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90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9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90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9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学者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主要是通过( )(A)美国(B)德国(C)法国(D)日本2 开始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论述教育的问题是在教育学发展的哪个阶段?( )(A)萌芽阶段(B)独立形态阶段(C)成熟阶段(D)多元化发展阶段3 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A)教师、学生、教材(B)教师、学生、教学方法(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4 有关现代教育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2、从理论走向现实(B)教育结构日趋稳定,变革速度减慢(C)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D)教育的终身化5 教育创新的核心问题是( )(A)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B)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C)教育运行机制的创新(D)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6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是( )(A)决定作用(B)主导作用(C)提供了多种可能(D)促进作用7 历史上流传的“ 狼孩” 的故事说明了,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 )(A)起决定作用(B)不起决定作用(C)不起作用(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8 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为严重的时期是( )(A)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B)资本主义社会初期(C)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D)原始社会初期
3、9 在法规中提出“ 四有、两爱、两精神 ”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0 学制中各级各类学校分段的主要依据是( )(A)文化传统(B)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C)人口状况(D)社会制度11 在历史上,曾经实行中间型制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日本(D)法国12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13 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微观背景是( )(A)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B)素质教育的实施(
4、C)知识经济的出现(D)政治的民主化14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设置中,属于综合课程的是( )(A)语文(B)数学(C)外语(D)科学15 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陶冶法16 以下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A)斯宾塞的教育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7 我国著名教师李吉林创造了( )模式。(A)尝试教学(B)发现教学(C)掌握教学(D)情境教学18 “齐风俗,一民心 ”反映了德育的 ( )(A)社会性功能(B)个性生存功能(C)个体享用功能
5、(D)经济性功能19 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教师劳动具有专业性的是( )教师工作是基于专门知识和技能的智力劳动教师在工作中必须遵循一套独特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劳动的成效具有滞后性教师的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没有明显的界限(A)、(B) 、(C) 、(D)、20 教师( ) 将是今后教师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A)专业化(B)现代化(C)规范化(D)制度化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1 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中。三、简答题22 简述近代教育的特征。23 简述科学技术与教育的相互关系。必答题24 试谈一下你对泰勒原理的认识与评价。25 试谈一下你对范例教学模式的认识和评价。四、名词解释26
6、不平衡性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9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考生需要注意,虽然在这一时期中国学者了解并引进西方教育学主要是通过日本,但所学的思想却是德国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认为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是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但对于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却有不同的称谓,有的将其合称为教育措施,也有的将其合称为教育影响,这两种称谓所指是一样的,因此也都是正确
7、的。【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多元文化、知识经济及民主政治都是新课改的背景,但它们是一种宏观背景,只有素质教育的实施才是其微观层面的背景。【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
8、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9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联合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二、辨
9、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1 【正确答案】 正确。(1)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2)德育途径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的德育教学包括思想品德课和时事政治课;间接的德育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如思想品德课之外的其他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共青团等。(3)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倡教育性教学,也就是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教学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教学必须遵循教育性教学原则。【知识模块】
10、 教育学原理三、简答题22 【正确答案】 第一,教育的世俗化,教育逐渐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第二,国家重视教育,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第三,教育与生产开始有机结合。第四,不仅培养统治人才,而且培养技术人才;自然科学开始走进课堂。第五,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3 【正确答案】 科学技术与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科学技术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科学能够有力地改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2)科学能影响到教育对象。(3)科学还会渗透到教育资料的所有环节之中,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需的思想要素和技术条件。另一方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原理 模拟 9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