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 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人物除白居易外还有( )、( )、( )等。( 东北师范大学 2002年)2 王国维说:“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试论述之。(四川大学 2002 年)3 西晋武帝太康至惠帝元康年间,文坛上出现一批作家,史称“太康之英” ,其中主要包括哪些诗人? 略述其创作成就。 (南京大学 1999 年)4 简析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的艺术风格。(复旦大学 1999 年)5 简论唐与域外文
2、化交流。(北京大学 2003 年)6 为什么说韩愈“ 文起八代之衰 ”?(辽宁师范大学 1997 年、河南大学 1997 年、南京师范大学 2003 年)7 默写杜甫的月夜一诗并结合浦起龙的评价进行鉴赏。(苏州大学 2005 年)8 南唐五代词对北宋词的影响。(北京大学 1997 年)9 叶燮原诗论诗歌创作的主体与客体。(武汉大学 2000 年)10 试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北京师范大学 2001 年)11 汉赋(北京师范大学 2000 年)12 咏怀诗八十二首(北京语言大学 2006 年)13 感遇三十八首(北京大学 2003 年)14 江西诗派(北京师范大学 2008 年、吉林大学 2
3、001 年、中国人民大学 2004 年、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15 江湖诗人(江西财经大学 2005 年)16 杂剧(北京师范大学 2007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1 年)17 南戏(江西师范大学 2005 年)18 荆刘拜杀(四大传奇) (首都师范大学 2001 年、广西大学 2005 年)19 临川四梦(中国人民大学 2002 年、四川大学 2004 年、山东大学 2005 年)20 公安派(北京大学 1996 年、南京师范大学 2003 年、中国人民大学 2004 年、华中师范大学 2005 年)21 神韵说(清华大学 2004 年)22 阳湖派(南京师范大学 2004 年)2
4、3 常州派(武汉大学 2004 年、北京大学 2003 年)24 论语的语言特色。(山东大学 2007 年)25 史记和汉书的艺术比较。(湖南大学 2005 年)26 简述骈文与散文的文体区别。(华东师范大学 2004 年)27 简述北宋词发展概况。(北京师范大学 1999 年)28 简论黄庭坚的“ 点铁成全,夺胎换骨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1 年、华南师范大学 2004 年)。29 论关汉卿戏剧对典型形象的塑造的成就。(广西大学 2005 年)30 分析“公安 ”、“竞陵”的艺术特色和对于后世的影响。 (北京大学 2002 年、北京师范大学 2004 年)31 简述宋诗派。(西北大学
5、2007 年)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 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 【正确答案】 元稹 李绅 张籍【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2 【正确答案】 (本题涉及中国古代文学的多个时期,综合性很强,这里仅提出答题思路,以供思考。)这段话摘自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是对中罔文学带有规律性的概括,突破了文学史一直以诗文为主角的狭隘观念,以更为开放的审美眼光,揭示了中国文学史上峰峦迭起、丰富多彩的面貌;它将中国文学看成是动态的,具有阶段性的文体迭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中文体的新变与更替给予肯定。王国维正是生活往近代史上各利势力、学术思潮、人生理念大
6、冲突、大裂变、火融合的时代。他接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对小说、戏曲给予热心的关注,并作悉心的研究以提高它们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他反对复古倒退的文学史观,提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的著名沦断,解脱了尊崇往古鄙薄新异的传统旧文学观念的束缚。从文学的外部关系看,文学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每一个时代都有表现其时代精神的文学样式,如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等,即“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从文学自身内部因素看,每一种文体都有从尝试到盛大到落入习套而衰败这样一个“始盛终衰”的过程,如汉赋、六代骈义等。正是这种文学外部和内部关系的矛盾,导致义体的更替,推动文学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王的说法很有道理。但同时应该正确
