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学习动机、技能的形成、学习策略及其教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学习动机、技能的形成、学习策略及其教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学习动机、技能的形成、学习策略及其教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学习动机、技能的形成、学习策略及其教学)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A)获得解答(B)获得高分(C)获得老师表扬(D)获得成就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A)内在动机(B)外部动机(C)社会交往动机(D)自我提高动机3 某学生对于某门课程的学习毫无兴趣,但为了第二天的考试能够及格而熬夜学习,此时这个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是(A)内在动机(B)正确的动机(C)近景的、直接性动机(D)一般动机4 周恩来总理求学时要“ 为中
2、华之崛起而读书 ”,涉及的学习动机类型是(A)内在动机(B)远景动机(C)社会交往动机(D)直接性动机5 宋钦宗赵恒曾赋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首诗中没有涉及的学习动机是(A)内在动机(B)远景动机(C)外部动机(D)成就动机6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所有的指向学业的行为都可以从三个方面的内驱力进行解释,下面不能由奥苏伯尔提出的内驱力进行解释的学习情形是(A)学生为了得到教师的赞扬学习(B)学生为了得到奖学金学习(C)、学生为了赢得社会地位学习(D)学生
3、为了探索难解问题学习7 强调在学校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种族等特点使用不同学习动机类型激发学生学习的心理学家是(A)布鲁纳(B)斯金纳(C)苛勒(D)奥苏伯尔8 下面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可以作为学校中奖优制度的根据(A)布鲁纳(B)斯金纳(C)托尔曼(D)罗杰斯9 阿特金森认为个人追求成功的倾向受到追求成功的动机、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的影响,影响个体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的因素是(A)追求成功的动机(B)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C)行为成功后的诱因值(D)以上都不是10 根据阿特金森的期望一价值理论,期望和价值之间具有的关系是(A)正相关的关系(B)负相关关系(
4、C)互补关系(D)没有关系11 对于一个长期遭受学业失败的学生,当在一次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师引导其进行合适的归因,能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原因类型是(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12 根据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成绩一回避目标取向的个体,倾向于选择(A)最低难度的任务(B)中等难度的任务(C)最高难度的任务(D)最高或最低难度的任务13 提出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班杜拉(B)马斯洛(C)斯金纳(D)奥苏伯尔14 对归因理论做出详细阐述的心理学家是(A)班杜拉(B)德威克(C)阿特金森(D)维纳15 从学习动机的负面着眼,试图探讨“有的学生为什么采用自我妨碍学习策略”
5、 的学习动机理论(A)目标定向理论(B)自我价值理论(C)自我效能感理论(D)归因理论16 某学生认为努力学习能够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但却认为自己无法努力学习,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表明该生(A)结果期待低,效能期待低(B)结果期待低,效能期待高(C)结果期待高,效能期待低(D)结果期待高,效能期待高17 技能的实质是(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概念性知识(D)事实性知识18 下列学习类型不属于技能的是(A)认知策略(B)智慧技能(C)反射动作(D)动作技巧19 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A)讲解(B)观察(C)示范(D)练习20 下列选项中,属于动作技能的是(A)摇头(B)系鞋带(C)打喷
6、嚏(D)打开计算机21 下列选项中,属于认知技能的是(A)跳绳(B)系鞋带(C)眨眼(D)使用纸笔计算22 技能掌握的标志是(A)可操作性(B)合乎法则(C)可重复性(D)功能性23 下列选项中属于专门心智技能的是(A)打腹稿(B)观察技能(C)分析技能(D)综合技能24 根据动作技能对外部环境信息的依赖程度,可将动作技能划分为(A)粗大技能和精细技能(B)连贯技能和不连贯技能(C)运动技能与操作技能(D)封闭性技能与开放性技能25 在菲茨和波斯纳的动作技能形成阶段模型中,最高阶段为(A)认知阶段(B)内化阶段(C)熟练阶段(D)自动化阶段26 某学生在学习外语时,每天早晨起来反复不停地大声阅
7、读单词,其使用的学习策略是(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计划监控策略27 在学习“merChant 一商人”这一单词时,学生加入了中介词,成了“merchant 一摸钱的一商人” 。该学生使用的策略是(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计划监控策略28 某学生画出某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图帮助自己学习,其所用的学习策略属于(A)注意策略(B)复述策略(C)组织策略(D)精加工策略29 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成果采取的复述策略是(A)分散复习(B)及时复习(C)部分与整体相结合(D)尝试背诵30 某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发现有一个段落无法读懂,又重新阅读前面的段落,该生
8、使用的学习策略是(A)注意策略(B)复述策略(C)元认知策略(D)精加工策略31 在麦可卡(Mckeachie)等人的学习策略分类体系中,认知策略针对的对象是(A)学习材料(B)认知过程(C)学习过程(D)学习时间32 某学生在遇到难解问题时向教师求助,然后根据教师的提示自己解决了问题,该生采用的这类求助方式是(A)工具性求助(B)执行性求助(C)目的性求助(D)被动性求助33 在弗拉维尔(Flavell)看来,元认知的成分有(A)元认知知识、元认知控制(B)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C)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控制(D)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控制34 下面不属于元认知知识的是(A)有关个人作
9、为学习者的知识(B)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知识(C)有关任务的知识(D)有关教师教学方法的知识35 丹瑟洛(Dansereau)认为,学习策略包括(A)认知信息加工策略、积极学习策略、辅助性策略、元认知策略(B)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C)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D)计划策略、调节策略、监视策略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36 强化总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37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决定了其成就的高低。38 掌握目标定向的学生认为能力是可以改变的。39 学习策略的实质是陈述性知识。40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三、简答题41 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并分析这一理论在实践中
