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 100 年。经过这一阶段后,我国正式进入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阶段,即毛泽东所说的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故 A 项正确。【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故 D 项正确。【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依据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