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童年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A)游戏(B)学习(C)娱乐(D)体育活动2 关于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小学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B)小学儿童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但这个思维结构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C)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D)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以渐进的方式进行的3 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C)获得勤
2、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D)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体验忠实的实现4 小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发展主要依赖的活动形式是(A)班集体生活(B)家庭生活(C)同伴活动(D)师生交往5 科尔伯格研究道德认知发展采用的方法是(A)两难故事法(B)对偶故事法(C)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6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客观化时期是(A)婴儿阶段(B)幼儿阶段(C)小学阶段(D)青少年时期7 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是(A)自我概念(B)自我评价能力(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能力8 根据塞尔曼(sclman,1980)的研究,小学低、中、高年级学生的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分别是(A)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自我反省的
3、观点采择;相互性的观念采择(B)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相互性的观念采择;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C)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相互性的观念采择;社会的观点采择(D)相互性的观念采择;社会的观点采择;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9 塞尔曼(Selman)认为小学儿童的友谊主要处于(A)没有形成友谊概念的阶段(B)单向帮助阶段(C)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的合作阶段(D)亲密的共享阶段10 研究小学儿童同伴地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情境模拟法(B)访谈法(C)观察法(D)社会测量技术11 当使用社会测量技术研究儿童的同伴地位时,发现有些儿童既受到很多同学喜欢,也有很多同学不喜欢他们,此时研究者会认为他们是(A)受欢迎的儿童
4、(B)普通的儿童(C)被拒绝的儿童(D)有争议的儿童12 初中生在心理上会制造出假想的观众,他们感觉每天就像生活在舞台上一样受到别人的欣赏和批评,这反映了初中生(A)思维的片面性依然存在(B)思维的创造性显著增强(C)思维中的自我中心再度出现(D)思维的表面性依然突出13 我国的脑电波的研究表明,两个脑发展的加速期分别是(A)婴儿期和小学中年级(B)婴儿期和青春期(C)幼儿期和青春期(D)幼儿期和高中阶段14 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个人的伦理观念进行道德判断的道德发展阶段是(A)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取向(B)社会契约的取向(C)相对功利的取向(D)普遍原则的取向15 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5、,中学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D)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体验忠诚的实现16 自我评价能力开始成熟的阶段是(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青年期17 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进入成熟期的阶段是(A)初中阶段(B)高中阶段(C)青年期(D)中年期18 青少年期思维特质的最突出特点是(A)独立性(B)广阔性(C)灵活性(D)矛盾表现19 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A)初中二年级(B)初中三年级(C)高中一年级(D)高中二年级二、多选题20 关于幼儿思维的特点表
6、述正确的有(A)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主要特点(B)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C)直觉行动性思维开始消失(D)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21 下面属于“ 心理理论” 研究中所使用的研究范式的是(A)假装理解任务(B)对他人行为预测的任务(C)表征变化任务(D)意外地点任务22 对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因素包括(A)父母的教养方式(B)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C)教师的期望(D)教育制度与文化23 在弗拉维尔看来,元认知包括(A)元认知知识(B)元认知体验(C)元认知控制(D)元认知发展24 从道德认知的角度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有(A)班杜拉(B)皮亚杰(C)科尔伯格(D)维果茨基25 自我意
7、识发展的飞跃期包括(A)婴儿期(B)幼儿末期(C)青春期(D)中年时期26 初中生人格发展具有的特点有(A)自我意识高涨(B)反抗心理(C)情绪表现的矛盾性(D)交朋友上的团伙现象27 进入青春期以后,初中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A)情感上的脱离(B)行为上的脱离(C)观点上的脱离(D)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三、简答题28 简述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观点。29 简述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关于幼儿自言自语行为的观点。30 简述科尔伯格关于道德发展阶段的论述。31 简述元认知的结构。四、综合题32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 1:一天,三岁的萨米走进幼儿园的积木区小组。“那是我
