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9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9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91及答案与解析.doc(4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291 及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李白望天门山中,有诗云“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闪闪的红星中有词为“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反映的哲理是( )(A)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C)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2 一位科学家说:“ 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者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现实世界有一部分是人类创
2、造的世界(B)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D)科技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3 人们所从事的政治活动、社会改革、社会革命等活动都属于( )(A)改造物质世界的生产实践(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C)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创造活动(D)变革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4 “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 这句话强调了 ( )(A)意识的能动性(B)物质的决定作用(C)实践的自觉能动性(D)实践的创造性5 宋朝画家文与可住宅周围有很多竹子。他在一年四季注意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透彻的了解
3、,因此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就是物质世界本身(B)意识是人脑的产物(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6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的哲学寓意是( )(A)物质决定意识(B)人在认识上的主体性、差异性和多样性(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一切从实际出发7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种情况出现,即当人们对某种事情或某种东西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 。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 )(A)世界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C)意识
4、是世界的本质,世界是精神创造的(D)世界观、人生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不同8 有人指出:没有产品的广告,又怎么能知道好的产品?一些好的文章性的广告,让消费者了解新的产品,从而增加选择的空间,何乐而不为呢?有些人却认为:广告多了令人心烦。另外一些人则提出:如果没有广告又觉得空空的,可选择的余地太小。总之,众说纷纭。这说明( )(A)意识的不同主体之间具有主观差别性(B)意识的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主观差别性(C)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主体会有一致的反映(D)意识的主观性表现为对客观对象的歪曲反映9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
5、学的感觉”。这是( )(A)先验论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说明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D)经验论的观点10 人们模仿人类的大脑研制出电脑,其运算速度远远超过人脑的运算速度。国际象棋的一场“ 人机大战” ,结果 “深蓝”赢了,卡斯帕罗夫输了。这说明 ( )(A)电脑能战胜人脑(B)电脑具有比人脑更高级的运动形式(C)电脑有无限思维和创造力(D)电脑是人脑的延伸,是人类扩展自己智力的工具11 据报道,通过对爱因斯坦大脑的研究,发现其左右半球的顶下叶区域异常发达,比普通人平均厚度多出一厘米,从而大脑宽度超出普通人 15左右,这有助于解释爱因斯坦在空间和数学思维方面为什么具有特殊天才。从哲学角度
6、看,上述事实表明( )(A)人脑能自行产生意识(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C)意识是物质的产物(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12 某国家级贫困县在财政收入窘迫的情况下,大搞“形象工程” ,在 4 平方公里的县城内搞起“ 夜景工程” 、 “绿色工程”、“音乐喷泉工程”等。几万尚未脱贫的农民和月月得不到工资的教师向县委、县政府提出质疑:这些工程究竟要树立什么“形象”?从哲学角度看,该县领导违背了(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观点(B)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C)不同意识具有不同作用的观点(D)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的观点13 “当着某一件事情 (任何事情都是一样 )要做,但是还
7、没有方针、方法、计划或政策的时候,确定方针、方法、计划或政策,也就是主要的决定的东西。当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我们这样说,是否违反了唯物论呢?没有。因为” 这段话强调了( )(A)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B)矛盾的普遍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客观性14 把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是( )(A)事物的度(B)事物的属性和量(C)事物的规定性(D)事物面临的外部矛盾15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是否显著激烈(B)是否迅速明显(C)是否超出度的界限(D)是否引起事物变化16 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度是指( )(A
8、)事物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B)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C)把事物内容的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17 2013 年 6 月 18 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养成勤正衣冠的习惯,能有效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能体现该论断所蕴含哲理是( )(A)自高必危,自满必溢(B)堤溃蚁穴,气泄针芒(C)刮骨疗毒,壮士断腕(D)从善如登,从恶如崩18 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实质( )(A)认为一切都是不确定、不可知的(B)否定中包含着肯定的因素(C)一味地否定(D)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地对立起来19 辩证法的否定即“ 扬弃 ”,它的含义是指(
9、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相结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20 一把直尺插进水里,眼睛看见那把直尺是弯的。但是,关于直尺的知识与光学知识告诉我们:直尺不是弯的,是直的,所以人能看见它是弯的,是光的折射现象。这一现象表明( )(A)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B)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C)认识过程的反复性(D)认识事物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21 事物中的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是( )(A)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象,不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B)客观存在的是真象,主观想象的是假象(C)表露于事物外部的是假象,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是真象(D)从正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象,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
10、象22 在国家社会发展问题上,有一种观点是“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 。这种说法是( )(A)强调必然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B)否认必然性的非决定论观点(C)强调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辩证法决定论观点(D)否认偶然性的宿命论观点23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一观点是( )(A)宿命论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辩证的观点24 下列各项古代汉语表述,属于因果关系的有( )(A)天地玄黄,宇宙洪荒(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孟冬十月,北风徘徊25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日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
11、日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B)对人是否有利(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26 达尔文把大量观察、实验材料进行研究,得出“生物进化” 这个结论;但他在得出“生物进化 ”这个结论之前,早就接受了拉马克等人的有关生物进化的思想和赖尔的地质演化思想,这些思想实际上构成了他研究的指导原则,因为有了这些思想,达尔文的研究才显得有目的性和选择性。这体现了( )(A)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原理(B)归纳与演绎的辩证关系(C)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D)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27 从
12、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方法(B)分析方法(C)综合方法(D)演绎方法28 “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 这一观点是 ( )(A)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B)对历史和逻辑的关系的错位(C)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29 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30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