7、理解这段活的含义。“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讲的是具体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义学样式,而不否认这一时期其他文学样式的繁盛。比如诗歌在唐朝发展至顶峰,但在其他朝代同样兴盛,并且一直 在中国文学史上扮演重要角色,比如诗经、古诗十九首、魏晋诗 歌、宋诗、明诗、清诗无不散发着夺目的光彩。同时也有研究者认为:此前所谓的“一代之文学” 未必就发展到了顶峰,比如,有人认为元曲 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3 【正确答案】 “ 太康”(280 一 289)为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 “太康体”之名,始见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严说本于梁锤嵘诗品:“太康中,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 陆机、陆
8、云)、两潘( 潘岳、潘尼)、一左(左思) ,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锤嵘此论,是概述西晋初年和中期一个阶段的诗风。而严羽则明确指出太康时期以左思、潘岳等为代表的“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即是“太康之英”的主要代表诗人。太康前后是西晋文坛上比较繁荣的时期,众多的作家都有不少传世之作。太康诗歌一般以陆机、潘岳为代表。他们的诗歌比较注重艺术形式的追求,讲究辞藻华美和对偶工整,“ 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宋书.谢灵运传)。诗歌的技巧虽更臻精美,但有时过分追求形式,往往失于雕琢,流于拙滞,笔力平弱。总之“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文心雕龙 -明诗),是这一时
9、期诗人的总风格。不过每个作家仍有独特之处,“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 世说新语.文学)。其他如张协以造语新颖,“巧构形似之言 ”著称。左思则在太康诗风中独树一帜。其诗内容充实、语言质朴、气势雄浑,“似孟德而加以流丽,子建而独能简贵”(采菽堂古诗选 卷十一) ,不失汉魏遗风。陆机是西晋太康、元康间最著声誉的文学家。就其创作实践而言,他的诗歌“才高词赡,举体华美”(锤嵘 诗品) ,注重艺术形式技巧,代表了太康文学的主要倾向。就其文学理论而言,他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创作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理论发展产牛了重要影响。陆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除文学创作外,他在史学、艺术方面也多所建树
10、。据晋书.陆机传载,陆机所作诗、赋、文章,共 300 多篇,今存诗 107 首,文 127 篇(包括残篇)。南宋徐民瞻得遗文 10 卷,与陆云集合刻为晋二俊文集,明代陆元大据以翻刻,即今通行之陆士衡集。明代人张溥所辑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有陆平原集。西晋诗人多以才华自负,他们努力驰骋文思,以展现自己的才华。陆机文赋说“辞程才以效伎 ”,著文要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为了逞才,他们对当时最能表现才华的辞赋都十分重视,辞赋创作既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声誉,又使他们在艺术技巧方面得到很好的训练。而他们的文才,也的确十分突出。由于时代的原因,潘、陆诸人不可能唱出建安诗歌的慷
11、慨之音,也不会写出阮籍那种寄托遥深的作品,他们的努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拟古,二是追求形式技巧的进步,并表现出繁缛的诗风。摹拟诗经、汉乐府和古诗,成为当时的风气。陆机的赠冯文罴迁斥丘令寺八章、与弟清河云诗十章,潘岳的关中诗十六章、北芒送别王世胄诗五章等,均为四言体的名篇,这些诗学习诗经,但文辞趋向华美。在乐府诗集的相和歌辞中,大多数曲调都有陆机的拟作。其中陆机的其他乐府诗也往往成为后来拟作同题乐府诗的样本。陆机的拟古诗十二首,基本上都是拟古诗十九首的,在内容上皆沿袭原题,格调上变朴素为文雅,显示出诗歌文人化的倾向,其总体水平不及原作。然而陆机有时能够拟得维妙维肖,有些地方还另有特色,已属雉能可
12、贵,所以锺嵘诗品序将陆机拟古也列为“ 五言之警策 ”。在诗歌技巧方面,陆机、潘岳渚人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形成了与汉魏古诗不同的艺术风貌:繁缛。正如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所说:“降及元康,潘、陆特秀;律异班、贾,体变曹、王;缛旨星稠,繁文绮合。”其实,陆机在文赋中已经强调了这一点:“ 或藻思绮合,清丽芊眠。炳若缛绣,凄若繁弦。” 这几句活正好可以用来评价他自已的诗风。“繁缛” ,本指繁密而华茂,后用以比喻文采过人。分而言之,繁,指描写繁复、详尽,不避烦琐。缛,指色彩华丽。说文曰:“缛,繁彩也。” 晋书.夏侯湛潘岳张载传论 说:夏侯湛“ 时标丽藻”,“缛彩雕焕” ;“机文喻海,韫蓬山而育芜;岳藻如江
