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90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9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90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 9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西周时期总结出的运用察言观色进行审讯,以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方法是( )(A)三宥(B)三赦(C)五听(D)三风十愆2 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活动中,由私人编修的法律是( )(A)“铸刑书 ”(B) “竹刑”(C)铸刑鼎(D)法经3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秦朝立法指导思想的是( )(A)缘法而治(B)法令由一统(C)约法省刑(D)严刑重法4 秦朝的中央司法机关是( )(A)大司寇(B)廷尉(C
2、)大理寺卿(D)刑部尚书5 汉文帝刑制改革时,将鲸刑改为( )(A)髡钳城旦舂(B)笞刑三百(C)笞刑五百(D)弃市6 以下罪名中,属于汉律中危害中央集权制的犯罪的是( )(A)废格诏书(B)不敬、大不敬罪(C)沈命(D)阿党附益7 汉朝颁布的法律中,最能体现抑商政策的是( )(A)盗律(B)贼律(C)告缗令(D)兴律8 汉朝在官吏选任中实行回避制度,制定了( )(A)三刺法(B)三赦法(C)五听(D)三互法9 秋冬行刑制度始于( )(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10 古代法典中,将法经中的具法改为刑名律,置于律首,突出了法典总则的性质和地位的是( )(A)曹魏律(B) 晋律(C)
3、北魏律(D)北齐律11 南北朝时期东魏政权制定的法典是( )(A)大统式(B) 麟趾格(C) 武德律(D)开皇律12 商朝法律中,内容偏重于王对大臣、诸侯或下属官吏发出的命令、指示或训诫的法律形式是( )(A)律(B)命(C)诰(D)誓13 我国旧五刑(奴隶制五刑)是( )(A)墨、劓、荆、宫、大辟(B)笞、杖、徒、流、死(C)死、流、徒、鞭、杖(D)刺配、发遣、折杖、充军、凌迟14 左传记载:“ 周有乱政,而作 ( )”(A)禹刑(B)汤刑(C)吕刑(D)九刑15 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竹刑(B) 法经(C) 九章律(D)曹魏律16 秦朝的法律形式中,对法律条文、
4、术语、律义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被称为( )(A)律(B)令(C)法律答问(D)封诊式17 汉代的法律形式中,在律无正条时比照援引典型判例作为裁断案件的依据是( )(A)律(B)令(C)科(D)比二、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8 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经的篇目的有( )(A)杂法(B) 具法(C) 盗律(D)贼律19 下列犯罪中,属于秦朝“公室告” 范围的是( )(A)子盗父母(B)主擅杀、刑、髡其子及臣妾(C)贼杀伤(D)盗他人20 下列选项
5、中,属于汉代选拔和任用官吏的方法的是( )(A)察举(B)征召(C)科举(D)太学补官21 “八议”是中国古代优待贵族官僚的法律制度,下列选项中,属于“八议”内容的是( )(A)议亲(B)议贤(C)议能(D)议贵22 下列关于开皇律历史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开皇律代表了隋朝立法的最高成就(B) 开皇律为唐代立法奠定基础(C) 大业律的成就比开皇律高(D)开皇律的篇目、体例及变革内容多为唐代立法继承23 下列选项中,属于唐朝法律形式的是( )(A)比(B)格(C)科(D)式24 以下选项中,指称夏朝监狱的是( )(A)圜土(B)夏台(C)羑里(D)钧台25 西周时期的“ 五听” 包括
6、 ( )(A)辞听(B)色听(C)气听(D)面听26 下列犯罪中,属于秦朝“非公室告” 范围的是( )(A)子盗父母(B)主擅杀、刑、髡其子及臣妾(C)贼杀伤(D)盗他人三、简答题第 64-6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7 简述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28 简述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 的主要内容。四、分析题第 67-69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9 晋书刑法志:“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贼须劾捕,故著网捕二篇。其轻狡、越城、博戏
7、、借假不廉、淫侈、逾制以为杂律,又以具法具其加减,是故所著六篇而已,然皆罪名之制也。”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部法律? 该部法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该部法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是什么?30 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者论;等者从一。若一罪先发,已经论决,余罪后发,其轻若等,勿论;重者更论之,通计前罪,以充后数。”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唐朝刑事立法的什么原则?(2)唐朝该原则的意义是什么?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 9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
8、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西周总结出一套“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的经验,即运用察言观色进行审讯,以判断当事人陈述的真伪。“五声”亦即“五听”,C项正确。【知识模块】 法制史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继子产铸刑鼎之后,大夫邓析于公元前 502 年私自修订郑国法律并书之于竹简,称为“竹刑”。B 项正确。ACD 项均为国家进行的法律编制,只有邓析的竹刑是私人编制的。【知识模块】 法制史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可概括
9、为:其一,“缘法而治”。强调以法律作为判断是非曲直、决定行止赏罚的唯一标准,主张依据法律治理国家,反对礼治原则。其二,“法令由一统”。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令,“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编”,并且“法令出于一”,立法权掌握于君主。其三,严刑重法。秦朝推行“专任刑罚、躬操文墨”的政策,使“法令诛罚,日益深刻”,通过“深督轻罪”使“民不敢犯”,达到巩固专制统治的目的。ABD 项都是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C 项不是。C 项是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法制史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皇帝掌握着最高司法审判权,重大案件往往由皇帝亲自审判和裁决。廷尉位于“九卿”之列,是中央司法机关,负责
10、审理地方的上诉案件和郡县不能决断的疑难案件,同时也负责审理皇帝交办的“诏狱”。B 项正确。【知识模块】 法制史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文帝十三年下令废除肉刑,把黥刑(墨刑)改为髡钳城旦春,改劓刑为笞刑三百,改斩左趾为笞刑五百,改斩右趾为弃市刑,意在从法律上废除肉刑,减轻刑罚的残酷程度。A 项正确。【知识模块】 法制史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汉朝时期危害中央集权制的犯罪包括:阿党附益、左官、非正、出界、僭越、泄露省中语、酎金,D 项正确。A 项属于危害君主专制的犯罪,B 项属于危害皇帝尊严和安全的犯罪,C 项属于危害国家政权的犯罪。【知识模块】 法制史7 【正确答案】 C【试
11、题解析】 汉承秦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商人经营采矿冶铁、近海煮盐,对其实行人格歧视,并加重其赋税。汉武帝时颁布“告缗令”,向商人征收苛重的财产税,并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财产的商人。告缗令的推行,使中产以上的商人之家基本破产。抑商政策使汉朝商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C 项正确。【知识模块】 法制史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汉朝在官吏选任中实行回避制度,为此制定“三互法”,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即交互为官)”。国家对于在官吏荐举中弄虚作假、朋比为奸者,严厉治罪。D 项正确。【知识模块】 法制史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秋冬行刑理论渊源于西周,它把司法镇压与阴阳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综合 中国 法制史 模拟 9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