8、们的指挥塔” ,他指着一个书架的角落对万斯和琳内特说:“开始倒数” ,萨米发出命令。他用一个小的木制积木假装对讲机,并对着它讲“5,6,2,4,1,发射!” 琳内特让一个洋娃娃按一个假装的按钮,然后火箭就发射了。材料 2:走进幼儿园,孩子们在玩耍着:小明注视着另一些儿童玩玩具车、搭积木;东东、壮壮、璐璐坐在一起,各自玩自己的玩具车、拼图;陈陈、安安各自玩积木,有时他们交换积木;琪琪、淘淘、超超一起玩拼图,他们轮流拼图片。(1)按照皮亚杰的观点,材料 1 中萨米参与的游戏类型是什么?(2)阐述皮亚杰关于儿童游戏发展阶段的看法。(3)根据帕顿的观点,材料 2 中的各组儿童参与的游戏类型是什么?(4
9、)阐述帕顿关于儿童游戏类型的观点。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儿童到六七岁时,正是开始上学的时候,学习成为童年期儿童的主导活动。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即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存在跳跃的方式。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学习,如果他们能够通过努力学习获得较好的成绩,就会获得勤奋感,否则就会形成自卑感。因此本题选 C。【
10、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小学儿童的道德情感主要是在新的集体生活中发展起来的,班集体和少先队集体在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因此本题选A。【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科尔伯格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以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小学时期是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个体显著地受社会文化影响,是学习角色的最重要的时期。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着儿童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
11、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塞尔曼(selman,1980)根据对儿童的研究,提出儿童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五阶段论:(1)阶段 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采择(36 岁);(2)阶段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68 岁);(3) 阶段 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810 岁):(4)阶段 3:相互性的观点采择(1012 岁);(5) 社会的观点采择(1215 岁以上)。故本题选 A。【知识模
12、块】 发展心理学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塞尔曼(selman)提出儿童友谊的发展有五个阶段:(1)第一阶段(37 岁 ),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2) 第二阶段(49 岁),单向帮助阶段。(3)第三阶段(612 岁),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的合作阶段;(4)第四阶段(9 15 岁),亲密的共享阶段;(5)第五阶段(12 岁开始) ,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因此本题选C。【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通常采用社会测量技术来了解小学生的同伴地位,具体来说,就是让每个同学写出他们最喜欢的同学和最不喜欢的同学,或者让他们对自己对每个同学的喜欢程度做出评估。因此本题
13、选 D。【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学龄儿童在班级中受欢迎程度,可以将他们分为五类:(1)受欢迎的儿童:他们受到很多同学喜欢:(2)被拒绝的儿童:很多同学不喜欢他们;(3)有争议的儿童:既受到很多同学喜欢,也有很多同学不喜欢他们;(4)被忽视的儿童:同学对他们既无积极评价,也无消极评价;(5)普通的儿童:有些同学喜欢他们,有些同学不喜欢他们,但是在受欢迎、被拒绝和有争议方面并不是很明显。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初中生思维发展的一个特点是思维中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它表现为初中生会制造假想的观众,心中有独特的自
14、我。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脑电波的研究表明,个体在 420 岁之间存在两个脑发展的加速期,第一个发生在 56 岁期间,第二个发生在 13 岁左右。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第六个阶段是普遍原则的道德取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进行道德判断时以个人的伦理观念为基础。处于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取向阶段的个体进行道德判断则以社会规范为基础,认为社会规范是不可改变的。处于社会契约的取向阶段的个体进行道德判断时也是以社会规范为基础,但是认为社会规范是可以改变
15、的。处于相对功利的取向阶段的个体则以是否带来好处作为道德判断的基础。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艾里克森认为中学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发展或建立自我同一感。所谓自我同一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感觉。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发展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自我评价能力在高中阶段开始成熟。由于抽象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经验的日益丰富,高中生逐渐学会了较为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分析自己,自我评价能力开始变得全面、主动,而且日益深刻。因此本题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发展心理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