13、,濯美锦而增绚”;“ 岳实含章,藻思抑扬”;“尼标雅性,夙闻词令” ;“ 载、协飞芳,棣华增映 ”。指出潘岳、陆机、夏侯湛、张载、张协等人诗歌繁缛的特征。【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4 【正确答案】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徐陵的玉台新咏,题作古诗无名氏为焦仲卿妻作,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题作焦仲卿妻,后人取其首句称为孔雀东南飞。这是我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首五言长篇叙事诗,长达一千七百余字,被后人誉为“长诗之圣”( 王世贞艺苑卮言)、“古今第一首长诗也” (沈德潜古诗源 )。它讲述了汉代末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的婚姻爱情悲剧
14、故事。木兰诗最早见于南朝陈僧人智匠所编的古今乐录,后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入。此诗大约产生于北魏后期,在流传中可能有文人的加工润色,但基本上保持着民歌的情调。孔雀东南飞在艺术上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男女主人公的典型形象。同时对次要人物的刻画也颇为鲜明。刘兰芝的刚强理智、焦仲卿的忠贞厚道、焦母的刁蛮专横、刘兄的趋炎附势,都刻画得人木三分。(2)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艺术手法:首先,运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篇中大量地使用了人物对话及自述。沈德潜说:“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古诗源)其次,是叙述描写的手法,有人物的外在形象描写,有细节描写
15、,有环境场面描写,并运用了铺排、渲染及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多种表现手法。(3)作品的叙事按事件的时空顺序而展开,结构完整紧凑,情节起伏跌宕。作品采用了双线并进的方式,一条主线是以焦、刘与焦母及刘与刘兄之间的矛盾冲突为线索,一条辅线是以焦、刘二人的情感为线索,而且,开头的起兴和结尾的象征,既起到结构的作用,又于悲剧之中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4)作品语言的基本风格质朴自然、生动流畅,但“质而不俚”( 王世贞艺苑卮言),也有较强的抒情性。木兰诗的艺术成就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传奇式的女英雄形象;诗中木兰是一个美丽纯真的少女,又是一个挥动金戈、跃马疆场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
16、时候。她自愿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凭自己高超的武艺和非凡的智慧,立下汗码功劳。在胜利归来后,不贪图高官厚禄,甘心重返家园过平和的生活。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普通劳动者的勤劳善良、深明大义、勇敢顽强的人格精神,以及替父解忧、为国尽忠的爱国爱家精神。(2)叙事完整,剪裁得体。全文以口时间为序。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进程进行编排。线索清晰,叙事完整。作者所反映的背景相当广阔。从时间上说长达十年,从窄间上说从家庭到战场,到朝廷,再到家庭。面埘丰富的材料,作者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对事件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精心的剪裁,当详则详,当略则略。本诗对木兰从军的缘起、准备出征和思念亲人、辞赏还家等情节
17、的描写比较细腻,而对木兰十年的征战生活,则一笔带过。作者如此剪裁意在突出表现木兰的丰寓细腻的情感世界,使木兰的形象具有州当浓郁的人情味和牛活气息,使人感剑木兰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3)叙事描写的于段也十分丰富。有对话描写,如木兰织布叹息后,实际上是以父女的对话而展开的;有特意的铺排渲染。如“东市” 以下四句,接着“不闻”、“ 但闻”句又于叙事中兼及抒情,融情于事。有精烁概括的描写,如十年的征战生活;有细腻的场景行为描绘,如家人对木兰的欢迎和木兰归家后的情景,描写得淋漓尽致,字字含情,意味深浓。同时,诗歌使用了排比、对偶、比喻、夸张、叠字等多种修辞手法,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生动性。另外,诗歌
18、以五言为主,兼用七言和九言,几句一换韵。节奏明快而流畅。富有音乐的美感。【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5 【正确答案】 唐代建立者一视华夷的心态,终有唐一代,始终广泛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从文学艺术到生活趣味、风俗习惯,都可以看到这种影响。(1)陆路上, 西域图志与隋代西域交通的开拓,为唐代陆路文化交流的先导。唐朝对西域的长期统治,使西域社会摆脱了西突厥各派长期混战的局面,促进了西域各国生产的发展,从而为陆路交通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物质保障。沙漠丝绸之路以及吐蕃泥婆罗道的开辟,使得佛教经典之外,印度绘画、雕塑、造糖以及植物都在这时通过吐蕃泥婆罗道源源不断传人了唐朝,有学者认为,甚至中国造