13、误在于( )(A)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B)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C)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D)否定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31 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A)磁场影响电流(B)温室可以生长反季节蔬菜(C)闪电后必然有雷鸣(D)实践出真知32 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解释“水中捞月” 和“大海捞针”这两句话的异同( )(A)“水中捞月 ”是不可能的,“大海捞针”是可能的(B) “水中捞月” 和“ 大海捞针”都是不现实的可能性(C) “水中捞月” 和“ 大海捞针”都不能转化为现实可能性(D)“水中捞月 ”不能转化为现实可能性33 “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
14、,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个论断表明 ( )(A)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B)现象是由本质决定的(C)现象可以脱离本质而存在(D)透过现象可以达到事物的本质34 辩证思维方法“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是指( )(A)在思维中形成“ 许多规定的综合” 和统一的过程(B)在思维中再现具体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由抽象规定,经过逻辑中介,形成思维具体的过程35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包括( )(A)客观规律性要服从主观能动(B)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尊重客观规律性(C)尊重客观规律性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键(D)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互为前提互相决定36 从实际出发,实事
15、求是,在哲学上体现了( )(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B)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C)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D)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37 “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 )(A)意识可以创造物质(B)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C)为 “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D)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38 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 )(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C)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D)事不避难,知难不难3
16、9 下列属于矛盾斗争性的表现形式的是( )(A)人民内部不同意见的争论(B)敌对阶级的阶级斗争(C)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D)生物体内同化与异化的区别40 下列现象中属于不通过对抗的形式来实现的质变是( )(A)自然界中的地震(B)由旧物种发展为新物种(C)由猿转变为人(D)阶级社会中的军事冲突41 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为了培植该山北坡的松树,砍光了南坡上的森林,结果无意中摧毁了当地的畜牧业的基础,并使山泉枯竭、水土流失。从哲学上分析,主要是( )(A)忽视了因果联系的复杂性(B)割裂了自由与必然的辩证过程(C)忽视了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种种可能性(D)在变可能为现实的过程中,未能正确发挥主观
17、能动性42 “在大风扬起的尘土旋涡中,没有任何一个尘土分子的分布是偶然的” ,这种观点是( )(A)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B)把因果联系与必然联系相混淆(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D)把一切现象看成是纯粹偶然的43 “只有我的感觉在交替变换,只有我的表象在消失和出现,仅此而已,在我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着这就够了。”这是( )(A)唯物论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唯心主义观点(D)经验论观点44 现代智能通信工具方便使天各一方的人们相互交流,可随之而来的往往是人们相聚时的无语和隔膜。于是,有人感叹,“世界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在玩苹果手机,我在玩三星手机”。有人因为使用手机成瘾,让手
18、机变成了“手雷”,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这告诉我们(A)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B)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C)要善于把握普遍联系(D)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度”45 2013 年 2 月 22 日 11 点半河源发生 48 级地震、2013 年 4 月 20 日 8 时 2 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 303,东经 1030)发生 70 级地震、2013 年 7 月 22日甘肃发生 66 级地震等。打开地震分布图,不难发现,历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各地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震带。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比较,又不难发现它们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A)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B
19、)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本质(C)人类要善于利用规律、改变规律(D)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46 北极圈里的爱斯基摩人看着不断融化的冰川,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冰川下沉睡了数千万年的石油、矿产将会带给他们更加富裕的明天;而远隔数万公里的图瓦卢人,却越来越日夜难眠,北极不断融化的冰川就像一个个巨型炸弹,随时都会将他们轰人海底永远再难见蓝天。这一事件反映出( )(A)世界上任何两个现象之间都存在着客观的必然的联系(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原因和结果在一条件下相互转化(D)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评价是不同的47 关于蝴蝶效应,有人举例说北半球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就可能引起了南半球某个地区的气
20、象变化。这个事例可以说明(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所谓联系是主观的(C)思维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D)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 实现的48 联系的条件性指( )(A)一切都是有条件的(B)有条件本身是无条件的(C)离开了条件一切都无法理解(D)一切随时间、地点、条件而转移49 东周列国志记载,荆轲在宴中看到捧酒的美人“双手如玉” ,便啧啧赞道:“美哉手也!”太子便令断美人手送荆轲“欣赏”,而“从人身上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 。这主要说明了 ( )(A)部分依赖于整体(B)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C)整体是部分相加之和(D)整体把各个组成部分互
21、相联结起来,发挥各部分的功能50 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在喝啤酒时,将鸡块小鸡骨头丢人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试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能穿越液态氮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 ,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A)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B)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C)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5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22、)(A)运动是绝对的(B)事物是前后联系的(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52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在本质上是( )(A)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B)不仅包括量变,而且主要是质变(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53 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是( )(A)新生事物里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B)新出现的事物较以前的旧事物在时间上更后出现(C)新生事物吸取了旧事物中的合理的因素(D)新生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54 辩证法的“ 过程论” 的观点认为 ( )(A)前进的方向是世界过程中的主导(B)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C)存在即是过程
23、(D)凡是产生出来的东西都是要灭亡的55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 这句话告诉我们 ( )(A)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真理是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56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这是因为( )(A)它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B)其他规律是由对立统一规律推演出来的(C)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D)它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57 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狮
24、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 )(A)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盲人摸象”、“ 刻舟求剑”(B)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要“厚古薄今”(C)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D)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 ,不要“ 同而不和”58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奥运前,我们痛哉汶川;世博前,我们泪望玉树。恩格斯有过两句名言:“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模拟 29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