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 3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第一个启蒙学派是由王艮开创的( )。(A)永嘉学派(B)姚江学派(C)泰州学派(D)闽洛学派2 以下作品不属于明清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的是( )。(A)红楼梦(B) 西厢记(C) 水浒传(D)三国演义3 长生殿描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是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其作者是( ) 。(A)汤显祖(B)洪升(C)孔尚任(D)白居易4 清朝皇帝将军机处的机密谕旨直接寄给地方督抚,即( )。(A)奏折(B)
2、廷寄(C)口谕(D)圣谕5 下列人物中与康熙收复台湾没有关系的是( )。(A)施琅(B)姚启圣(C)郑克壤(D)洪承畴6 康熙年间,在江宁、苏州等地出现了许多大商人开设的账房,他们握有大量的资金、原料和织机。这里说的账房其实就是( )。(A)机工(B)机户(C)工人(D)账务7 在清军人关之前就已经归属清朝的是( )。(A)漠西蒙古(B)漠北蒙古(C)漠东蒙古(D)漠南蒙古8 率领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是( )。(A)巴思巴(B)渥巴锡(C)阿合马(D)噶尔丹9 中国绘画史上的明四家,又被称为“吴门四大家” 的是( )。(A)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B)徐渭、唐寅、文徵明、仇英(C)陈谦、
3、唐寅、文徵明、仇英(D)赵孟 、唐寅、文徵明、仇英10 1626 年,侵占我国台湾基隆和淡水地区的西方殖民者是( )。(A)英国(B)荷兰(C)西班牙(D)葡萄牙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1 内阁12 三法司13 卫所制14 胡蓝之狱15 靖难之役16 南书房17 大礼仪18 东林党19 三饷加派20 建州三卫21 萨尔浒之战22 三藩之乱23 文字狱24 鱼鳞图册25 军机处26 理藩院27 八旗制度28 驻藏大臣29 金瓶掣签30 郑和下西洋31 闭关政策32 十三行33 利玛窦34 更名田35 京察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 30 答案与解析一
4、、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清学术。泰州学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它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反对束缚人性,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创始人是明代哲学家王艮(人称王泰州)。【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清文化。明清四大名著分别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清戏剧。明清戏剧的代表作是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
5、清代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清代中央集权的加强。雍正成立军机处。军国大事由军机大臣接受皇帝指示后,由军机章京书写谕旨,经内阁传钞,交有关部门者,称为“明发”,或称“内阁奉上谕”。其中有关诰诫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由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封面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官开拆”,称“寄信”,通称“廷寄”。【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康熙收复台湾的具体细节。洪承畴是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知识模块】
6、中国古代史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明代后期,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很多机户,专以机织为生,并且存在着机户雇佣机工从事生产的情况。这里机工数千人之多,他们已是完全没有产业的人,专赖出卖劳动力为生。机户与机工的关系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显然是一种新的自由雇佣关系。【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清朝与蒙古的关系。明末清初,已退出中原 200 多年的蒙古族分裂成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部分。清兵入关之前,漠北蒙古就已归属清之版图。后来,漠南、漠西两部也臣服于清。【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清朝的
7、民族政策。渥巴锡在 1771 年 1 月率领本部 17 万人东迁,回到中国。由于俄罗斯哥萨克骑兵的追击和恶劣的自然环境,7 月到达西部蒙古时只剩 6 万多人。之后,在承德避暑山庄受到乾隆帝的隆重接待,乾隆帝册封他为乌讷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部卓里克图汗,以其所部为旧土尔扈特部。【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代艺术。“明四家”是指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由于他们均为南直隶苏州府人,活跃于苏州(别称“吴门”)地区,所以又被称为“吴门四大家”等。【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台湾被殖民的历史。西班牙殖民者于
8、天启六年(1626)占据了台北的基隆(鸡笼) 、淡水等地。明崇祯十三年(1642),荷兰军舰攻打基隆,打败了西班牙,从此,台湾为荷兰所独占。【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1 【正确答案】 内阁是明清政府的中枢机构。明初朱元璋废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代之。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阁臣可以参与机务。明英宗时阁臣取得票拟之权,内阁之权日重。凡阁臣皆称辅臣,内阁票拟之权由首辅独揽并成为首辅的特权。明代的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清代建立后,继续沿革内阁制。军机处成立后,实权集中到军机处,内阁逐渐成为传达皇帝谕旨、公布文告的机关。明清内阁的
