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刑法学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刑法学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刑法学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刑法学练习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多项选择题第 21-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犯罪中,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是( )。(A)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B)重婚罪(C)虐待罪(D)破坏军婚罪2 犯罪主体只能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的犯罪有( )。(A)玩忽职守罪(B)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C)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D)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3 下列犯罪中,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有( )。(A)抢劫罪(B)故意杀人罪(C)敲诈勒索罪(D
2、)诈骗罪4 下列关于刑事责任年龄计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B)从过生日的当天起才认为已满周岁(C)从过生日的第二天起才认为已满周岁(D)以农历为计算的标准5 我国刑法中属于限制责任能力的人有( )。(A)又聋又哑的人(B)精神正常时期的间歇性精神病人(C)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D)盲人6 下列属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的有( )。(A)甲误认为乙是丙而加以杀害(B)甲将过期的安眠药误当成没有过期的安眠药去毒杀其妻(C)甲打乙一拳,乙昏倒,甲以为自己杀死乙,而乙未死(D)甲将乙遗忘在其车上的物品拒不交出,甲认为拾得的东西可以归己7 犯罪的直
3、接客体可以分为( )。(A)简单客体(B)复杂客体(C)一般客体(D)同类客体8 犯罪的主观方面的内容由( )构成。(A)意志因素(B)意识因素(C)过失(D)故意9 危害结果在刑法中的意义包括( )。(A)区分既遂与未遂的界限(B)区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C)区分重罪与轻罪的界限(D)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10 在罪过中,意志对危害行为和结果的支配和控制作用,表现为( )。(A)希望(B)放任(C)疏忽(D)轻信11 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其行为有引起某种危害结果的( )。(A)现实性(B)必然性(C)可能性(D)偶然性12 下列行为成立犯罪,其罪过形式只能是故意的有( )。(A)故意伤害(B)
4、敲诈勒索(C)泄露国家秘密(D)传授犯罪方法13 可以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犯罪人有( )。(A)又聋又哑的人(B)聋人(C)哑人(D)盲人14 行为人在事实上的认识错误表现在( )。(A)目标的错误(B)手段的错误(C)行为误差(D)因果关系的错误15 下述情况中,( ) 属于目标的错误。(A)误以兽为人而予以杀害(B)误以人为兽而予以杀伤(C)误以张某为王某而加以杀害(D)误以死人为活人而加以杀害16 一切犯罪构成在客观方面必备的要件是( )。(A)危害行为(B)危害结果(C)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D)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17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能够成为犯罪主体的有(
5、 )。(A)任何自然人(B)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C)国家机关(D)中国共产党的常设机构18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有( )。(A)年龄(B)精神障碍(C)生理疾患(D)醉酒19 罪过的内容包括( ) 。(A)犯罪的故意(B)犯罪的过失(C)行为人在法律上的认识错误(D)行为人在事实上的认识错误20 下述情况中,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有( )。(A)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 ,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B)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的(C)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D)醉酒的人犯罪的21 下列关于犯
6、罪客观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有( )。(A)是构成一切犯罪的必要要件(B)是指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在客观活动方面所必须具备的要件(C)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时间,地点,方法等(D)可以分为两类,即必要要件和选择要件。22 犯罪的客观方面包括( )。(A)危害行为(B)危害结果(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D)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23 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有( )。(A)非法拘禁罪(B)刑讯逼供罪(C)非法搜查罪(D)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24 下列犯罪中,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的有( )。(A)诬告陷害罪(B)故意杀人罪(C)盗窃罪(D)诈骗罪(E)抢劫罪25 下列关于犯
7、罪对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A)犯罪对象是危害社会行为所直接作用的人或者物(B)犯罪对象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C)犯罪对象也称为犯罪客体(D)并非所有的犯罪都损害一定的犯罪对象刑法学练习试卷 5 答案与解析多项选择题第 21-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刑法第 257 条干涉婚姻自由罪的犯罪主体虽然在实践中大多是被害人的家属,但法律上并不要求犯罪人具备特定的身份,因而是一般主体,第 258 条重婚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已
8、有配偶的人或者本人虽无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者。第 260 条虐待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第 259 条破坏军婚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行为人原来有无配偶,并不影响本罪的成立。【知识模块】 刑法学2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可由年满 16 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任何公民构成,但在国家邮政部门工作的直接与邮件有关的人员除外。【知识模块】 刑法学3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刑法第 17 条第 2 款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只对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罪,强奸罪,抢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刑法学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