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1 诗意裁判2 情感把握3 气盛言宜4 艺术形式5 有意味的形式6 形象大于思想7 形式创造8 文艺载道9 生活真实10 科学真实11 艺术概括12 情感评价13 人文关怀14 历史理性15 俄国形式主义16 形式美17 如何看待艺术创作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18 什么是艺术概括? 它有什么规律 ?19 艺术概括与类型化有什么区别?20 简论文学作品的内容。21 谈谈文学创作中形式创造的重要性。22 怎样理解“ 真、善、美 ”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在文学创造中“真、善、美”与“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
2、”是什么关系 ?23 阐明情感评价的高尚品格及功利取向与文学尚“善” 的审美价值追求之关系。24 为什么说形式创造对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具有“生死攸关” 的意义?25 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以及科学真实有所区别体现了什么原理。26 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历史理性(真)与人文关怀(善)在文学作品中的关系。27 文学是虚构的,但人们又强调文学的真实性,请通过具体作品论述二者是否矛盾。28 比较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文学的真实观上的差异。29 阐释“内容形式化 ”与“形式内容化”的审美创造内涵。30 有人说文学作品是不可转译的(包括各民族语言及古今语言之间),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 ?31
3、黑格尔:“ 内容非他也,即形式之转化为内容也;形式非他也,即内容之转化为形式也。”32 歌德说:“ 在一个探索个别以求一般的诗人和一个在个别中显出一般的诗人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一个产生出了比喻的文学,在这里个别只是作为一般的一个例证或者例子;另一个才是诗歌的真正本性,即是说,只表达个别而毫不想到,或者说提到一般。”33 生活中经常有人说,“这个蛋糕简直像个艺术品” ,“维纳斯真是完美的艺术杰作”,用你掌握的文艺学或美学观点,分析这几句话揭示了文艺理论中哪些方面的问题。34 诠释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并对下面一段话作出评述:“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事实,只是采取一端
4、,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鲁迅语)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 诗意裁判 ”,是对文学创造的评价,是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时使用的一个概念。恩格斯说自己“从这个卓越的老头那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因为在他的作品里不仅“ 有 1815 年到 1848 年的法国历史” ,还有他对这个历史的富有“诗意的裁判”。 “诗意的裁判 ”是善与美的统一,它既是对情感评价的价值品格内容的规定,也说明了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情感评价作为“诗意的裁判” 有其自身的内涵,意味着情感评价作为“ 善”的价值追求具有高尚品格和功利取
5、向。【知识模块】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2 【正确答案】 情感把握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对象作情感性体验和评价。情感把握作为一种主体心理过程,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性评价。【知识模块】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3 【正确答案】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了气盛言宜的观点,认为“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必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皆宜”。气盛言宜是指作家的道德修养境界高,则在发言、著述时,无论用词长短或声调高下,均能得宜。韩愈的气盛言宜既是一种精神气质,又是一种人格境界。气与德有
6、关,但不同于德,它实际上指的是作家经过长期的涵养,从雄厚的内部积累中所产生的卷舒自如的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从“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皆宜”上看,它主要指的是作家自由驱驾语言的能力。韩愈的气盛言宜说重视作者的道德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文道合一” 的观点,他把作家的文采看作是其内在德行的必然表现,即提高文学才能必须以修德为基。【知识模块】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4 【正确答案】 艺术形式是指在质的规定性上文学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具体说,它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内容的内在组织构造;二是由话语材料与各种文学表现手法组成的体现内容及其内在结构的外部形态。艺术形式就是内容的内在组织构造与外部表现形态的统一。
7、按照文学创造的规律,艺术形式的创造应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从内容出发选择与创造形式、发挥形式对艺术表现的能动作用、重视形式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文学的形式创造层面是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相反相成的互动过程。内容形式化是指在文学创造过程中,当孕育的内容逐渐成形并为作家所结构起来的时候,它的内容就消融在它的形式之中,或者说转化成了形式。形式内容化指形式生成之后,内容在得以体现的同时,也得到深化或升华乃至于产生审美新质,于是形式转化为内容。【知识模块】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5 【正确答案】 英国现代文艺批评理论家克莱夫.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性质就在于它是“有意味
8、的形式” ,意思是说作品各部分、以独特方式组织起来的组合、排列形式是有力量的:一方面,它主宰着作品;另一方面,它能唤起人们的“意味” 感即审美感情。它虽然也是一种形式主义的理论,但其对艺术形式的审美特征的揭示有着不可置疑的合理因素。“形式” 所以“有意味”,是因为它们蓄积着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类的审美感情,具体说就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作为自然规律的形式不断地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人们也在不断地认识它们的过程中把它们主观化、情感化,久而久之,这些形式就成为人类情感意识的较固定的表现。因此,当它们从现实的具体事物中分化出来而成为独立的、抽象化的、具有稳定性的审美对象时,尽管它们与社会功利内容及目的之间