9、设置也是明清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清中枢机构。答案中应当指出内阁设置简史、明清内阁的性质以及内阁的历史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12 【正确答案】 三法司是明清时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三个司法机关的合称。该制度起源于唐代的三司推事。唐代对于大案、要案,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称为“ 三司推事 ”。明清两代遂以刑部、都察院与大理寺为三法司,其职权划分是:遇有大狱发生,由刑部负责审理,都察院负责纠察,大理寺驳正,称为“三司会审 ”,由皇帝最后裁夺。三法司的设立,意味着完备的司法体系的建立。这一制度在 1906 年被清政府废除。【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清司法
10、机构。答案中应当指出这一制度的具体内涵、简史以及其所标志的重要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13 【正确答案】 卫所制是明朝军队的基本组织制度。大致 5 600 人为一卫,称为卫指挥司,长官为指挥使,一卫辖 5 个千户所。卫隶属于各省都指挥司,都指挥司又分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并听命于兵部。军士另立户籍,称军户。每逢战事,任命将军统率卫所士兵出征,战事结束,将归于朝,兵还于卫所。【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代军制。答案中应当指明卫所制的基本状况以及基本运行模式。【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14 【正确答案】 胡蓝之狱是明初胡惟庸案与蓝玉案的合称。1380 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逆之罪将丞相胡惟庸处死。十年后
11、,他又颁布了昭示奸党录,受胡惟庸牵连者达三万余人。并且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废除中书省及丞相,并且规定以后子孙不准设丞相。1393 年,凉国公蓝玉因谋反罪被诛杀,朱元璋颁布逆臣录,又连坐一万余人。在这两案当中,受株连者多是元功宿将,对明初的政治造成重大影响。【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初重大事件。答案中应当指出胡惟庸案和蓝玉案的基本状况。【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15 【正确答案】 靖难之役是明初朱棣发动的争夺皇位的战争。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朱家天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但是各地藩王势力日益膨胀,严重影响着明初的中央集权制。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即位后便开始削藩。建文元年(1399)七月,燕王朱棣以“
12、 尊祖训、诛奸臣、为国 靖难” 为名出征,攻打南京。建文四年(1402),南京陷落,建文帝去向不明,朱棣继位,次年改元永乐,即明成祖。朱棣继位后继续削藩,并于 1421 年迁都北京。【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初重大历史事件。答案中应当指出靖难之役发生的具体原因、过程、结果以及靖难之役对明代政治的影响。【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16 【正确答案】 南书房是清朝的内廷机构。南书房原来仅为康熙帝的书房。康熙十六年(1677) ,康熙帝调翰林等官人乾清宫南书房当值,称为南书房行走。人数开始并不固定,这些人除陪皇帝写字作诗外,也秉承皇帝意旨拟写谕旨,发布政令,实际上是皇帝处理政务机要的秘书班子。南书房的设立
13、,削弱了议政大臣会议的权力。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后,南书房不再参与国家政务。南书房的设立也标志着清代中央集权的加强。【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清初政治。答案中应当指出南书房的简史及其重要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17 【正确答案】 大礼仪指明代嘉靖初年因礼仪之争而引起内阁倾轧。明武宗无子,死后由其堂弟世宗继位。明世宗欲尊其生父兴献王为帝,首辅杨廷和以不合礼仪为由反对,中下级官吏张璁等为了个人仕途,曲意迎合世宗心意主张尊兴献王为帝。这次斗争的结果是,杨廷和被罢官,张璁成为首辅。此后,明代内阁倾轧日趋激烈。【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朝政治。答案中应当指出大礼仪之争的背景、过程以及结果。【知识模块】 中国
14、古代史18 【正确答案】 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东林党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顾宪成、高攀龙、钱一本等,因他们的讲学场所为东林书院,故称之为东林党。东林党聚集了在朝在野的各种政治势力,在当时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国家、改革时政的建议。东林党后来遭到宦官魏忠贤的疯狂镇压,直至魏忠贤死亡,明朝才停止对东林党的迫害。但是东林党与阉党之争一直持续到南明时期。【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明末政治。答案中应当指出东林党名称的由来、东林党的主要政治立场、其与宦官集团的斗争等。【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19 【正确答案】 三饷加派指明末加征的三种赋税,即辽饷、剿饷和练饷。辽饷主要用于辽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中国 古代史 模拟 3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