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9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9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9 及答案与解析1 简析李商隐诗歌内涵的多义性及其成因。(西北师范大学 2015 年)2 试论西厢记的岂术成就。(山东师范大学。2003 年)3 鲁迅评价西游记:“又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中国小说史略)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北京师范大学 2010 年)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4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载其父之说,分诸子之学为( )、( )、( )、名、法、道德六家。(浙江大学 2008 年)5 论衡的作者是( ) 。(暨南大学 2014
2、年)6 “上书诣北阙,阙下歌 鸡鸣” 出自( )的咏史 。(四川大学 2007 年)7 元好问论诗绝句中云“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这是对( )诗歌的评价。(北京大学 2007 年)8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 )。(暨南大学 2009 年)9 金代元好问的组诗( ) ,评论了汉魏至宋季的重要诗人诗派,向为后代诗论家所重视。(浙江大学 2013 年)10 ( )是现在唯一完整的一部诸宫调作品。(北京大学 2008 年)11 清代刘熙载用“ 幽情单绪 ”来形容( )。(年暨南大学 2009 年)12 ( )论诗主张 “肌理说”。(山东师范大学 2003 年)13 论语一书的语言特色
3、。(山东大学 2007 年)14 举例说明古诗十九首的人生哲理。(北京师范大学 2006 年)15 自居易的新乐府诗有什么特点?(西北师范大学 2008 年)16 简述李清照对宋词的贡献。(西北师范大学 2015 年)17 你如何看待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南京师范大学 2014 年)18 春秋笔法(南京师范大学 2008 年)19 史记五种体例(首都师范大学 2013 年)20 诗缘情而绮靡(南京大学 2005 年)21 世说新语(沈阳师范大学 2017 年)22 河岳英灵集(华东师范大学 2016 年,北京大学 2017 年)23 变文(陕西师范大学 2015 年)24 苏门四
4、学士(西北师范大学 2013 年)25 董西厢(复旦大学 2009 年)26 元诗四大家(北京师范大学 2014 年)27 吴江派(浙江大学 2004 年)28 阅微草堂笔记(北京师范大学 2011 年)29 人境庐诗草(北京大学 2009 年)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9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多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本来很常见,比兴、象征、用典、暗示、请在言外,旨冥句中,都可以造成多义。李商隐的“无题” 一类诗歌,境界和情思的朦胧,在内涵上也就往往具有多义性。李商隐的多义,往往是给读者提供多种解读的可能,构成解读上的多义,李商隐诗歌多义性的成因来自多方面:(1)意象上的独特。李商隐诗
5、的多义性与其意象的独特又一定关系,李诗意象,多富有非现实的色彩,诸如珠泪、玉烟、蓬山、青鸟、彩凤、灵犀、碧城等等,均难以指实。这类意象被李商隐心灵化了,是多种体验的复合。它们的产生,主要不是取自外部世界,而是源于内心,内涵远较一般意象复杂多变。(2)大量用典故。李商隐善于用典,用典的方式也别开生面。他往往不用原典的事理,而着眼于原典所传达或所喻示的情思韵味,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非常喜爱而且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也善于活用典故,且非常善于捕捉富于情感表现力的意象,通过想象和象征的手法,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如著名的七律锦瑟。(3)独特的意象组合。李诗的多义性与诗
6、中独特的意象组合也很有关系。诗人不受现实生活中时空与因果顺序的限制,意象转换跳跃有意造成省略和间隔,便有待读者通过艺术联想加以连贯和补充,因而在解读时自然会出现多义,如无题。(4)将心灵世界作为表现对象。李商隐诗歌多义性更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把心灵世界作为表现对象,许多诗歌所写的不只一时一事,乃是整个心境,并且他的心境又非常复杂,种种情绪,相互牵连渗透,难辨难分,其来龙去脉自己都未必完全明白,诗也就加不上不合适的题目而以“无题” 名之。【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2 【正确答案】 王实甫的西厢记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明初的贾仲明环顾剧坛,提出“西厢记天下夺魁” ,
