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 2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B)农业集体化的完成(C)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D)1936 年宪法的制定2 “一战”结束后,协约国第一次武装干涉苏俄的主力是( )。(A)邓尼金(B)波兰地主武装(C)高尔察克(D)弗兰格尔匪帮3 斯大林模式的突出特点是( )。(A)领导终身制,不受群众监督(B)个人独裁制,缺乏民主(C)权力高度集中,集中于中央最高领导(D)用行政命令来管理工商企业4 下列
2、对 1918 年德国十一月革命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十一月革命以基尔水兵起义为开端(B)革命是由德国共产党领导的起义(C)这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D)它推翻了霍亨索伦王朝,建立了共和国5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 )。(A)1936 年宪法的制定(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C)农业集体化的完成(D)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6 “一战”后,协约国与奥地利签订的确认奥匈帝国解体的文件是( )。(A)圣日耳曼条约(B) 纳伊条约(C) 特里亚农条约(D)色弗尔条约7 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九国公约的国家不包括( )。(A)比利时(B)荷兰(C)葡萄牙(D)西班牙8 “一战”后,在法国支持下建立小协
3、约国的国家不包括( )。(A)捷克斯洛伐克(B)罗马尼亚(C)南斯拉夫(D)波兰9 美国首次提出争夺世界霸权的纲领性文件是( )。(A)门罗主义(B)十四点原则(C)泛美主义(D)马歇尔计划10 关于“一战 ”后构筑的凡尔赛体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际联盟是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B)确立了美国的政治大国地位(C)建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非洲的统治秩序(D)改变了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11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要求严厉制裁德国的目的是 ( )。(A)重建在欧洲大陆的霸权(B)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C)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D)索取更多战争赔款12 凡尔赛条约中的哪一项规定最能体
4、现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 )(A)边界领土问题(B)赔款问题(C)殖民地问题(D)军事问题13 五国条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日本势力受到抑制(B)英国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C)海军军备竞赛被平息(D)美国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14 在华盛顿会议上居主导地位的国家是( )。(A)美国和日本(B)美国(C)英国和法国(D)美国与法国15 “一战”后,未批准凡尔赛条约 也未加入国联的国家是 ( )。(A)英国(B)美国(C)日本(D)意大利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6 布列斯特和约17 布尔什维克18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 战时共产主义20 俄国二月革
5、命21 魏玛共和国22 德国十一月革命23 四月提纲24 第三国际25 新经济政策三、论述题26 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及历史意义是什么?27 简述布列斯特和约签订的背景及其评价。28 评述德国十一月革命。29 简述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前提。30 简述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 2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36 年宪法规定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性质,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2 【正确答案】 C【试题
6、解析】 高尔察克是俄国海军上将,1918 年在外国武装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建立军事独裁政权,继而成为协约国第一次武装干涉苏俄的白军总头目。【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斯大林模式的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德国十一月革命具有双重性质:1918 年 111 月,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8 年 12 月一 1919 年 5 月,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36 年苏联宪法的公布对于俄国革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制度方面,也有经济体制方面,是斯
7、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以外的其他战败国签署的条约有:同奥地利的圣日耳曼条约、同匈牙利的特里亚农条约、同保加利亚的纳,尹条约、同土耳其的色弗尔条约。【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华盛顿会议主要是为了解决太平洋远东地区问题,参加国是本区域国家或者在该区域建立殖民势力的国家,有美、英、法、日、意、中、比、荷、葡9 国。【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小协约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 3 国在法国支持下建立的军事政治联盟。【知识模块】 世
8、界近现代史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18 年 1 月 8 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关于战后和平解决世界问题的十四点原则。它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凡尔赛条约(也称凡尔赛和约)和在其之后签订的各项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它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终于在欧洲、近东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条约内部包含着各种矛盾。【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凡尔赛条约是协约国帝国主义赤裸裸地对德国的政治与军事剥夺,它是帝国主义利益争夺的产物,是非正义的。【知识模块】
9、世界近现代史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对德合约的要点:对德国领土问题; 对德国殖民地问题;德国的军事问题;战争赔款问题; 关于山东问题。德国海外殖民地由英、法以及比利时接管。【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五国条约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矛盾与冲突,缓和了由于列强海军军备竞赛而给太平洋地区带来的紧张局势。但条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列强的利益冲突。【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美国对凡尔赛体系深为不满,积极鼓动召开华盛顿会议,构筑亚太地区的国际新秩序。【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5 【正确答案】 B【
10、试题解析】 美国威尔逊政府曾企图把国联作为建立世界霸权的工具,后因英、法、意、日反对,未能如愿。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因而未参加国联。【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6 【正确答案】 布列斯特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一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由于原来俄国属于协约国一方而与同盟国处于交战状态,为了退出战争,苏俄在提出的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的德国进行和平谈判。1918 年 3月 3 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订。按照合约,苏俄割让上百万平方千米领土
11、,向德国赔款 60 亿马克,从而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试题解析】 德国战败后,于 1918 年 11 月 11 日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苏俄政府立即于 11 月 12 日宣布废除此条约,使得该条约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7 【正确答案】 布尔什维克:苏联共产党建党初期党内的一个派别,意为多数派。1903 年 78 月在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期间,拥护列宁的人得多数票,称布尔什维克,马尔托夫等机会主义者得少数票,称孟什维克(俄文意为少数派)。布尔什维克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因而布尔什维克获得马克思主义者的称号,布
12、尔什维克的理论和策略亦称为布尔什维克主义。【试题解析】 俄国 1905 年革命时期,两派提出两种不同的策略路线。1905 年革命失败后,大部分孟什维克变为主张取消革命、取消革命党的取消派。【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8 【正确答案】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前身。1898 年 3 月,在明斯克宣告成立,不久,党中央机关遭破坏。列宁为建立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而斗争。1903 年 7 月第二次党代表大会选出了以列宁为首的党中央领导机构,会上,党内出现了两个政治观点对立的派别,即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1912 年 1 月,在布拉格召开的第六次党代表会议,结束了不同联盟在党内形式上的统一,孟什维克
13、被驱除出党,布尔什维克成为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称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1918 年改称俄国共产党(布),简称俄共(布) 。1925 年 12 月改称联共(布),1952 年称苏联共产党即苏共。【试题解析】 1903 年在伦敦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同马尔托夫等机会主义者围绕党纲、党章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选举中央领导机关成员时,前者获得多数,故称布尔什维克。马尔托夫等机会主义者得少数票,称孟什维克(俄文意为“少数派”)。【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9 【正确答案】 战时共产主义是苏俄在 19181920 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又称军事共产
14、主义。内战爆发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难。为了把仅有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用于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实行一些临时性政策,这些政策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逐步推行的。主要措施包括:实行余粮收集制,包含各种农产品。除大工业外,国家对中小工业也宣布实行国有化。在交换方面,政府实行最小限度的商品交易和最大限度的国家分配。实行普及于一切阶级的成年人劳动义务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 ”的原则。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条件下被迫采取的。【试题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较大的弊端。1921 年,苏俄政府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知识模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世界 近现代史 模拟 2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