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申硕同等学力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在职申硕同等学力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在职申硕同等学力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在职申硕同等学力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2 瓦尔拉斯定律3 帕累托最优状态4 市场失灵5 公共物品6 免费乘车者问题7 科斯定理8 外在性的概念9 国内生产总值10 国民生产总值11 个人可支配收入12 失业率13 消费函数14 边际消费倾向15 储蓄函数16 边际储蓄倾向17 投资乘数18 税收乘数19 平衡预算乘数20 资本的边际效率21 投资函数22 IS 曲线23 流动偏好陷阱24 LM 曲线二、简答题25 简要说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论的基本思想。26 为什么说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27 西方微观经济学是如何论证“看不
2、见的手” 原理的 ?28 使用收入方法和支出方法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729 国民收入核算与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的关系如何?30 为什么说投资等于储蓄(IS)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均衡条件? 国民收入的变动机制是什么?31 简述凯思斯的乘数理论并指出其发挥作用的条件。32 简述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并加以简要评论。33 凯恩斯是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的?他所引申出的政策结论是什么?三、论述题34 市场为什么会出现失灵?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35 结合垄断厂商的均衡论垄断的效率及其政府对策。36 论外在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对策。在职申硕同等学力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模拟试卷
3、6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正确答案】 微观经济学的价格理论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理论。局部均衡指某一商品市场或部门的需求和供给处于均衡的一种状态。一般均衡指经济中所有商品市场或部门的需求和供给同时处于均衡一种状态。局部均衡以所有其他商品和市场要素的价格和供求状况不变为条件,研究一种商品或市场要素的供求状况对价格的决定作用。与此不同,一般均衡理论把经济社会的价格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查,研究经济社会的各种商品和市场要素的供求状况和价格同时达到的均衡对价格的决定作用。【知识模块】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2 【正确答案】 对于任意价格,整个经济社会中所有成员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一定等于出售商
4、品和劳务所得到的收入。这一恒等式对一般均衡问题的意义在于,它表明无论经济是否处于一般均衡,总有一种商品的价格可以由其他商品的价格表示出来,即当所有其他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另一个市场一定处于均衡。因而,一般均衡分析不可能得到所有市场的价格。但是,如果规定一种商品为一般等价物,那该商品的价格就是 l,从而一般均衡才可能有确定的解。由此可见,瓦尔拉斯定律成立,意味着一般均衡分析只能得到相对价格。【知识模块】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3 【正确答案】 帕累托最优标准是指没有人可以在不使得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自身境况得到改善,此时的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知识模块】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4 【正
5、确答案】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市场失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市场失灵是指完全竞争市场所假定的条件得不到满足而导致的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不足从而缺乏效率的表现。广义的市场失灵则还包括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过程中所出现的经济波动以及按市场分配原则而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通常,西方微观经济学中在狭义意义上使用市场失灵的概念。【知识模块】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5 【正确答案】 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私人不愿供给或供给不足的社会需要的产品或劳务。公共物品通常不具备私人物品所具备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特征。即公共物品通常具有非排他性或(和)非竞争性,如国防、道路和电视广播等。一种商品的非排他
6、性是指商品的生产者或者购买者可以很容易地把他人排斥在获得该商品带来的利益之外。商品的竞争性是指消费商品的数量与生产这一数量的成本有关。【知识模块】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6 【正确答案】 既然每个消费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而公共物品又具有非排他性,那么每个消费者都将利用这一点,在不支付费用的条件下享受商品的效用。因此,就不可能通过单个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得到市场需求曲线并进而确定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知识模块】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7 【正确答案】 交易费用为零(或者很小)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那么无论初始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都是有效率的。这一方案所体现
7、的基本思想后来被斯蒂格勒命名为“科斯定理” 。【知识模块】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8 【正确答案】 外在性,又称外部经济影响,是指一个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应,但这种效应并没有通过市场交易反映出来。外在性有正负之分,或称为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在次品市场上出现的劣等品驱逐优等品的现象就被称为“逆向选择” 。【知识模块】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9 【正确答案】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为 GD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其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学10 【正确答案】 与 GDP 有关
8、的另外一个衡量总产出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 (简称为 GNP),前者以地域概念界定,而后者则是以国民为标准计量。在理论分析上通常不加区分。【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学11 【正确答案】 个人收入(PI)是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 ,再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得到的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DPI)是税后的个人收入。【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学12 【正确答案】 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为就业率,而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就是失业率。【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学13 【正确答案】 通常,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
9、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是:c=c(y)。【知识模块】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4 【正确答案】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增加 1 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知识模块】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5 【正确答案】 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因而它取决于收入。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储蓄函数或储蓄倾向。【知识模块】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6 【正确答案】 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增加一单位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重。【知识模块】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7 【正确答案】 影响均衡国民收入的因素发生变动,均衡国民收入就会发生改变。乘数理论反映了这种影响的程度。
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自主投资增加 1个单位,那么根据均衡收入决定的条件,均衡国民收入将增加 倍。如果投资增加I ,则均衡国民收入增加量为:Y 这一结论被称为投资乘数定理。【知识模块】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8 【正确答案】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定量税收增加 1 个单位,那么根据均衡收入决定的条件,均衡国民收入将增加倍。这一结论被称为税收乘数定理。【知识模块】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9 【正确答案】 平衡预算乘数指在保持政府财政预算平衡的条件下,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相对于支出变动的比率。【知识模块】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0 【正确答案】 资本边际
