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74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7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74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7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国民政府对高中学生实施的军事训练始于(A)1912 年(B) 1922 年(C) 1929 年(D)1937 年2 下列关于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国毕业会考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A)1933 年,国民政府取消了小学毕业会考制度,并开始实施中学毕业会考(B)抗战开始后,已经成为战区的省市免行会考(C)抗战开始后,后方各省会考制度取消(D)会考制度实行至 1945 年3 1934 年,中央苏区召开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毛泽东在会上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下列选项
2、中不是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的是(A)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B)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C)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D)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4 下列表述,不符合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的是(A)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B)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C)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D)努力扫除文盲5 1938 年 10 月,毛泽东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这一思想最后演变为(A)苏维埃教育总方针(B)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C)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D
3、)战时教育须做平时看6 下列关于“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文化教育方针的表述错误的是(A)“民族的 ”指反对帝国主义压迫(B) “科学的” ,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C) “大众的” ,指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D)“科学的 ”,指要剔除封建性的糟粕,吸收革命性的精华7 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的重心是(A)小学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干部教育8 下列学校不是苏区的干部学校和干部训练班的是(A)红军学校(B)红军大学(C)马克思主义大学(D)高级干部学校9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下列学校不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高级干部学
4、校的是(A)陕北公学(B)鲁迅艺术学院(C)中华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D)红军大学10 下列关于“ 抗大” 的表述错误的是(A)“抗大”的任务是为抗日战争培养军事和政治领导干部(B) “抗大” 的教育方针是“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C)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 抗大”的校训(D)“抗大”的课程主要是军事训练11 下列选项中不是“ 抗大 ”的教学方法的是(A)启发式(B)研究式(C)实验式(D)考试12 抗日根据地的群众教育的重心在(A)小学教育(B)中学教育(C)高等教育(D)成人教育1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群众教育的形式的是(A)冬学(B)民众
5、学校(C)识字班(D)中华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4 下列关于苏维埃根据地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小学教育的表述错误的是(A)对于一切儿童不分性别与成分差别,施以免费的义务教育(B)苏区小学通常称为列宁小学(C)学校针对不同的入学对象又分成半日制和全日制两种(D)抗日根据地小学的教育内容与国统区的教育内容相同15 下列关于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的表述错误的是(A)解放战争初期,中小学教育中的政治任务由抗日的民族主义教育转到反蒋的新民主主义教育(B)自 1948 年 7 月开始,各解放区相继召开会议讨论中等教育正规化的问题(C) 1948 年 9 月 16 日发表的社论指出:中等教育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具
6、有中等文化水平和科学知识的人才(D)1948 年 9 月 16 日发表的社论指出:办好中等教育,必须坚持苏区、边区教育传统16 下列关于中等教育的正规化的具体要求的表述错误的是(A)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B)普及教育,学制正规化(C)教育内容以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主(D)保持政治课的比例17 高等教育的整顿和建设是解放区教育事业的重要方面。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高等教育整顿和建设的是(A)办抗大式训练班(B)解放区原有大学进一步正规化(C)创办新大学(D)解放区原有大学保留原有特色18 下列选项中,不是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的是(A)紧密结合当前的中心任务,坚持教育为政治服务(B)在教育形式上,
7、主张“且战且训,且训且战”的非制度化的教育(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依靠部队办学19 下列选项中,不是杨贤江所做的工作是(A)撰写教育史 ABC(B)撰写 新教育大纲(C)翻译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D)撰写平民教育概论2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中关于“教育的本质” 的思想的是(A)教育为“ 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 ,即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B)教育的发生就植根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C)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和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二者之间没有冲突(D)对青年进行“ 全人生指导”21 下列选项中,是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的核心的是(A)指导青年梳理正确的人生观(
8、B)教育要谋求素质的全面发展(C)教育要指导学生过正常、全面的生活(D)指导学生的在校生活、校外生活2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黄炎培的有关“职业教育的作用” 的是(A)谋个性之发展(B)为个人谋生之准备(C)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D)为国家富强做准备23 下列关于黄炎培的“ 职业教育的地位 ”的思想表述错误的是(A)建议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系统(B)建立职业指导职业训练的体系(C)学校体系中有一个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外,还需要各级各类学校与职业教育的沟通和联系(D)倡导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量齐观24 黄炎培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教育经验,提出了职业教学原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黄炎培的职业教学原则的是
9、(A)手脑并用(B)教学做合一(C)理论与实际并行(D)知识与技能并重25 被称为我国近代以来爱国知识分子以西方社会学方法与技术进行的,以县为单位的社会调查的代表作是(A)定县社会概况调查(B) 平民教育概论(C) 乡村建设理论(D)中国文化要义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7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国民政府时期的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国民政府对高中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始于 1929 年。1929 年,国民政府规定“凡大学、高级中学及专门学校、大学预科并其他高等以上学校,除女生外
10、均应以军事教育为必修科目。”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学毕业会考制度。1933 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中学毕业会考规程,废除了前颁的中小学毕业会考暂行规定。取消了小学毕业会考制度,并开始施行中学毕业会考。1935 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又颁布了修正中学学生毕业会考规程。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规定:已成为战区的省市免行会考;接近战区的省份由省教育厅派员至各校监考;后方各省照行会考不误。这就是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学会考制度,该制度实行至 1945 年。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
11、题考查的是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是:“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1938 年1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外 教育史 模拟 7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