19、纸术也是通过这条道路传人印巴次大陆的。此外,草原丝绸之路开辟了漠北通往西域的通道,草原丝绸之路的繁荣,与突厥汗国和回纥汗国的兴起有密切关系。(2)海路上,不仅表现在取道海路前往西方的人数众多,而且表现在航海路线的增多和直航能力的增强。德宗朝宰相贾耽曾任鸿胪卿,开辟南海海道,主持外交事宜。登州海行人高丽渤海道与广州通海夷道是反映了唐朝海上交通的最重要的资料。海上对外交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唐朝与南海诸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开展。埃及福斯塔特和日本各地大批唐五代陶瓷器皿的发现,证明了唐朝海上贸易的长足发展。总之,唐代陆路海路与外域广泛的交流导致了大量外族移民人住,商族往来,宗教的传播,西域各族、各罔的生
20、活习俗、文化也广泛地影响着长安、洛阳、扬州等大都会、南北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以及像广州这样的海上交通重要城市。这些地区,从饮食、衣着、乐舞到生活趣味,均杂取中西。唐人婚俗,也颇受北朝鲜卑婚俗的影响。敦煌发现的写本书仪残卷,记载唐代民间婚礼的主要仪式在女家举行。唐代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男女较为平等。妇女在行为上也较不受约束。中外文化交融所造成的这种较为开放的风气,对于文学题材的拓广,文学趣味、文学风格的多样化,都有重要的意义。【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6 【正确答案】 这句话是指韩愈的古文成就而言的。他面对唐王朝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面临着藩镇割据、佛老蕃滋、宦官专权、民贫政乱以及吏治日坏、士风浮
21、薄等一系列问题,整个社会处于一种表面稳定实则动荡不安的危险状态,怀着强烈的中兴愿望,提出了“ 古文 ”的概念,他身体力行地促成了中唐儒学的复兴,促成了政治改革,使文体文风的改革得到了发展。(1)首先,在文体改革方面,在以“ 散”代“骈”的同时,他以宏伟的气魄和创造力冲破了当时各种文体的固定程式。从内容到表现手法,全面发展了许多有别于经史著述的短篇散文题材,并将原属诗赋的纯文学的情趣风神纳入短篇散文之中,使其成为了文学散文,这是他在文体改革上的彻底之处,也是他提倡“古文” 得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韩愈在各类文体的创新上有突出的贡献。如他将碑志这种古老的实用问题改造成“ 一人一样” 的生动的传记文
22、,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性,他的赠序、杂记、杂说等问题均属再创的新问题,极富变化。韩愈所创造的“古文” 文体,既不同于先秦盛汉辩理论事、朴质无华的“著述” 之文,更不同于六朝绣绘雕琢的 “篇什”之文,而是一种简洁精辟、清晰流畅、富于美感和艺术表现力的新型散文,在文体革新方面为散文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和道路。在创作实践中,他几乎可以用各种体裁,在各种题目下自由地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写出许多千古传诵的名作。(2)其次,在文学语言方面,韩愈的古文改骈为散,使语言更加接近口语,他努力贯彻“文从字顺 ”的主张,语言通俗明白,富有生活气息。他极善于从口语中提炼语言,使文章富有时代气息,又善于借鉴古人语言,并能
23、将口语、古语、僻语、奇语、骈句等加以融会、改造,并自铸伟词,创造了许多成语和格言,大大地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表现力,在汉语史上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3)再次,在文体改革和语言改造的基础上,韩愈的古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风。韩愈总是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个性来选择最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和语言,不循旧辙,穷形极变,在雄奇万变之中,形成雄深雅健、猖狂恣睢的风格,极富艺术独创性和感染力。这种如长江大河、富于阳刚之美的文风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7 【正确答案】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
24、深,首先在于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触发的郁勃真切的离情别绪。天宝十五年(756)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六月,安史叛军破漳关,玄宗奔蜀,杜甫只得携眷北行,至鄜州暂住。七月,肃宗李亨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前去投奔,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这首诗就是身陷贼营的杜甫八月在长安所作。家人离散,身陷绝境的悲惨经历使此诗弥漫着哀惋凄切、深挚缠绵的离情。首联二句,绝不说自己望月而忆妻,偏说妻子见月而思己,比起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了一层。前人写过“隔千里兮共明月”( 谢庄月赋)和“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一类的名句,那都是兼及“忆”与“被忆”双方的,这里却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 文学史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