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近代文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近代文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近代文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近代文学)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花雅之争2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3 胡适“文学改良八事 ”4 侠义公案小说5 狭邪小说6 话剧7 春柳社8 四大谴责小说9 五四新文化运动取得文学革命的成功的两个标志。中国文学史(近代文学)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花雅之争,是花部和雅部之间的竞争。雅部就是昆腔。昆腔是苏州地区的地方戏。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统谓之乱弹。明清以来的苏州地区,资本主义工商业非常发达,形成了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该地周围大量的文化人居住。昆腔经过魏良辅、李玉等剧作家的改进,因为音律精美,乐词优美,赢得了该地区的主导地位
2、,雅就是这个原因。但是,昆腔有其自身的弱点,就是它以吴语方言演唱,对苏州之外的人来说,根本无法欣赏。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地方戏曲乘机而起,如海盐、弋阳等,挑战昆腔的主导地位。乾隆年间,在北京先有京腔和昆剧争胜,后有秦腔的冲击,最后又出现了徽班进京。虽然皇室竭力地扶持昆剧,但是在花雅之争的长期拉锯战中,昆剧终于败北。后来,由于各种地方戏聚集北京等大城市,文化交流频繁,各种花部之间互相借鉴,花部和雅部之间在竞争的同时也互相吸取经验。【知识模块】 近代文学2 【正确答案】 光绪二十八年(1902)梁启超在新小说创刊号上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文章疾呼“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并响亮地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 文学史 近代 文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