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4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4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43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4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属于的学习动机是 (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远景的间接性动机(C)利己的动机(D)内部动机2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其中不包括( )。(A)生理的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发展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3 将成功归因于努力、能力、兴趣、态度、性格等都属于( )。(A)外部动机(B)内部动机(C)积极动机(D)消极动机4 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被称为(
2、 )。(A)成就动机(B)成败归因(C)动机水平(D)自我效能感5 “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机” 是( )的要旨。(A)成就动机理论(B)成败归因理论(C)自我价值理论(D)期望一价值理论6 概念的关键特征越明显,学习越容易。扩大关键特征的方法不包括(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挂图、电影、幻灯(D)想象7 陈述性知识的运用不包括( )。(A)再认(B)回忆(C)知识理解(D)知识迁移8 学习乒乓球会影响到学习网球的效果,这属于( )。(A)正迁移(B)负迁移(C)近迁移(D)远迁移9 学生在翻译“ 他们在教室 ”这句话时,受汉语的负迁移的影响,容易译成 “They in the
3、classroom”而英语则必须要有表示存在的 be 动词 are。正确译文是:“They are in the classroom”这属于( )。(A)积极定势(B)功能固着(C)消极定势(D)功能消散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0 为了自己的兴趣而努力学习,是一种高尚的外部动机。1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不能逾越,必须在低层级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一层级的需要。12 新知识与旧知识没有共通之处。三、简答题13 简述学习动机的不同分类。14 学习动机的作用有哪些?15 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16 简述需要层次理论。17 简述学习动机的期望一价值理论。18 简述学习动机的成败归因理论。1
4、9 举例说明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20 结合实际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21 简述知识的分类。22 简述知识理解的类型。23 简述知识理解同化过程的三种不同形式。24 迁移的类型有哪些?必答题25 试述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观点。26 试述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27 试述影响学习动机的内外部因素。28 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有哪些?29 结合实际论述促进知识应用与迂移的措施。30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比较。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4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分类这一考点。
5、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或是正确的与错误的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的范围不同,可分为一般动机与具体动机或性格动机与情境动机。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本主义的需求层次理论这一考点。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各种需要不仅有高低层次之分,也有先后顺序,低层满足了才会产生
6、高层需要。他又把这五种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的需要。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成败归因理论这一考点。人们会把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努力、能力、兴趣、态度、性格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任务的难度、外部的奖赏与惩罚、运气等。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自我效能感这一考点。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结果因紊与先行因素的影响。效能期待则指个体对自己能
7、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它意味着个体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实际去实施那一活动。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成败归因理论这一考点。一个人解释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会反过来激发他的动机,影响他的行为、期望和情感反应。,例如: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会使学生感到满意和自豪;归结为外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惊奇和感激的心情。把失败归于内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内疚和无助感;归于外部原因,会产生气愤和敌意。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
8、,学习的积极性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可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其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机。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概念掌握的理解过程。实验研究和教学经验证明,概念的关键特征越明显,学习越容易;无关特征越多、越明显,学习越难。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可以采用扩大有关特征(定义的特征)的方法,促进概念的学习。扩大关键特征可采用实物直观、模象直观、挂图、电影、幻灯等手段,使关键特征明显化,从而使获得的概念精确化。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7 【正确答案
9、】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陈述性知识的运用。陈述性知识的运用是指知识能够被学习者提取出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包括:再认,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再一次出现时,还能再认识的过程。回忆,指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还能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是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智慧技能是对外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认知策略是对内解决“怎么办”的问题。知识的迁移,指一种知识对另一种知识学习的影响,既有先前的知识对后续知识学习的影响,也有后续学习的知识对先前知识的影响。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迁移的类型。正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包括一
10、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具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活动所需的时间或练习的次数减少,或使另一种学习的深度增加或单位时间内的学习量增加,或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使学习者顺利地解决了面临的问题等情况。负迁移一般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多指一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如反应定势等,对另一种学习的效率或准确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或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所需的学习时间或所需的练习次数增加或阻碍另一种学习的顺利进行、知识的正确掌握等。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定势对于知识迁移的影响。定势也称心向,也是影响知识迁移的条件。定势的作用有
11、双重性,对知识迁移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文中属于消极的定势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积极的定势作用,克服消极的定势,提高迁移的效果。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0 【正确答案】 这一说法错误。为了自己的兴趣而努力学习,是一种高尚的内部动机。【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这一说法错误。马斯洛认为,各种需要不仅有高低层次之分,也有先后顺序,低层满足了,才会产生高层需要,但是这不是绝对的。【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新知识与旧知识具有有机的联系。新知识的理解是以旧知识、旧经验为
12、基础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去认识和理解目前的事物。如小学生学习乘法总是从同数连加入手,因为有关加法的知识是学习乘法的基础。新旧知识的有机联系,能帮助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三、简答题13 【正确答案】 (1)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分为高尚的、正确的动机和低级的、错误的动机。高尚的、正确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如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错误的或低级的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2)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所谓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所谓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
