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明、清(鸦片战争前))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明、清(鸦片战争前))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明、清(鸦片战争前))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明、清(鸦片战争前))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368 年正月,朱元璋在( )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A)应天府(B)顺天府(C)承天府(D)应昌府2 明太祖严惩地方官员持空印账册至户部结算钱粮的重大案件的是( )(A)胡惟庸案(B)郭桓案(C)蓝玉案(D)空印案3 永乐时期,朱棣下诏在黑龙江地区设置( ),统辖该地区(A)建州三卫(B)乌斯藏卫(C)奴尔干都司(D)黑龙江将军4 在明朝中叶,农业生产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 ),对于当时的食物结
2、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A)占城稻的传人(B)棉花等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C)蚕丝成为中国古代一种高档消费原料(D)花生、玉米、番薯等美洲高产作物的传入与推广5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最终成为通行的主要货币是在(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6 下列不属于明末三案的是( )(A)京察案(B)梃击案(C)红丸案(D)移宫案7 努尔哈赤建国后建立了八大和硕贝勒共议国政的制度,其中掌握大权的四大贝勒是( )(A)代善、阿敏、多尔衮、皇太极(B)代善、阿敏、皇太极、莽古尔泰(C)多尔衮、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D)多尔衮、阿敏、莽古尔泰、多铎8 下列作品不属于明清时期地理学科代表作的是( )
3、(A)太平寰宇记(B) 徐霞客游记(C) 读史方舆纪要(D)天下郡国利病书9 ( )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农民领袖共聚一堂商讨大计,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A)荥阳大会(B)渑池渡(C)谷城变(D)八大王10 泰州学派源于王学、又不同于王学宗旨,是一个具有异端思想的思想学派,其代表人物是( )(A)王艮(B)王廷相(C)陈献章(D)王畿11 对我国西南广大石灰岩地区溶蚀地貌的考察记载很详细的是( )(A)本草纲目(B) 农政全书(C) 天工开物(D)徐霞客游记12 康熙二十三年,康熙正式批准在台湾设置地方军政机构,设台湾府,下辖三县分别是( )(A)凤山、诸罗、台湾(B)基隆、台南、凤
4、山(C)淡水、台北、基隆(D)台南、台北、诸罗13 乾隆时期( ) 明确规定了驻藏大臣监督办理西藏事务,地位与达赖、班禅相等,监督履行“金瓶掣签 ”等(A)西藏善后章程(B) 藏内善后章程(C) 恰可图条约(D)卫藏通志14 乾嘉有三大考史名著,不在其列的是( )(A)十七史商榷(B) 廿二史札记(C) 廿二史考异(D)文史通义15 认识到乾嘉时期人口膨胀带来的系列问题,明确指出这种弊端的是( )(A)马尔萨斯(B)洪亮吉(C)袁枚(D)熊枚16 下列著作不属于被后世称为清代汉学的“不祧祖先” 之人的作品的是( )(A)明夷待访录(B) 日知录(C) 天下郡国利病书(D)音学五书17 下列对于
5、清代财政体制表述不正确的是( )(A)清代实行严格的三级财政管理体制(B)清代恪守“量入为出”、财权集中的原则(C)滇铜、漕运和盐业是关系清代国民生计的重要经济支柱(D)高度集权与计划性,以及恪守“不加赋” 祖制的传统观念,导致了清朝财政体制的僵化18 下列文字狱发生在康熙朝的是( )(A)吕留良案(B)汪景祺(C)戴名世(D)陆生楠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9 靖难之役20 隆庆开关21 建州三卫22 军机处23 理藩院24 徐霞客游记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24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明太祖既定江左,鉴前代之失
6、,置宦者不及百人。迨末年颁祖训,乃定为十有二监及各司局,稍称备员矣。然定制,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御外臣冠服,官无过四品,月米一石,衣食于内庭。尝镌铁牌置宫门日:“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建文帝嗣位,御内臣益严,诏出外稍不法,许有司械闻。及燕师逼江北,内臣多逃入其军,漏朝廷虚实。文皇以为忠于己,而狗儿辈复以军功得幸,即位后遂多所委任三年,遣太监郑和帅舟师下西洋十八年置东厂,令刺事。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一一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明代阉宦之祸酷矣,然非诸党人附丽之,羽翼之,张其势而助之攻,虐焰不若是其烈也。中叶以前,士大夫知重名节,虽以王振、
7、汪直之横,党与未盛。至刘瑾窃权,焦芳以阁臣首与之比,于是列卿争先献媚,而司礼之权居内阁上。迨神宗末年,讹言朋兴,群相敌仇,门户之争固结而不可解。而遗孽余烬,终以覆国。庄烈帝之定逆案也,以其事付大学士韩爌等,因慨然太息日:“忠贤不过一人耳,外廷诸臣附之,遂至于此,其罪何可胜诛”!痛乎哉,患得患失之鄙夫,其流毒诚无所穷极也。一一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四阉党请回答:25 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朝什么样的史实?26 这种史实是如何演变的?27 这种史实反映了明朝政治生活中什么样的特点?四、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28 简论张居正改革。29 简述明清赋税制度变革。30 简述清代秘
8、密立储制的操作并作出评价。历史学基础(明、清(鸦片战争前))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即位为帝,故选 A。【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这四个案件都是洪武时期的重典政治的表现,但是性质不尽相同。其中空印案是明太祖严惩地方官员持空印账册至户部结算钱粮的重大案件。【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明初期对于黑龙江地区的管辖方式。永乐七年,朱棣下诏设立奴