11、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一贴现率恰好使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贴现值之和等于该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知识模块】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21 【正确答案】 在整个经济中,存在着若干的投资项目,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效率。更一般地,每单位投资量对应着相应的资本的边际效率。这样对于既定的利息率而言,资本的边际效率超过该利息率的项目将会投资。因此,利率越高,投资就越小,利率下降,投资就会增加。即投资取决于利息率,并且是利率的减函数,用公式表示为 II(r)。【知识模块】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22 【正确答案】 在两部门经济中,假定经济中的储蓄函数为 SS(Y),投资
12、函数为 II(r)。于是,对既定的利息率 r,均衡的国民收入将由 s(Y)l(r) 所决定。由此得到的利息率与均衡收入之间的关系就是 Is 曲线。【知识模块】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23 【正确答案】 当利息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价格不可能继续上升,因而会持有货币,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这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趋向于无穷大,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 或 “流动偏好陷阱”。【知识模块】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24 【正确答案】 不同收入水平对应着不同的货币需求,从而决定不同的均衡利息率。因此,在货币市场上,不同的收入与不同的均衡利息率相对应。表示这一对应关系的
13、函数就是 LM 曲线。【知识模块】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二、简答题25 【正确答案】 一般均衡分析是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而进行的分析,它的基本思想是把单个市场的均衡条件推广到多个市场。一般均衡理论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存在一系列价格使所有市场同时处于均衡,即所谓的一般均衡存在性问题。【知识模块】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26 【正确答案】 一般均衡论的结论告诉我们,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经济中存在一个价格体系,使得所有市场都处于均衡。如果这一价格恰好使得交换、生产以及交换与生产同时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则说明完全竞争市场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下面考查这一点。首先,从交
14、换的角度来看,对于任意一个消费者而言,对应于既定的市场价格,为了寻求效用最大化,他所选择的两种商品的最优数量处于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比的组合点上,即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面对相同的价格,因而这意味着所有消费者消费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均衡时都相等。其次,从生产方面来看,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每个厂商都将把生产要素投人确定在最优组合点上,即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比,同样,由于所有生产者面对的生产要素价格都相同,用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同。最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产量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因而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相应的价格比。再从消费的角度来看
15、,任何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时选择的这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也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由此可见,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即完全竞争是有效率的。【知识模块】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27 【正确答案】 依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市场需求来源于消费者。消费者出于利己的动机,用既定的收入购买商品,按既定价格支付购买商品的费用,以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通过产品市场供求机制,消费者的支付变为企业的收入。对应于既定的市场价格,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厂商选择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使得每一产量下的成本为最低。同时,厂商必然使其产量处于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之处。在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的情
16、况下,市场价格等于厂商生产的边际成本,同时等于平均成本,这意味着厂商以最低的成本来进行生产。不仅如此,厂商生产的平均成本是企业家支付的生产要素的报酬,等于工资、利润(或利息) 和地租的总和,它们分别补偿劳动、资本和土地在生产上所做出的贡献。上述描绘的市场机制运行结果可以通过所有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在所有市场上同时达到,即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在一般均衡状态下,在不减少任何成员的福利的情况下,无法再增加任何一个成员的福利,从而社会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依照帕累托最优标准,首先,从消费者消费最终产品来看。对于任意一个消费者而言,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消费者可以按市场价格选择任意的商品和劳务。如果消
17、费者只消费一种商品,其对于该商品的购买量取决于他对最后一单位商品的估价:如果估价超过价格,他就会购买;否则,他就不会购买。这样,当每个消费者达到均衡时,从整个经济体系来看,他们所消费的数量都是他们愿意持有的数量,任何数量的变动都不会使其中一个消费者得到好处。其次,从企业使用生产要素生产最终产品来看。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厂商必须选择最小成本的生产技术,以最合理的比例组织生产要素投入,从长期来看,厂商提供的产出倾向于使得技术最优、成本最低。市场机制在生产方面的效率不仅在于企业合理使用生产要素数量,而且表现于资源在企业之间的配置。如果企业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企业使用该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恰好使得边际产品
18、的价值等于要素的价格。只要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超过该要素的价格,企业就会更多地使用它。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价格对所有厂商都相同,因而该种生产要素为所有的企业所生产的边际产品的价值都相等。尽管不同的企业可以使用不同的生产技术,但从边际的意义上来看,谁也不能从单位生产要素中获得更多。任何使得生产要素在企业之间分配数量变动的再配置,都是缺乏效率的。最后,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来看。就一种特定的商品而言,价格既反映了消费者对于最后一单位商品的评价,又反映了企业生产最后一单位商品的成本。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消费者对于不同商品数量的评价通过需求曲线表现出来,而企业生产不同产量时的边际成本则体现在供给
19、曲线之中。因此。当竞争的市场处于均衡时,需求量等于供给量,企业提供了消费者想要的数量。任何其他的生产数量都不是最优的。若消费者的评价超过企业的边际成本,那么增加生产会增进社会福利;反之,若消费者的评价低于企业的边际成本,则减少生产会增进社会福利。同样地,在多种商品情况下,当市场处于均衡时,消费者与企业将面临同样的价格,企业按利润最大化提供产品组合所决定的边际成本之比等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产品组合所决定的边际效用之比。因此,完全竞争市场能够提供消费者想要的产品组合。综上所述,完全竞争市场使得消费最优、生产成本最低,并且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使得企业能够生产出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组合。因此,在帕累托
20、效率意义下,完全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需要指出,以上得到的有关市场机制效率的分析是建立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一旦完全竞争要求的一系列条件不能得到满足,市场机制就会出现失灵。【知识模块】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28 【正确答案】 1)国民生产总值是以一定时间为条件的,因而当期发生的其他时期的产品支出或收入不应该计入本期的 GNP 中,即避免重复计算。2)核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以货币量表示的,因而有名义的和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分。在理论分析中,核算的目的在于说明经济中生产量的大小,即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价值。因而,以当期价格测算的 GNP 要经过价格指数的折算:实际 GNP名义 GNPGNP 折算指数。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在职 同等学力 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