9、呈现着明显的疏离状态,然而它们却由于能与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审美心理结构相对应,因而依然能给人以“ 有意味” 的审美感受从而达到情感的交流。【知识模块】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6 【正确答案】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说文学形象内涵的丰富、复杂、多义、含蓄,不是几个简单的概念即可把握的;另一方面则是说,由于文学形象在显示思想感情上有上述的特点,读者可能、也可以在接受过程中补充、发挥和丰富文学形象的内涵,从而获得与作家本意不尽一致的思想认识。古语“诗无达诂” 和西方谚语“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就是这个意思。【知识模块】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7 【正确答案】 形式创造是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最
10、后完成,是一个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的互动过程。它体现为对艺术内容内在结构的组织和构成,又体现为运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表层结构、体裁样式、韵律节奏、表现手法)生成内容并使之呈现的外在形态的创造。【知识模块】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8 【正确答案】 文以载道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关于文道关系的主张,是中国古代对文学本质的一种重要论述。它由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的“文以明道” 发展而来,经宋代理学家的解释得到完善。“文以载道” 的意思是说“文”像车,“ 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文学就是传播儒家之“道” 的手段和工具,这一文学观念偏于文学的教化目的。【知识模块】 文学
11、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9 【正确答案】 生活真实指客观世界中已经发生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生活事实,或者说,生活真实就是历史的或现实的生活。生活真实是无限广大的,无限丰富的,也正因此,它才成为艺术真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知识模块】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10 【正确答案】 科学真实指用逻辑抽象的思维方式致力于研究对象的本质揭示与规律把握的科学意义上的事实,它是一种抽象的真实、逻辑的真实,具有客观性、真理性、普遍性。【知识模块】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11 【正确答案】 艺术概栝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
12、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知识模块】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12 【正确答案】 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知识模块】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13 【正确答案】 人文关怀简单地说,就是对人的关怀。它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独立人格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知识模块】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13、14 【正确答案】 历史理性是人们对全面促进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进步力的肯定评价,是认识活动的一种价值取向。即是指,理性地看待历史,不因种族、国界、社会制度等而限制了对历史客观理性的判断,而应看到历史发生带来的两面性,客观的推动作用。【知识模块】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15 【正确答案】 形式主义是 1915 年至 1930 年在俄国盛行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其组织形式有以雅各布森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学会” 和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 ,其成员多为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大学的学生。他们认为,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在于它的文学性,而文学性存在于形式之中,形式主要指语言。此外,俄国形式主
14、义还提出了“陌生化” 理论,在当时及后来影响甚大。【知识模块】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16 【正确答案】 形式美是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指从美的事物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各种形式因素及其按特定规律所作的有机组合。文学作品的形式除了对内容具有表现和塑造的意义外,其自身也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如诗歌中的节奏美、韵律美、诗行排列美等,在小说、戏剧文学及散文方面,结构上讲究对比、完整与风格上讲究多样、变化、统一等就是追求形式美的表现。【知识模块】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17 【正确答案】 艺术创作中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1)艺术创作中情感与理智相互影响。理智是指艺术创作中有意识的理性认
15、识和思维;情感分为情绪和感情。前者是有机体生物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反应,后者是主体对外在事物或现象的态度评价及体验。理智与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缺一不可,它们相互促进,共同活跃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对同一创作过程起作用。(2)艺术创作中情感与理智是相互制约的关系。过度理智遏制了情感的表达;过多的情感抒发又显得不够理智。情感可以用语言直接表达,而理智隐含在通篇的措辞中。理智让艺术作品有内涵,也使文章无新意;情感使文章右生命,也使文章落人俗套。偏向情感则像发牢骚,偏向理智则不切实际无个性。既是创作就不必反复强调前人总结过的,既是艺术作品就不能像写评论。将强烈的情感用委婉的方式表达,是考验作
16、家对艺术手法的融会贯通,如适当的讽刺既不失情感,也不失理智。理智是条件,情感是血肉,虽遏制却要做到相辅相成。因此,艺术创作中要做到合情合理,才会情理交融,从而创作出最完美的艺术境界。(3)情感与理智关系在艺术创作中的实际应用。以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传统绘画的异同为例,其艺术创作中的情感与理智也表现出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中西绘画的审美特征区别是十分明显的,中国传统绘画重言志抒情,西方传统绘画则重模仿自然;中国绘画讲究意境美,西方传统绘画则重视人体美;中国传统绘画呈现出哲学化的审美倾向,西方传统绘画呈现出科学化的审美倾向。中国绘画的审美基点在于“ 意味”,西方绘画的基点从属于“再现”