9、尔干都司,统辖黑龙江下游地区,在特林建造了永宁寺,并先后建立了两块永宁寺记石碑,记录了明朝管理和经营奴尔干都司的事实。【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这几种作物的传入大大改变了当时人们的食物结构,养活了更多的人口,也成为 18 世纪中国人口压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于明代金融业的考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中叶,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唐、五代以来一直流行于民间的白银,最终取代了明朝政府法定的钞币,成为通行的主要货币。【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6 【正确答案】 A
10、【试题解析】 万历年间京察的七次大计,成为明朝党议的焦点和当时双方势力消长的关键,万历二十一年的京察是促成东林党形成的发端条件,东林党人开始聚集为一股全国性的政治势力。但是京察不属于“三案”,故选。【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清初其政权组织形式的考查,也是对基本史实的再现,另外由多尔衮的政治生涯主要在入关之后即可得出答案。【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古代地理学著作的掌握。太平寰宇记是北宋地理学家乐史所著,非明清时期作品,故选。【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1、】 明崇祯八年,农民起义军为了粉碎明王朝“围剿”,农民起义军领袖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 13 家义军在荥阳聚会,商讨作战方略。会上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主张,得到大家赞同,史称“荥阳大会”。【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明朝的学术思潮的演变。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发扬王阳明学说中的轻视经典、先哲的倾向,提出“现成良知”之说。【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对于清初对台湾统治的考查。从此,台湾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实施数十年的迁海政策即时废止。【知识模块
12、】 明、清(鸦片战争前)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清朝对于西藏统治策略的变化。藏内善后章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清廷统治者统治西藏地方的各项制度已臻于完善,西藏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政治上和法律上得到了极大的加强。【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对历代正史作了系统的考索、整理、归纳,并称为乾嘉三大考史名著,但同时期的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未在其列,故选 D。【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嘉庆年间,洪亮吉在意言的治平篇和生计篇两篇文章中,集中阐述了他对清
13、代前期人口问题的观点。解决之法,洪亮吉认为不外乎有“天地调剂法”和“君相调剂法”两种,洪亮吉被称为“中国的马尔萨斯”。【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清初学术成就的考查。首先考生必须知道被后世称为清代汉学的“不祧祖先”是顾炎武,号亭林先生,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所作,他号梨洲先生,考生需要在熟练掌握两人的成就之后才能较为顺利地得出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清代的财政体制。清代实行的是严格的四级财政管理体制,即中央财政、省区财政、道府财政、州县财政,自上而下,逐级负责,将全国财政的决策权、
14、管理权最大限度地集中于中央部院,最后集中于皇帝之手。【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康熙五十年,发生戴名世南山集案,C 选项符合题意,其余三项均发生于雍正朝。【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9 【正确答案】 明太祖分封诸子为王。各王拥有卫甲士 3000 人至 19 万人不等,北边各王握有兵权,势力更大。惠帝即位后,为了解除诸王“尾大不掉” 所带来的威胁,采用齐泰、黄子澄之策,先后废削了周、齐、湘、代、岷等内地诸王。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于北平,以讨伐齐、黄为名,号称“靖难” 。建文四年,燕兵
15、破京师,惠帝死于宫中(一说逃亡)。燕王即位,是为成祖,历时四年(13991402 年)的内战结束。【试题解析】 靖难之役的结局有一定的偶然性,斗争双方领导者的个人政治、军事素质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也成为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中绝无仅有的一次地方藩王叛乱成功之例。【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0 【正确答案】 明朝前期,政府规定除了朝贡贸易之外,民间不得从事海外贸易。明中叶,民间私人海上贸易开始兴盛起来。在民间私人海上贸易的发展过程中,欧洲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东来,开始了改变明朝的海外贸易。隆庆元年,明朝政府对海外贸易进行调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东西“诸藩” 进行贸易,史称“隆庆开关”。之后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鸦片战争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