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5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5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53及答案与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 5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我们容易把右图(1)中的若干圆点知觉为两个椭圆形,遵循的知觉组织原则是(A)闭合原则(B)连续原则(C)相似原则(D)临近原则2 我们容易将右图(2)中下面的正方形和其他圆点知觉在一起,而将上面的圆点知觉为独立的一部分,遵循的知觉组织原则是(A)连续原则(B)相似原则(C)临近原则(D)共同命运原则3 我们容易将右图(3)中的圆点知觉在一起,遵循的知觉原则是(A)连续原则(B)相似原则(C)临近原则(D)共同命运原则4 在右图(4)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白色的三角形出现在三个黑色正方形的前方,这个白色三角
2、形是(A)图形(B)背景(C)轮廓(D)主观轮廓5 我们有时将右图(5)知觉为一个杯子,有时将右图知觉为两个人脸,这体现知觉特性是(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长性6 右图是一个不可能图形,但我们可能会说,这是一个三角形,这体现了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长性7 月光下的粉笔仍是白的,日光下的煤球仍是黑的。这种现象体现的主要知觉特性是(A)大小恒常性(B)形状恒常性(C)颜色恒常性(D)明度恒常性8 视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这种关系影响(A)大小恒常性(B)形状恒常性(C)颜色恒常性(D)明度恒常性9 双眼视差作为深度线索的作用范
3、围是(A)12 米(B)几十米(C) 300 米(D)1300 米10 视野中的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远处的对象密度大,近处的对象密度小。这是(A)线条透视(B)空气透视(C)运动透视(D)纹理梯度11 林赛和诺曼(Lindsay & Norman)将自下而上加工称为(A)数据驱动加工(B)概念驱动加工(C)整体加工(D)局部加工12 右图所示的是两个面积相等的圆形,在大圆的包围中的看上去比在小圆中的小。这种现象是(A)潘佐错觉(B)佐尔拉错觉(C)冯特错觉(D)多尔波也夫错觉13 关于模式识别理论中的特征分析模型表述正确的是(A)既有自下而上的加工,也有自上而下的
4、加工(B)只有自下而上的加工,没有自上而下的加工(C)没有自下而上的加工,只有自上而下的加工(D)既无自下而上的加工,也无自上而下的加工14 对声音的方位定向不起作用的是(A)听觉(B)动觉(C)视觉(D)平衡觉15 判断时间精确性最高的感觉通道是(A)听觉(B)触觉(C)视觉(D)味觉16 在暗室内,如果我们注视一支点燃的熏香,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种现象是(A)动景运动(B)诱发运动(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17 知觉的理解性体现的加工方式是(A)“全或无 ”加工(B)颉颃加工(C)自上而下的加工(D)自下而上的加工18 从网膜水平上解释错觉原因的错觉理论是(A)眼动理论(B)神经
5、抑制作用理论(C)常性误用理论(D)特征整合理论二、多选题19 影响大小知觉的因素包括(A)物体与观察者的距离(B)物体的熟悉性(C)体态变化(D)邻近物体的大小对比20 人们在进行大小知觉时,受到物体的熟悉性的影响,这体现的知觉特性有(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21 深度知觉所依赖的非视觉线索包括(A)眼的调节(B)双眼视差(C)运动视差(D)双眼视轴的辐合22 人耳进行声音定向的线索包括(A)时间差(B)强度差(C)位相差(D)反应差23 模式识别的特征说强调信息加工的过程是(A)整体加工(B)局部加工(C)自上而下的加工(D)自下而上的加工24 下面属于知觉过程的是(
6、A)发现事物的存在(B)把一事物或其属性与另一事物或其属性区别开来(C)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D)将知觉的对象以其类似物的形式存储在头脑中25 时间知觉的形式有(A)对时间的辨认(B)时间的确认(C)对持续时间的估量(D)对时间的预测26 下面属于深度知觉单眼线索的是(A)线条透视(B)空气透视(C)视轴辐合(D)运动视差27 下面属于似动现象的是(A)动景运动(B)诱发运动(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28 影响大小知觉的因素包括(A)网膜投影的大小(B)物体的熟悉性(C)临近物体的大小对比(D)体态变化三、简答题29 简述知觉的组织原则。30 举例说明知觉
7、的特性。31 简述深度知觉和深度线索。32 举例说明似动的各种形式。33 举例说明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四、综合题34 比较模板说、原型说和特征说三种模式识别理论的观点及优缺点。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 5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图片中,我们关注的部分是图形,其他部分是背景,轮廓是图形与背景的分界面,它是在视野中邻近的成分出现明度或颜色的突然变化时出现的。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
8、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这种轮廓叫主观轮廓或错觉轮廓。本题中的三角形即是主观轮廓。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人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事物当作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对象当作背景,这种有选择地知觉外界事物的特性叫做知觉的选择性。题中的图形是两歧图形,它很好地显示了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说明对象与背景可以互相转化,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知觉外界事物时,人们总是用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基础对其加以解释,知觉的这种特性叫做知觉的理解性。对于不可能图形,我们也试图对其进行解释,
9、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的知觉特性叫知觉的恒常性,简称常性。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叫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视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在距离相等时,网像大,说明物体大;网像小,说明物体小。在网像恒定时,距离远,说明物体大;距离近,说明物体小,即物体大小:网像大小距离。这就是大小一距离不变假设。它说明,一个特定的网像大小显示了知觉大小和知觉距离的
