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新石器时代】陕西师范大学 2014 年中国史真题;云南大学 2014 年中国史基础真题;兰州大学 2015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2 【少康中兴】华东师范大学 1998 年中国通史真题3 【分封制】福建师范大学 2014 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复旦大学 2016 年历史地理学真题;扬州大学 201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福建师范大学 2017 年中国史综合真题4 【合纵与连横】兰州大学 2002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北京大学 2006 年中国通史真题;南京大学 2015 年中国古代史基础真题
2、5 【孔子】江西师范大学 2014 年中国通史真题;苏州科技大学 2017 年中国通史真题6 【三公九卿制】福建师范大学 2014 年中国史综合真题;湖南师范大学 2014 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吉林大学 2017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西北民族大学 2017 年中国史综合真题7 【贵粟政策】8 【太学】海南师范大学 2011 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9 【代田法】河北大学 200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东师范大学 200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湖南师范大学 2017 年中国史综合真题10 【今古文经之争】北京大学 199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11 【平定南中】北京大学 1986 年中国史真题12 【六镇】山
3、西大学 2016 年中国历史真题13 【徽率与祖率】南京大学 2015 年中国古代史基础真题14 【节度使】北京大学 1996 年隋唐史真题15 【唐律疏议】延安大学 2011 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北京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西北民族大学 2015 年中国史综合真题;河北大学 2016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陕西师范大学 2017 年中国史真题16 【榷盐法】北京大学 1986 年中国史真题17 【吐谷浑】南京大学 199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18 【祆教】19 【陈桥兵变】中国人民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中国人民大学 2005 年中国通史真题;中央民族大学 2014 年历史学科基
4、础真题20 【元丰改制】北京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21 【顺昌大捷】22 【崖山之站】复旦大学 2016 年历史地理学真题;吉林大学 2016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23 【驱口】华东师范大学 2014 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南京师范大学 2014 年中国史复试真题;江苏师范大学 2015 年中国通史真题24 【周敦颐】内蒙古大学 2014 年中国史真题;湖南大学 2017 年中国史真题25 【沈括】26 【靖难之役】北京师范大学 2001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宁波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河北师范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27 【复社】华东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开大
5、学 2016 年中国历史真题28 【里甲制度】29 【绿营兵】30 【朝贡贸易】华东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通史真题31 【天工开物】华东师范大学 1998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正确答案】 考古学分期中指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时代。传统的观点是将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和畜牧业,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四个基本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 1 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 5000 年至 4000 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年代距今约 10000 年左右至 7000 年,中期距今为 70
6、00 年至 5000年,晚期距今约 5000 年至 4000 年。目前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主要以裴李岗文化为代表,中期以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代表,晚期以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2 【正确答案】 夏王朝复兴事件。太康失国后,其侄孙少康在有虞氏部落(今河南虞城)重新积累力量,从东夷手中夺回王位,史称“少康中兴” 。由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经过了三代人的约 40 年的斗争,才重新夺回政权。【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3 【正确答案】 西周时期分封诸侯的制度。西周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是在周公当政和成康时期进行的。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受封者共分三类:一为周王的同姓
7、(姬姓) 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隶属于天子,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也实行分封制。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最重要的封国有:卫、齐、鲁、宋、燕、晋等。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4 【正确答案】 战国中后期秦与关东六国间的外交和军事政策。关东各国为了抗拒强秦,就组成军事联盟,称为“合纵” 。秦为了破坏关东的 “合纵”,以便于它向东方发展,就用军事压力和政治离间等手段,在关东争取盟国,称为“连横” 。从事“合纵”运动的主要人物是洛阳
8、人苏秦,从事 “连横”运动的是魏人张仪。合纵政策并没有削弱秦国,秦国通过连横政策增强了实力。【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5 【正确答案】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 551-前 479 年) ,春秋后期鲁国人,曾在鲁国任下级和中级官吏。后自办学校,以教书为业。为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先后游访了卫、宋、陈、蔡、楚等同,但均不被采用,晚年回到鲁国从事讲学。“仁” 是孔子的政治观和社会观的核心和最高境界。孔子在教育上,主张“ 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孔子的主要言论保存在 论语一书中。【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6 【正确答案】 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
9、相为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掌握军事;御史大夫主管监察。三公分别对皇帝负责。九卿是在丞相之下设立的掌管具体事务的官员,各有自己的职责,以处理日常事务,大事总汇于丞相,决于皇帝。三公九卿制的实行加强了皇权。【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7 【正确答案】 汉文帝时期御史大夫晁错提出的一项经济措施。其原则是“使民以粟为赏罚”,即农民可以用粮食向政府购买爵位,也可以用粮食赎罪。商人要买爵位,就要向农民买粮食,粮价也会因此而提高。汉文帝于公元前 168 年下卖爵令,实施贵粟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使国家的存粮大为增加,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也得以提高。【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8 【正确答案】 汉武帝在京城
10、设立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兴办太学的建议,于建元五年(公元前 136 年)置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博士,博士均为今文学家。元朔五年(公元前 124 年),又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太学正式开学。博士弟子由太常负责选拔。又从各郡国县中选拔有文学、有教养的青年到太学与博士弟子一同受业,称“如弟子” ,每年考试一次,优秀的补为郎中、文学、掌故。【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9 【正确答案】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汉武帝末,搜粟都尉赵过总结了西北地区抗旱斗争的经验,推行代田法。代田法把一亩地分成三酬和三垄,年年互换位置,以休养地力。下种时把谷物种在酬里,幼苗长出后,把垄上的土推
11、到酬里,这样作物人土深,抗风耐旱。代田法配合便巧的农具,实行精细的田间管理,每亩产量增加了一斛到三斛。【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10 【正确答案】 汉代儒学内部的学术之争。秦代焚书,禁止诗书流传,一些老儒以口头相授的方式用隶书记载儒家经典,称“今文经” ;焚书时埋藏起来,而在汉初发现的用篆书记载的儒家经典称为“古文经” 。刘歆在整理经文时,建议在太学设立学官,引起两者之争,争论的焦点在设立学官上。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以兼采二家的方式注释经典,今古文经之争基本结束。今古文经之争促进了学术发展。【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11 【正确答案】 三国初年蜀对后方南中叛乱的平定。夷陵之战后,少数民族首领孟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中国 古代史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