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1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A)教育论(B) 教育漫话(C) 普通教育学(D)大教学论2 在教育研究方法上,反对把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唯一有效方法的是(A)梅伊曼(B)狄尔泰(C)克伯屈(D)拉伊3 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的三种定义方式,“灌输是以单向的方式来陈述问题” ,这一定义属于(A)解释性定义(B)纲领性定义(C)描述性定义(D)规定性定义4 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A)天文学(B)诗词(C)儒家经典著作(D)数学
2、5 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区别不同人的能力的理论是(A)人力资本理论(B)筛选假设理论(C)劳动分割理论(D)劳动力市场理论6 强调内在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高尔顿(B)爱尔维修(C)洛克(D)华生7 关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正确的是(A)没有遗传素质,人不可能获得发展(B)具有遗传素质,人一定能获得发展(C)没有遗传素质,人也可能获得发展(D)具有遗传素质,人也不能获得发展8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是(A)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B)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指导原则(C)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D)教育目的规定教育方针9 有些地区为了解决学校不足的问题
3、,采取了一部分学生上午上课、下午劳动,另一部分学生上午劳动、下午上课的办法,在解决了学校不足问题的同时也让学生既学到了系统的文化知识,又掌握了劳动技能。在这种学校中,学生接受的教育属于(A)正规教育(B)半正规教育(C)非正规教育(D)劳动教育10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高等教育实行三级办学体制,这三级是指(A)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B)中央、中心城市、市(C)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D)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市11 课程之父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特别强调(A)目标对课程的主导(B)教师对课程的执行(C)专家对课程的设计(D)学生对课程的
4、评价12 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主要强调(A)课程目标的主导作用(B)教师对课程的执行(C)专家对课程的设计(D)学生对课程的评价13 把教学过程看做一个“输入一产出” 的系统过程, “输入”的是学生,“ 产出”的是受过教育的人。这种教学设计模式是(A)系统分析模式(B)目标模式(C)过程模式(D)工程模式14 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是(A)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编排进行教学(B)教师根据所选的材料进行教学(C)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差别的教学(D)教师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进行有差别的教学15 打破传统的年龄编组,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差别分组教学,这种分组教学属于(A)作业分组(B)异质分组(
5、C)内部分组(D)外部分组16 在教学计划完成以后所实施,比较重视总体分析,力图表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并对课程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做出判断的教学评价是(A)终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学业成就评价17 “长善救失 ”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B)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18 按照柯尔伯格的理论,个体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本着自己的良心从事道德判断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准习俗水平19 能体现教师劳动具有专业性的是
6、(A)教师工作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B)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C)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D)教师劳动的成效具有滞后性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0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 遗传基因 ”,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21 美育就是艺术教育。22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三、简答题23 简述我国的学校系统。24 简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25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及缺点。26 结合实际,简要论述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德育原则。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1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
7、出自大纲第一部分“教育学概述”之第(三)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产生与发展基本常识的掌握程度。1632 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问世,被看成是教育学史上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或称作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开端。1806 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问世,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因此,赫尔巴特也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教育漫话是英国教育家洛克的代表作。教育论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代表作。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一部分“教育学概述”之第(三)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 20
8、 世纪以来教育学发展所形成的理论派别的掌握程度。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是实验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狄尔泰和斯普朗格是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和克伯屈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实验教育学主张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但当其把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唯一有效方法时,就走上了“唯科学主义”的误区,文化教育学对此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研究的观点。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二部分“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之第一条“教育的概念”,旨
9、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定义方法的把握程度。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下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所谓规定性定义即作者自己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规定性定义主要是为了在上下文中叙述简要方便,利在沟通。描述性定义主要是以既有的用法来解释所定义的词语,利在说明。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纲领性定义主要是促进行动计划的执行,利在行动原则。“灌输是以单向的方式来陈述问题”这一定义显然是用既有的用法来解释说明。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二部分“
10、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之第五条“教育的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的历史发展的了解程度。我国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教育内容主要限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著作。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三部分“教育与社会发展”之第一条“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与社会关系主要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主要有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理论、筛选假设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资本概念应包括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人们用在教育、卫生以及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而进行的国内迁移方面的直接费
11、用乃至为了获得高层次教育而放弃的收入,构成了人力资本投资;筛选假设理论认为每个人的能力是固有的,而且是不同的,教育不能提高一个人的能力,但却能反映一个人的能力;劳动力市场理论主要强调教育是将人们分配到不同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手段。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中,教育与工资的关系有所不同。人力资本理论和劳动力市场理论都涉及人的能力问题。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四部分“教育与人的发展”之第二条“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把握程度。内发论主要强调遗传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高尔顿是遗传决
12、定论的代表,他认为个人的能力乃由先天得来。爱尔维修是教育万能论的代表,洛克的“白板说”也是强调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B、C、D 强调的都是外在因素对人的影响。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四部分“教育与人的发展”之第二条“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的理解与掌握情况。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如果没有遗传素质,人就不可能获得发展。由于遗传素质只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具有遗传素质,人也
13、不一定获得发展,还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例如狼孩具有遗传素质,但由于在早期阶段缺少了社会环境和教育,她也没有获得发展。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五部分“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第一条“教育目的”,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定,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目的的确立及其内容必须符合教育方针的规定。因此,正确答案为 A。选项 B、C、D 都颠倒了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9 【正确答案】 A
14、【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六部分“教育制度”之第二条“学校教育制度”,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概念的把握程度。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可以将教育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包括全日制和半工半读式等多种形式。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六部分“教育制度”之第二条“学校教育制度”,旨在考查考生对 1985 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有关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内容的掌握程度。1985 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为了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
15、三级办学的体制。中央部门和地方办的高等学校,要优先满足主办部门和地方培养人才的需要,同时要发挥潜力,接受委托,为其他部门和单位培养学生,积极倡导部门、地方之间联合办学。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七部分“课程”之第三条“课程编制”,旨在考查考生对泰勒课程编制原理的把握程度。泰勒在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把课程理论归结为四个最基本的问题,即如果我们要从事课程编制活动的话,就必须回答:(1)学校应努力达到哪些目标;(2) 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这些教育经验应如何有效地组织起来:(4)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16、可见,目标在课程编制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七部分“课程”之第三条“课程编制”,旨在考查考生对泰勒课程编制原理的把握程度。泰勒在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把课程理论归结为四个最基本的问题,即如果我们要从事课程编制活动的话,就必须回答:(1)学校应努力达到哪些目标;(2) 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这些教育经验应如何有效地组织起来;(4)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可见,目标在课程编制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八部
17、分“教学”之第三条“教学过程”,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学设计是指对教学的系统规划及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以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开发过程。教学设计包括三种模式:系统分析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其中,系统分析模式是在借鉴工程管理科学的某些原理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模式将教学过程看作一个“输入一产出”的系统过程,“输入”的是学生,“产出”的是受过教育的人。这一模式强调以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教学系统的输入一产出过程及系统的组成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组合,以获得最佳的教学设计方案。目标模式强调教学目标的基点作用,即在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条件下,如何根据学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原理 模拟 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