13、指动机行为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3)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外部动机是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4)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的范围不同,可分为一般动机与具体动机。一般动机是在许多学习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较稳定、持久地努力掌握知识经验的动机;具体动机是在某一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动机。【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学习动机对学习与行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其一,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朝向具体的目标进行。其二,使个体为达到某一目标而努力。其三
14、,激发和维持某种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其四,提高学习者的信息加工的水平。(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注意力更集中;更倾向采取多种途径完成任务;研究还表明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更倾向进行有意义学习,而不是停在机械的水平上。)其五,学动机决定了何种结果可以得到强化。(如果学生的动机是取悦家长,那家长的表扬就可以强化他的积极学习性的行为。)其六,导致学习行为的改善。【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由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联结主义心理学家用 SR 的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在他们看来,人的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
15、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加某种反应重复的可能性。与此相应,联结学习理论的中心概念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些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按此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学习动机的强化理沦注意到了强化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对教学过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它忽视其至否定了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自我强化) ,因而这一学习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
16、为,各种需要不仅有高低层次之分,也有先后顺序,低层满足了才会产生高层需要。他又把这五种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的需要。其中前四种属于基本需要,它们的产生是因为身心的缺失,因此也称缺失性需要,一旦满足其强度就会降低。最后一种自我实现属于成长的需要,其特点在于永不满足。需要层次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充分满足而引起的。【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麦克利兰提出了人的多种需要,他认为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基本主张是:个体力求成功的努力程度取决于他们对奖励的期望。在学习动机方面,成就动机对人的影响最大,个人的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17、,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如果一个人对获得成功的需要大于避免失败的需要,他就敢于冒险,在这一过程中,一定量的失败,反而会提高他们去解决问题的愿望;而另一方面,如果太容易成功,反而会减低学生的动机,这种人属于高成就动机者。动机(Ms)=成功的主观可能性(Ps) 成功的诱因价值 (Is)观点:个体的动机取决于他对成功的可能性的估计以及他所认为的成功的价值大小。【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他曾指出人们会把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努力、能力、兴趣、念度、性格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
18、任务的难度、外部的奖赏与惩罚、运气等。后来罗特对该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了指控点概念,把个体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韦纳接受了前人研究提出的观点,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解释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会反过来激发他的动机,影响他的行为、期望和情感反应。例如: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会使学生感到满意和自豪;归结为外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惊奇和感激的心情。把失败归于内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内疚和无助感;归于外部原因,会产生气愤和敌意。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学习的积极性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
19、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可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机。学生试图去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他们试图去为他们的成功或失败寻找能力、努力、态度、知识、运气、帮助、兴趣等方面的原因。【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9 【正确答案】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需要。例如,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的方法。不能只给学生一些如努力学习等抽象的建议,要给学生提供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需要。设置榜样、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其特点是在从事学习活动或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伴随有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
20、的需要。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将学生对其他活动的积极性迁移到学习活动中。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等,使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和方法不当。(3)教师可以采取如下的帮助措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为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改变他们的归因倾向,让他们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而不是缺乏能力,使他们明白只要付出努力便会成功的道理。教学生学会何时完成他们的计划,并对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行为给予及时的反馈。【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0 【正确答案】 学习动机的激发主要有六种策略:第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第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第三,充分利用反
21、馈信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恰当的评定。第四,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第五,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第六,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1 【正确答案】 (1)根据知识的不同反映深度,分为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所谓感性知识,是对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所谓理性知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2)根据知识的不同抽象程度,分为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具体知识指具体而有形的、可以直接观察获得的信息;抽象知识指不能直接观察的,只能通过定义来获取的知识。(3)根据不同状态和表述形式,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
22、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也称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主要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是一种实践性知识,主要用于实践操作,也称操作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4)布鲁姆的分类:具体知识、方式方法知识和普遍原理知识。具体知识,足指具体的、独立的信息,主要指具体指称物的符号。具体知识义包括两类:一是术语的知识;二是具体事实的知识,如日期、地点。方式方法知识,是有关组织、判断和批评的方式方法的知识,介于具体知识和普遍原理之间的中等抽象水平。含有五个子类别:惯例、趋势和顺序的知识、分类与类别、准则、方法论。普遍原理知识,是把各种
23、现象和观念组织起来的主要体系和模式的知识。【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1)由于学习的对象及其特点不同,知识的理解可以分为:对言语的理解。对事物意义的理解。对事物类型的理解。对因果关系的理解。对逻辑关系的理解。对事物内部构成、组织的理解。(2)按照理解的层次,可以分为:符号表征理解: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理解一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及观点。概念理解: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命题理解:理解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3 【正确答案】 (1)下位学习。指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又称类属学习。其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教育 心理学 模拟 4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