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 )(A)党的领导(B)群众路线(C)统一战线(D)多党合作2 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是( )(A)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B)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C)改进党的作风建设(D)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3 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B)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保持同人民群
2、众的血肉联系(D)改进党的作风建设4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中日甲午战争(B)中法战争(C)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 “中国工人阶级比中国资产阶级资格要老,因而它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基础也更广大些”,这是因为 ( )(A)它伴随着洋务派创办的洋务企业而来(B)它伴随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而来(C)它伴随着外国资本在中国直接经营的企业而来(D)它伴随着买办、官僚地主投资兴办的企业而来6 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是在( )(A)八国联军侵华以后(B)中日甲午战争以后(C)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D)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7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
3、(A)义和团与部分清军抗击八国联军(B)台湾高山族人民抗击日军(C)太平军多次重创洋枪队“常胜军”、“ 常捷军”(D)广东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8 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是(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9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的是( )(A)魏源(B)林则徐(C)康有为(D)严复10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争夺和瓜分图谋达到高潮是在( )(A)中法战争(B)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 下列著作主要介绍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并开创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是( )(A)四洲志(B) 海国图志(C) 资政新篇(D)盛世危言12 帝国主义
4、瓜分中国图谋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B)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等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C)洋务运动后清政府武装力量的增强(D)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13 中国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4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D)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15 近代历史上,中国不败而败的对外战争是( )(A)中日甲午战争(B)中法战争(C)第一次鸦片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5、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6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1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各民主党派都( )(A)参加国家政权(B)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C)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D)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18 关于民主、自由、人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民主、自由、人权是人类的普遍追求,但是,民主、自由、人权是历史范畴(B)民主、自由、人权,
6、核心是民主(C)民主、自由、人权都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总是同一定社会的经济文化状况相联系(D)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是真正的民主,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人民没有任何形式上的民主自由权利19 十八大提出,完善基层民主的重点是( )(A)扩大有序参与(B)推进信息公开(C)加强议事协商(D)强化权力监督20 按照建立中国特色行政体制的目标,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A)政企分开(B)政资分开(C)政事分开(D)政社分开21 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原因有(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7、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有(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C)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D)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
8、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回答或解决的问题有( )(A)解决的举什么旗的问题(B)解决走什么路问题、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C)解决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D)解决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 )(A)思想道德建设(B)社会主义法制建设(C)教育科学文化建设(D)党的组织、作风建设26 近代中国社会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 )(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B)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C)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7 鸦片战争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是因为( )(A)西
9、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B)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C)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D)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8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西方列强迫使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A)黄埔条约(B) 望厦条约(C) 瑷珲条约(D)虎门条约29 19 世纪 70 至 80 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 边疆危机 ”,具体包括( )(A)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B)英国侵入西藏、云南(C)法国侵犯广西(D)俄国入侵新疆30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 )(A)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
10、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B)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一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C)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D)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31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斗争,总是以失败告终,其原因是( )(A)经济技术落后(B)社会制度腐败(C)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勾结(D)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32 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有( )(A)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作用(B)使中国资产阶级逐步发展壮大(C)给中国带来了资本主义(D)给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33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
11、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者的相互关系是( )(A)前一个任务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现状、发展社会生产力,后一个任务是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B)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C)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34 当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这一阶级矛盾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爆发的斗争有( )(A)辛亥革命(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义和团运动(D)太平天国农民起义35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
12、两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A)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思想(B)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C)具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D)主张采用君主立宪等温和的方式结束封建皇权的统治36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对中国人的刺激极大。接踵而来的瓜分狂潮,更使中华民族的各阶级、各阶层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在这一时期,先进的中围人提出的口号主要有( )(A)“自强”、“求富”(B)振兴中华(C)救亡图存(D)师夷长技以制夷考研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
13、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组织群众、带领群众进行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因此 B 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此 B 正确。【知识模块】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执政党面临的最根本的课题,是能不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 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842 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
15、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工人阶级的起源。中国工人阶级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开办的企业,而中国资产阶级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因此,前者比后者资格要老,社会基础也更广大些。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华
16、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人民早期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1841 年 5 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近代中国诞生的工人阶级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受剥削最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 领导核心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50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