7、一锤定音,充分肯定了西厢记在文学史上的位置。(1)西厢记 在体制上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采用五本二十折的鸿篇巨制,像是用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连台本。在每一本第四折的末尾,既有“题目正名”,标志着故事情节到了一个转折性的段落又有很特别的络丝娘煞尾一曲,起着上联下启沟通前后两本的作用;有些折段西厢记还突破了元杂剧一人主唱的通例,整折戏实际上由末与旦轮番主唱。这说明王实甫在创作西厢记时,突破了杂剧的规矩,吸取和借鉴过院本、南戏的演出形式,体制上的创新,丰富了艺术表现能力,为更细腻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完美地安排戏剧冲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西厢记 的人物塑造艺术。王实甫的西厢记善于塑造性格鲜
8、明的人物形象,是其获得艺术上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对张生、莺莺和红娘的性格刻画上。张生是一个爱情专一的至诚的情种,他家境清贫却敢于爱慕相国小姐,在功名利禄和爱情追求之问,他毫不犹豫地舍弃前者而选择后者,这些都显示出这个人物的不俗之处,他以他的至诚和专一赢得了莺莺的爱情,也赢得了爱情的最后胜利。在寺警一折中,白马解围,又表现出他性格中热情有为和富于正义感的一面,张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 的美好理想。崔莺莺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出身名门可风情和做派却不像淑女。一方面对于男女自由恋爱有一种本能的渴望,希望有人爱自己,自己也去爱别人,她对张生的爱是很主动、大胆的,敢于突破禁区
9、;另一方面,作为名门的小姐,她又得时时顾及自己的身份,有时显得心口不一、优柔寡断,需要红娘从旁助一臂之力。红娘是剧中最光彩的人物,虽出身低贱,却显得比女主人更有主见。红娘热情而富于正义感,纯朴善良,聪明机智,勇敢泼辣,不仅促成崔张二人的结合,而且是对老夫人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重要力量。在两人的婚事遭到老夫人反对时,她挺身而出,指责老夫人背义忘恩,又巧妙地将老夫人制服,她的名字成了那种不计个人得失而乐于成全他人的助人者的象征。(3)西厢记 的辞章之美。王实甫的西厢记在语言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人物语言都是充分戏剧化和个性化的。形成了抒情诗般的歌唱语言和潜台词丰富的道白语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剧中
10、的唱词表现了特定的场景中人物的真情实感,以经过提炼的当时民间口语为主,适当地融化前人的诗词佳句,形成一种既明白通畅,又清丽华美的语言风格,具有浓郁的诗意,能启发读者的想象力,使人感受到主人公离合悲欢的缠绵之情,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4)西厢记 对矛盾冲突的设计足以示范后人。戏剧冲突是由两条线索互相紧密纽结而成的。一是以老夫人为一方,以莺莺、张生、红娘为另一方的矛盾冲突,二者之间是反对门第观念、不遵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主的叛逆者与封建礼教、封建家庭利益卫护者的矛盾冲突;二是莺莺、张生、红娘三个青年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三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是由各人的不同性格和一些猜疑、误会、矜持和不信任造成的,作者
11、成功地写出了这些矛盾,从而加强了全剧的喜剧气氛。西厢记中才子佳人后花园相会,经过磨难终成眷属的故事模式,也对后来的创作产生很大影响。【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3 【正确答案】 西游记是一部充满幻想、情节离奇的小说,容易作出附会的解释,清人所论,“ 或云劝学,或去谈禅,或云讲道,皆阐明理法,文词甚繁”(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近时研究者,又有从“反映农民起义 ”或“反映市民阶层的斗争”立论的。但应该看到,西游记只是一部神话小说,而不是什么哲理、道德或政治的寓言。一般不怀偏见、不刻意穿凿的读者,也只是从其中得到一种娱乐性的、驰骋幻想与诙谐嘲戏的快感。但这样说只是指出小说中并没有深隐的特别用意,而不是指它
12、与现实人生无关。一部小说的趣味,总是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氛围与人生喜好;甚至,越是抛开生硬的理性观念来写作,这种反映越是自然真实。西游记的形成过程很长,但其中有两个阶段是最重要的。一是它基本成型的元末,一是它最后完成的明嘉靖中后期。而这两个时期的共同特点,是社会思想开放活跃,市民阶层的力量处于上升状态,作为主要面向市民的通俗读物西游记,其趣味与这种背景关系甚大。西游记中包含着两个基本的文学母题和相应的两个故事结构,相互重叠地构成小说的总框架。第一个母题关系到人性的自由本质与不得不接受约制的矛盾处境,在小说中表现为孙悟空从无法无天、绝对自由的状态到受到禁制、皈依佛门正道的过程。不过小说中对孙悟空难以
13、拘束的一面表现得更多些,这可以说作者在感情上对人性向往自由的一面有更大兴趣。第二个母题是所谓“历险记” 式的,它在古今中外的虚构性文学中最为常见,这种故事除了便于展开离奇的情节,也寓意着人必须历经千难万险才能获得最终完善和幸福的意义。在小说中,它表现为孙悟空、唐僧等人西天取经的过程。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在两个故事结构中都占据着核心地位,通过这个神话英雄,寄托了人们的生活理想。而且,正因为这是一部幻想性的神话小说,它比现实题材的小说能够更充分地反映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欲望。鲁迅在驳斥清人对西游记的种种穿凿附会之说时,曾提出这部小说“实出于游戏”。小说中两大 “母题 ”及相应的故事结构,当然可以说包含着