17、 ,中国绘画追求形象之外的意,线条与超然的色彩更能充分表达主观情感,成为东方美术造型的主要手法。中国绘画的审美本质在于尚意、领悟,对真实的理解是物体对应人情思后“ 升华了的真实” ;西方的审美本质是尚实,他们认为造型艺术的认识必须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而理性认识必须有明确的定义,审美必须有客观依据,有准确的概念,推斥了东方的“ 领悟性” ,重视自然的人的美感及生活体验的功用。总之,艺术创作需要一定的情感投射,但是过分地注重情感投射而孤立理智的参与,艺术创作都是残缺的、不完满的。【知识模块】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18 【正确答案】 所谓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
18、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个别或特殊的事物给予独特的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的方法。艺术概括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对个别或特殊的事物加以独特处理,在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普遍性的艺术形象。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假定的真实,内蕴的真实。然而这些特征之间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所提供的感性形态的假定性情境,是与社会生活的个别性、偶然性相联系的;而它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又是与社会生活的
19、普遍性、必然性相联系的。那么这两种对立的品格在文学创造中是如何实现统一的呢?文学创造的实践告诉我们,实现统一的手段是艺术概括。由此可以说,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求“真” 的审美价值取向的存在方式,而艺术概括则是实现这一方式的基本途径。艺术概括的规律:(1)“个别”与“一般” 的统一。实际生活里,一切人与事、场与景都是“ 个别”的存在。文学创造就是从感受、体验、认识和理解这些“个别” 开始的,并以它们为创造的原料。(2)实现“个别”与“一般”相统一的过程,是一个艺术提炼的过程。在文学创造中没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地介入和把握,作品就不会产生艺术概括;“个别”“一般”的统一是在“主体 ”与“客体”的统一中
20、实现的,是在艺术提炼中实现的。【知识模块】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19 【正确答案】 所谓艺术概括,简括地说,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个别或特殊的事物给予独特的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的方法。它是通过对特殊对象即富有特征性的具体事物的表现来显示某种普遍意义的。其目的是在艺术提炼中实现“个别”与“一般”的统一。“类型化”是以寻求某一类事物的共性来调解个别与普遍的矛盾,试图超过个别的局限,追求某种普遍性。其将个别抽象化为普遍,所以这类形象表现的其实是同类
21、人的共性,而不是共性在个性中的特殊表现,以至于使形象仅仅成为一种符号、图式或概念。【知识模块】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20 【正确答案】 文学作品的内容是指作品所描写的、渗透了作家思想感情的社会生活。具体说,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后创造出来的。它包含着客观因素现实生活;也包含着主观因素作家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内容,就是主、客观因素的统一体,是反映在作品中的、包含着作家的主观评价的客观现实生活。文学作品的形式是指作品的内容赖以显现的文学的体裁、结构和表现手段等。作品的形式是为表现作品的内容服务的。文学作品的形式
22、是由结构、语言、体裁等因素构成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这是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一般关系。没有内容,形式就无法存在;没有形式,内容也无从表现。这两者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应注意,形式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被动因素,它反过来能给予内容以积极的影响。形式对内容的这种反作用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完美的、适合于内容的形式,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相同和相似的内容可以表现在不同的形式当中。其次,同内容比较起来,形式的变化要缓慢得多,它一经形成后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适应新内容的新形式,往往是在旧形式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革新、创造,而后才逐渐地形成。因此,我们要求思想和艺术的统
23、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健康向上的思想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知识模块】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21 【正确答案】 所谓艺术形式,在质的规定性上,是指文学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具体说,它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内容的内在组织构造,二是由话语材料与各种文学表现手法组成的体现内容及其内在结构的外部形态。艺术形式就是内容的内在组织构造与外部表现形态的统一。按照文学创造的规律,艺术形式的创造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从内容出发选择与创造形式。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虽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但从内在逻辑上说,形式是根据内容需要产生的,是为内容决定的,文学创造是把内容形式化的过程。因此,形式创造应该遵
24、循从内容出发的原则。(2)发挥形式对艺术表现的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不仅表现在它能够让内容获得尽可能完善的呈示,而且表现在它可以使内容得到深化或升华。只有通过精心创造让形式对内容具有生成作用,才会取得理想的艺术效应。(3)重视形式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艺术形式除对内容具有表现和生成作用外,它本身也存在着审美意义。因为形式作为积淀着社会历史内容及人类审美感情的稳定形态,虽然已与具体事物相分离,却依然能与人们长期形成的审美心理结构相对应而给人以“ 有意味” 的审美感受。因此,各种艺术品类都应重视形式美的创造。文学的形式创造即是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相反相成的互动过程。内容形式化是在文学创造过程中,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研究生 入学考试 文学理论 文学 创造 审美 价值 追求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