10、一种不变的关系。这是人们能够保持大小恒常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与单眼线索相比,双眼线索对判断深度和距离有更大的作用,它的作用范围可达 1 300 米。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看来趋于接近,就是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是指远处物体显得模糊,细节不如近物清晰。当观察者向前移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的物体流动的速度小,这种现象叫运动透视。题中所述是纹理梯度或结构级差。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A【
11、试题解析】 林赛和诺曼(Lindsay&Norman ,1977) 将自下而上加工称为数据驱动加工(Data-Driven Processing),将自上而下加工称作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ually-DrivenProcessing)。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潘佐错觉,也叫铁轨错觉。在两条辐合线的两头有两条等长的线段,结果上面的一条线段看上去比下面一条线段长些(图 a)。佐尔拉错觉是指一些平行线由于一些附加线段的影响而看成不平行的(图 b)。冯特错觉是指两条原本平行的线条被一组菱形分割后,两条平行线看上去不再平行,似乎向内弯曲(图 c)
12、。多尔波也夫错觉是指两个面积相等的圆形,在大圆的包围中的看上去比在小圆中的小。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特征分析模型认为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抽取刺激的有关特征,然后将这些抽取的特征加以合并,再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最佳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别了。特征分析模型只有自下而上的加工,没有自上而下的加工。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声音的方位定向主要依赖听觉,动觉和视觉也影响声音的方向定位。平衡觉也叫静觉,它是由人体作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
13、起的,它不影响声音的方向定位。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听觉能分辨出 l100 秒的时间间隔。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和运动后效。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是动景运动。由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诱发运动。盯着屏幕上的一个固定光点,不一会儿会发现刺激点飘忽移动起来,这种固定光点的似动现象叫自主运动
14、现象,也叫游动效应。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是运动后效。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自上而下的加工,又叫概念驱动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由此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从而调整特征觉察器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自上而下的加工反映了知觉过程中个体已有知识、经验、期望对于知觉的影响。自下而上的加工又叫数据驱动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或者说从较
15、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则完全强调刺激物特征在知觉过程中的作用。注意的过滤器理论涉及“全或无”加工的论述。黑林的色觉理论颉颃加工理论涉及颉颃加工的论述。知觉的理解性指的是个体在知觉时对个体已有经验的依赖,这体现了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一般来说,对错觉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眼动理论,把错觉归结为刺激取样的误差;第二种是神经抑制作用理论,从网膜水平上感受器的相互作用来解释错觉;第三种是常性误用理论,从认知的观点解释错觉。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普通
16、心理学二、多选题1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大小知觉与知觉对象本身的大小、它在网膜上所呈的像的大小有关。网像大,知觉为大;网像小,知觉为小。同时,大小知觉还受到物体与观察者的距离、个体对物体的熟悉性、个体观察物体时的体态变化以及邻近物体的大小对比的影响。因此本题选 ABCD。【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20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个体知觉受到已有经验的影响,这反映了知觉的理解性。由于受到物体的熟悉性的影响,使人们能够较准确地知觉到物体的实际大小,这反映了知觉的恒常性。因此本题选 CD。【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21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非视觉线索是指由其
17、他感觉(主要是动觉)而不是视觉提供的判断深度、距离的依据,包括眼的调节和双眼视轴的辐合。调节是指眼睛通过对它的光学系统的调节从而准确聚焦,主要是由睫状肌调节水晶体的曲度来实现的。辐合是指眼晴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这样看近物时辐合程度大,看远物时则辐合程度小。因此本题选 AD。【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人有两只耳朵,它们之间存在距离。这样同一声源到达两耳的距离不同,便产生了两耳刺激的时间差、强度差和位相差。这是人耳进行声音定向的主要线索。因此本题选 ABC。【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23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整体加工是指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普通 模拟 5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