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2及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2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中央研究院】宁波大学 2006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南京大学 2014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东北师范大学 2015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河北大学 2015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2 【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运动】安徽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现代史真题;北京大学2014 年历史学基础(中国史)真题3 【十教授宣言】河北师范大学 2014 年中国史真题;南开大学 2015 年中国历史真题4 【中国社会史论战】5 【中国左翼作素联盟】河北大学 2018 年中国史真题6
2、【新月派】南京大学 2006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7 【大公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8 【创造社】河北大学 2014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9 【九一八事变】10 【东北抗日义勇军】辽宁大学 2018 年历史学真题11 【国联调查团】武汉大学 2001 年中华民国史真题12 【一二八事变】13 【国难会议】南京大学 2006 年中国近代史真题14 【伪“满洲国 ”】武汉大学 2004 年中华民国史真题15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内蒙古大学 2018 年中国史真题16 【福建事变】17 【长城抗战】兰州大学 2013 年中国史基础真题;南京大学 2016 年中国近现代史
3、基础真题;南京师范大学 2018 年中国通史真题18 【塘沽协定】 19 【天羽声明】20 【何梅协定】21 【秦土协定】22 【华北事变】上海大学 2014 年中国史复试真题;上海大学 2015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南京师范大学 2016 年中国通史真题;西北大学 2018 年中国史真题23 【翼察政务委员会】24 【一二九运动】中山大学 2014 年历史学基础(A)真题25 【救国会】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4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云南大学 2016 年中国史基础真题26 【八一宣言】南京大学 2014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江苏师范大学 2016 年中国通史真题;北京大学 2017 年历史学基
4、础(中国史)真题;2018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27 【瓦窑堡会议】华东师范大学 2000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湖南大学 2016 年中国史真题28 【两广事变】首都师范大学 2006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吉林大学 2014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南京大学 2017 年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真题29 【西安事变】西北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浙江工商大学 2016 年专门史真题;苏州科技大学 2017 年中国通史真题;安徽师范大学 2018 年中国史真题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2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正确答案】
5、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最高学术研究机关。于 1928 年 6 月 9日正式成立,隶属于国民政府。其任务是:实行科学研究,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研究。设院长一人,先后由蔡元培、朱家骅担任;设数学、天文、物理、化学、地质、动物、植物、气象、历史语言、社会、医学、工学、心理学等 13 个研究所,从事各学科的科学研究。1949 年该院迁往台湾。该机构在推动中国学术繁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 【正确答案】 国民党 CC 系发起的中国文化建设运动。1934 年 3 月,成立了中国文化建设协会,由陈立夫任理事长。此后又创办了文化建设月刊,陈立夫在创刊号撰文提出所谓发扬固有文化
6、、吸收西方文化来建设一种新的文化体系。1935年 1 月,CC 系的王新命、何炳松、陶希圣等 10 名教授在文化建设上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提出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特征,必须从事中国本位文化的建设。【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3 【正确答案】 1935 年 1 月由王新命、何炳松、陶希圣等十位教授联名发表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提出要由中国文化之史的发展去检讨西化东渐后中国文化动摇的原因,指陈以往种种运动失败的症结,主张今后的文化建设应以中国为本位,断言“ 中国此时此地的需要就是中国本位的基础” 。力图恢复以“固有道德”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陈序经提出全盘西化论,与中国本
7、位的文化建设宣言的主张相对抗,由此引发了 30 年代的中西文化论争。【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4 【正确答案】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思想界、文化界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论争。1932 年至 1933 年形成了高潮。主要代表人物有:郭沫若、吕振羽、陶希圣、梅思平、李季、杜畏之等。论战大体围绕三个问题: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有无奴隶社会;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及秦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论战的实质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无共同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学说是否适用于中国。【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5 【正确答案】 1930 年在上海成立的文学团体。1930 年 3 月
8、在上海成立。左联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主要刊物有萌芽月刊拓荒者文学月报。1936 年初,为了适应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自行解散。【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6 【正确答案】 20 世纪 2030 年代出现的现代文学流派。新月派以徐志摩、梁实秋等人为主体,因创办新月书店和新月杂志而得名。他们主张思想言论的充分自由,反对“ 标语与主义”,认为“人性是测量文学的唯一标准”,“ 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反对把文艺同阶级斗争联系起来。其代表作是徐志摩的(新月的态度、梁实秋的文学与革命等。【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7 【正确答案】 中国近现代著名报纸。1902 年 6
9、 月 17 日在天津创刊。1916 年因经营不善由王郅隆接办,胡政之任经理兼总编辑。1926 年 9 月由吴鼎昌、张季鸾等接办。该报在知识分子中影响较大。1948 年 11 月 15 日香港版发表评论和平无望,转变拥蒋立场。解放后,上海版于 1949 年 6 月 17 日发表新生宣言,继续出版,后迁天津,1956 年又迁北京,以报道财政经济为主,1966 年停刊。香港大公报仍在发行。【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8 【正确答案】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著名的文学团体。成立于 1921 年。发起人为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基本倾向是反帝反封建及创作上的浪漫主义。1925 年以后,在革命形
10、势推动下,提出了“革命文学” 的口号。曾先后出版过创造创造周报创造日日出文化批判等刊物和创造丛书。1929年,被国民党封闭。【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9 【正确答案】 1931 年日本为侵占东北而制造的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1931 年 9月 18 日,日本关东军炸毁了南满铁路在沈阳柳条湖附近的路段,并诬陷中国军队所为,进而侵占东三省。由于张学良奉行“不抵抗政策” ,事变爆发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长期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九一八事变成为十四年抗战的开端。【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0 【正确答案】 1931 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东北地区抗日武装的统称。
11、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部分爱国的军队和各地人民群众,自发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抗日武装,人数最多时曾达四五十万人。后在日军的进攻下,因缺乏统一领导而又成分复杂,于 1933 年陷于瓦解。其中一部分接受中共领导,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组成部分,为东北和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1 【正确答案】 1932 年国际联盟为调查日本侵占东北事件而派出的临时机构。因英国人李顿任团长,又称李顿调查团。1932 年 2 月,国联调查团来华,同年 10 月公布调查报告书。国联调查团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的真相,但未能制止其侵略活动。1933 年,日本因国联通
12、过了根据国联调查团报告书起草的关于中日争端的决议,宣布退出国联。其后,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成为废纸。【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2 【正确答案】 1932 年日本为占领上海而发动的侵华事件。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了东三省。为了转移中国和国际社会对东北局势的关注,加紧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为了迫使国民政府作出妥协,1932 年 1 月 28 日,日军又悍然对上海发动了攻击,这就是“ 一二八事变 ”。日本通过一二八事变,达到了拼凑伪满洲国和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屈服的双重目的。【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3 【正确答案】 1932 年国民政府在洛阳召开的会议。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同年 1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国 近现代史 历年 汇编 1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