14、象征性意蕴,但这种意蕴,是小说在其漫长的形成过程中,与现实社会、现实人生自然而然发生的内在关联,而不是有意识地把故事作为一种理性认识的隐喻来写成的。这部小说直接的创作目的,还是为了提供娱乐,给读者以阅读的快感,而作者的思想又是相当自由活泼,所以小说中一本正经的教训甚少,戏谑嘲弄的成分却十分浓厚。那些庄严尊贵的神佛,在作者笔下时常显出滑稽可笑的面貌。玉皇大帝的懦弱无能、太白金星的迂腐而故作聪明暂且不论,像观音菩萨在欲借净瓶给孙悟空时,还怕他骗去不还,要他拔脑后的救命毫毛作抵押;就是在西天佛地,因唐僧“不曾备得人事” ,阿傩、伽叶二尊者便不肯“白手传经” ,使唐僧只得交出紫金钵盂。而如来居然堂而皇
15、之地为这种敲诈勒索行径作辩护,说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取。向时众比丘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老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佛祖在这里竞成了斤斤计较的生意人。这些游离于全书基本宗旨和主要情节的“闲文”,不仅令人发噱,而且表现出世俗欲念无所不在、人皆难免的意识,和以庸常的观念看待神圣事物的态度,这里面透露着商业社会的气息。【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4 【正确答案】 儒、墨、阴阳【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5 【正确答案】 王充【知识模块】 秦汉文学6 【正确答案
16、】 班固【知识模块】 秦汉文学7 【正确答案】 陶渊明【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8 【正确答案】 乐府【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9 【正确答案】 论诗绝句三十首【知识模块】 宋代文学10 【正确答案】 西厢记诸宫调【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11 【正确答案】 钟惺【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2 【正确答案】 翁方纲【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13 【正确答案】 论语虽然是记言的语录体散文,但极富特色,特别是论语在语言的运用上,堪称语言典范,书中许多用语因简洁明快,幽默含蓄,形象生动,哲理性强,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极富概括力而被后人引用,许多语句成为成语、格言、警句。(1)语言口语化,自然亲切。论语由于是记
17、录孔子和孔子弟子有关言论的记实性语录体散文,它不是官方语言,也不是有关文献资料的编撰,实际上是孔子和弟子之间教学、谈论的片断。因此,书中大量使用的是生活化的语言,大量口语充斥其中,至今读来还颇感亲切自然。(2)极富个性,情感真切。孔子即是一个大学问家、大教育家和大思想家,但同时又是一个极富性情的人,非常有个性,包括孔子的学生在性格上也是各具特色,因此,在他们的讨论或日常生活的对话中,不同的身份、地位、性格决定了他们的言论都各具特色,话如其人。反映在论语中,这些语言的个性特点给人以强烈的现实感和真实感,通过这些人的喜怒哀乐,得意尴尬、粗放儒雅等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思想情绪和语言个性,似乎一个个栩
18、栩如生的人物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给论语这本书增加了厚重的真实性和亲切感。(3)简洁明快,表达准确。论语语言的简洁明快、表达准确是其语言的主要特色和重要形式之一,这在古代典籍中是绝无仅有的,许多复杂的社会现象、品格修养、礼义规范、伦理道德等问题,在论语中往往只言片语就概括的十分完美准确,但同时又含蓄而不直白,委婉而不虚浮。(4)幽默诙谐,语境轻松。幽默诙谐是这部书的一个独特之处。书中的许多语言和情节不但有趣,而且还很幽默,就是今天读起来,也不觉莞尔。(5)生动传神,形神兼备。论语虽是语录记言,没有过多的情节和人物的状模,多数情况下只是一个或几个人的对话,但即使如此,我们仍然能从这些简单的情节和简
19、短的人物对话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就使一个或胆大、或懦弱、或正直、或智慧、或聪明、或木讷、或鲁莽、或儒雅、或厌恶、或喜爱的人物形象走到我们的面前来。【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14 【正确答案】 古诗十九首展示了游子思妇的复杂心态,它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在古代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同时,这些作品还透彻地揭示出许多人生哲理,诗的作者对人生真谛的领悟使这些诗篇具有深邃的意蕴,诗意盎然而又不乏思辨色彩。古诗十九首涉及以下关系:(1)永恒与有限的关系。对人生有限的感慨,自古便已有之。古诗十九首和以往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是把人生的短暂写得特别充分,特别突出,给人以转瞬即逝之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 文学史 历年 汇编 1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