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56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5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56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5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945 年 10 月 10 日,国共双方在重庆签署确认和平建国基本方针的文件是 ( )(A)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B) 停战协定(C) 对目前时局的宣言(D)国内和平协定2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 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湘赣边秋收起义(D)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3 关于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
2、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民主分子(B)他们所联系和代表的是相对固定的单一阶级(C)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D)包括一定数量的革命知识分子和少数共产党人4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性事件是 ( )(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5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评述不正确的是 ( )(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的亲日派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B)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是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C)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进步势力(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的亲英、美派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顽固势力6 1945 年 8 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 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 期盼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7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说法错误的是 ( )(A)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B)全面抗战开始的标
4、志是 1937 年的“卢沟桥事变 ”(C)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D)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一直奉行“不抵抗政策”8 毛泽东同志有诗云:“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该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八路军发起的百团大战(B)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C)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D)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9 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是 ( )(A)侵华日军向中国投降(B)中国成为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C)中国收回台湾及澎湖列岛(D)日本政府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
5、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0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 。这与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分不开,那么,党的中流砥柱作用的表现是 ( )(A)开辟的敌后战场抗击了大量日军(B)积极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坚持全面抗战路线(D)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11 1931 年 1 月至 1935 年 1 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 倾教条主义使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都蒙受了巨大损失。其错误之一便是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那么,关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
6、是性质完全不同的革命(B)两者是同一性质革命的两个步骤(C)民主革命已经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D)新中国的成立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12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正确理解这个“新” 是 ( )(A)新的领导核心和指导思想(B)新的革命道路(C)新的革命前途(D)新的革命方法13 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并且概括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其中,中间势力包括 ( )(A)城市小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开明绅士(D)地方实力派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7、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13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摘自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2014 年 7 月 7
8、 日)材料 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有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一伟大胜利,将永栽中华民族史册,永载人类和平史册!经过长达 8 年的全国抗战,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宣告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抗日战争,中国胜利。从甲午失败到抗战胜利,历史走过了半个世纪。中国当年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为什么能够战胜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夺取胜利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
9、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进程中,苏联、美国、英国等反法西斯盟国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人力物力支持。摘自人民日报(2014 年 9 月 4 日)14 为什么说“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15 如何理解“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16 如何理解“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16 结合材料回答问
10、题:材料 1 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 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 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 江泽民同志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们党长期进行人民政权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们党对国家事务实施领导的一大特色和优势”。胡锦涛同志也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11、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材料 2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跨上新台阶,我们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世所罕见的艰难险阻,中国各民族长期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国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稳定。这些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以上材料均摘自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60 周年的讲话17 如何理解“ 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18 为什么说“ 中国社会主
12、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18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 1894 年,蓄谋侵华已久的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制造事端。北洋大臣李鸿章及其亲信“济远” 号管带方伯谦等极力主张求和。日寇得寸进尺,击沉中国商船。以“ 致远” 号管带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和威海百姓,坚决要求对日作战。邓两次请战均遭李拒绝,并因揭露方伯谦而被革职。日寇不宣而战,民愤四起,李鸿章被迫起用邓世昌。在海战中,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贪生怕死,故意打错旗号,致使北洋舰队出师失利,旗舰被日击沉。邓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击
13、中日军旗舰 “吉野”号,最后因弹绝,邓世昌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但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牺牲。摘自新浪网材料 21931 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 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4 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1937 年 7 月 7 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 29 军发动进攻,第 29 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8 月 13 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中国共产
14、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中华民族。1935 年 8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1937 年 8 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 年 9 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摘自新华网19 19 世纪和 20 世纪的两次中日战争有怎样的不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20 通过比较 19 世纪和 20 世纪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果,你得出什么历史启示?20
1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 (一) 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三)分配土地之后,除老幼疾病没有耕种能力及服公众勤务者以外,其余人均须强制劳动。(四)以人口为标准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分配。(五)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摘自 1928 年 12 月井冈山土地法材料 2 (一) 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田地及少田地农民耕种使用。(二)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经工农兵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三)以人口为标准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分配。(四)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摘自 1929
16、 年 4 月兴国土地法21 依据材料 1,井冈山土地法的颁布有何意义?该土地法有哪些缺陷?22 比较材料 2 对材料 1 中的土地政策的不同点,从上述土地政策的调整中你可以获得什么启示?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5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45 年 8 月至 10 月,国民党政府与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重庆举行国事谈判,并于 10 月 10 日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史纲要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大革命失败后,
17、中国共产党举起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大旗。1927 年 9 月 9 日,毛泽东等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起义军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而本题词中“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的描述与秋收起义相符。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 C。【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史纲要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国各民主党派所联系和代表的是各阶级、阶层的联合,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所以选项 B 错误。【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史纲要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武昌起义在 1911 年爆发,是辛亥革命的标志性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都爆发在 1927 年,其中 8 月 1 日爆发的南昌起义是标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模拟 5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