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40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4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40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14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争夺和瓜分图谋达到高潮是在( )(A)中法战争(B)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A)义和团运动(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辛亥革命(D)太平天国农民起义3 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主要问题是( )(A)没有发展工业,加强社会民生的建设(B)没有明确的保障社会民生的纲领(C)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D)忽略了人民群众在国家中的主体
2、地位4 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弱点、错误,根源于( )(A)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B)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D)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5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C)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压榨(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6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的标志是( )(A)四一二政变(B)三二 O 事件(C)七一五政变(D)整理党务案7 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实行清党分共政策后,国民党是( )(A)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革命联盟(B)代表小资产阶级
3、和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C)帝国主义控制的政党(D)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8 剥夺毛泽东对中央根据地红军领导权的会议是( )(A)古田会议(B)赣南会议(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9 日本大规模侵华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卢沟桥事变(D)一二五事件10 整风运动的最主要针对对象是( )(A)宗派主义(B)主观主义(C)党八股(D)教条主义11 人民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就指出,战胜美蒋反对派的政治基础是( )(A)反对派军事上的优势只是暂时的(B)解放区即将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C)人民军队的力量在不断壮大(D)人民解放战
4、争具有爱国、正义的革命性质12 1948 年 6 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 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 “上层人物 ”( )(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B)受到 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13 中国大陆基本解放,全国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A)开国大典(B)抗美援朝(C)西藏和平解放(D)民族区域自治纲领的颁布14 下列属于十三大会议内容的是( )
5、(A)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C)实现四化(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5 我国的改革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入手,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国企改革上(B)农村(C)乡镇企业改革上(D)开放城乡人员流动16 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7 鸦片战争被称为中国近代
6、史的起点,这是因为( )(A)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B)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C)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D)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 当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这一阶级矛盾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爆发的斗争有( )(A)辛亥革命(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义和团运动(D)太平天国农民起义19 关于资政新篇的说法,下面正确的有( )(A)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重要社会发展方案(B)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C)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D)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20 戊戌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是( )(A)19
7、世纪 90 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B)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C)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D)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知识分子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21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这是因为( )(A)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B)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C)议会的参议代表主要从资产阶级中选举产生(D)各项政策措施在相当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22 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群众基础非常广泛,其中有( )(A)农民阶级(B)
8、工人阶级(C)小资产阶级(D)资产阶级23 从 1927 年 7 月大革命失败到 1935 年 1 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 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具体表现有( )(A)盲动主义(B)冒险主义(C)教条主义(D)经验主义24 1938 年 10 月,日军在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开始实施的战略是( )(A)三个月灭亡中国(B)以战养战(C)以华制华(D)以逸待劳25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包括( ),(A)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B)坚持革命的武
9、装斗争(C)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D)密切联系群众26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的困难包括( )(A)祖国大陆尚未完全解放(B)中国的经济十分落后(C)面临西方列强的孤立(D)中苏关系的恶化27 新中国成立后初期,国家经济中主要的经济成分包括( )(A)个体经济(B)外资经济(C)社会主义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28 中共八大的内容包括( )(A)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C)正确处理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D)中国工业化要从国情出发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
10、指定位置上。28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来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佛兰西大革命及俄罗斯革命,本没有种族问题,却纯是政治问题;佛兰西民主政体已经成立,俄罗斯虚无党也终要达这目的。中国革命之后,这种政体最为相宜,这也是人人晓得的。摘编自孙中山在东京 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 年 12 月2 日)材料 2近代以后,中国饱受战乱动荡,历经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磨难。100 多年前,中国人民开始“睁眼看世界 ”,努力探寻救国
11、救民的道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经到英国求学。在经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等的失败尝试后,中国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诚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只有中国人最了解自己”“只有他们自己慢慢摸索出的解决办法才是长久之计。”摘编自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的演讲(2015 年 10 月 21 日)29 如何理解“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30 如何理解习近平说的“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14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
12、答案】 C【试题解析】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更大大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并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俄国认为,日本割取辽东半岛损害了俄国在中国的侵略利益,便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还辽,迫使日本放弃了割占辽东半岛的要求。由此,德、俄、英、法、日等国于 1898 年至 1899 年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把千百年来
13、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因此,正确答案为D。【知识模块】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国家还可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革命派试图探讨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既使中国富强,又避免产生贫富悬殊的现象,避免社会危机,但是“平均地权,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4、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正因为如此,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因此,正确答案为C。【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在 1919年上半年召开的巴黎“和平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巡警、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界、取消中日“二十一条”及换文等正义要求,遭到拒绝。同时,会议不顾中国代表的抗议,规定德国应将在
15、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而北洋政府竟准备在这个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运动由此爆发。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27 年 4 月 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以“清党”为名,在东南各省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这标志着国共合作开始破裂。同年 7月 15 日,当时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并在其辖区内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搜捕和屠杀。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7 【正确答案】 D【试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模拟 14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