10、产生的作用。42 简述加里培林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论述及其教育意义。43 简述动作技能形成中的特征变化。必答题44 什么是内部学习动机?什么是外部学习动机? 分别阐述一种与之相关的学习动机理论。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学习动机、技能的形成、学习策略及其教学)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习的内在动机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推动学习者学习的力量来自于学习活动本身。与此对应的是学习的外部动机,即推动学习者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学习活动之外,例如分数、表扬等。【知识模块】 学习动机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强调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与学习的内在动机论述的情形是一致的。【知识模块】 学习动机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高尚的、正确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即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一般动机是在许多学习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较稳定、较持久地努力掌握知识经验的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影响学生近期学习活动的动机。【知识模块】 学习动机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推动周恩来多年来一直努力求学,因此,属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知识模块】 学习动机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宋钦宗以此诗激励天下读书人刻
12、苦读书、博取功名。读书之目的不是当下的快乐,而是未来的生活富足、社会地位,因此,涉及远景动机、外部动机和成就动机。【知识模块】 学习动机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奥苏伯尔提出的三种驱力分别是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选项 A 可以用附属内驱力解释。选项 C 可以用自我提高内驱力解释。选项 D 可以用认知内驱力解释。【知识模块】 学习动机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所有的指向学业的行为都可以用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等三个方面的内驱力进行解释,教师应考虑学生性别、年龄和种族的特点,确定推动其学习的主要驱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知识模块】
13、 学习动机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斯金纳提出的理论是强化理论,强调奖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布鲁纳强调内在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托尔曼认为强化不是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罗杰斯强调应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内容对个人的价值,从而推动他们学习。【知识模块】 学习动机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一个人追求成功的动机影响其对不同难度任务的选择。当个体有较高成就动机时,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当个体有较低的成就动机时,倾向于选择难度较大或较小的任务。【知识模块】 学习动机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阿特金森认为两者之间是互补的关系,期望值和价值之和为 1。也有学者认为两者是正相关的关系,当个
14、体认为某种学习任务成功的概率高的时候,就会乐意投入到这个学习任务中,并认为该任务有较高的价值。【知识模块】 学习动机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对于一个长期遭受学业失败的学生而言,树立信心是第一位的,因此选项 A 最为合适。对于长期取得学业成功的学生,再次取得好成绩,选项 B 效果更好,能够使其戒骄戒躁,继续努力。【知识模块】 学习动机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爱略特等学者认为成就目标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掌握目标、成绩一接近目标、成绩回避目标。成绩回避目标的学生关注的是如何避免对自身不利的能力的评价。【知识模块】 学习动机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班杜拉在 197
15、7 年最初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强调个人心理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知识模块】 学习动机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班杜拉在 1977 年最初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德威克提出了成就目标理论。阿特金森提出了成就动机理论。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知识模块】 学习动机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自我价值理论的特点重在对学校教学中的现实问题进行解释,关注那些在学校中采用故意不学习、故意迟到等自我妨碍学习策略的学生的心理动因。【知识模块】 学习动机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班杜拉不同于其他的行为主义者,认为期待因素影响人的行为。他认为有两种
16、期待,一种是结果期待,一种是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某个行为能否导致某个结果的期待,效能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种行为的期待。效能期待和自我效能感的含义是一致的。因此,答案为 C。【知识模块】 学习动机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其表征方式是命题及命题网络。程序性知识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其表征方式是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传统上所说的知识实质上是陈述性知识,传统上所说的技能实质上是程序性知识。【知识模块】 技能的形成18 【正
17、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反射动作是动作技能产生的基础,但反射动作本身不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和智力技能属于认知技能的范畴。动作技巧是动作技能达到高水平的程度。【知识模块】 技能的形成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技能形成需要讲解、观察、示范等教学方法,但练习是其基本途径。其他条件可以缺失,但练习这一条件是必要条件。【知识模块】 技能的形成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动作技能是由动作构成的,但不同于动作。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只有系鞋带符合动作技能的定义。其他选项都是简单的动作,无需通过练习而习得。【知识模块】 技能的形成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学习 动机 技能 形成 策略 及其 教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42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