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1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1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11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11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B)我国刑法理论将过失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C)在犯罪故意中,行为人如果认识到犯罪结果必然发生,而意志因素上放任犯罪结果发生的,这种心理状态是间接故意(D)可以将行为人的罪过分为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个方面2 童某为杀害葛某,将炸药包放在葛某睡的床下,并在夜晚引爆炸药包,致使葛某被炸死,同时家中 3 人被炸伤,葛某及邻居家房屋被炸毁。对童某应作何处理( )。(A)以故意杀人罪与爆炸罪数罪并罚(B)从一重罪处罚,系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的
2、牵连(C)从一重罪处罚,系想象竞合犯(D)属于连续犯3 甲某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 1 年,缓刑 2 年执行。缓刑考验期满不久,司法机关查获甲某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曾盗窃价值约 6000 余元的财物。对甲某应当如何处罚( )。(A)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将新罪和前罪都从重处罚后再进行数罪并罚(B)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将新罪判处的刑罚和前罪已经判处的刑罚实行数罪并罚(C)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D)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4 在我国,特赦由( ) 决定。(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C)公安部(D)全国人大常委会5 东市铁路货物装卸工高某在铁路货车上卸棉花包,货未卸
3、完,因吊车发生故障而停止作业,高某等 4 人坐在棉花包上边打扑克边抽烟,高某因越打越激动,烟头未掐灭就随手扔到一个棉花包上。此后。吊车修复,高某等离开了打扑克的地方又开始工作。烟头引燃了棉花包,最后酿成火灾。造成经济损失约 5 万元。高某的行为构成( )。(A)重大责任事故罪(B)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C)放火罪(D)失火罪6 甲欠乙 10 万元,迟迟不归,甲于是找到兄弟三人冲到乙家中将其捆绑,嘴里塞上棉布,塞入汽车后备厢,准备载到市郊一朋友处以要挟乙家人还款。但是由于路程较长,乙被捆绑过紧,嘴中又有棉布导致呼吸不畅,在半途中,乙窒息死亡。甲与兄弟不知所措,只能将尸体继续载到附近的水库,将尸体抛
4、入水库之中。则甲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 。(A)绑架罪(B)故意杀人罪(C)非法拘禁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7 货车装载着笔记本电脑高速穿过某村庄时,由于爆胎导致车辆翻滚,保险门被撞破,车上的电脑散落在道路。村民甲见状大喊:“快来捡,这些东西能够卖得好价钱。”不一会来了几个村民把地上的电脑全部抢走了。车上司机和工作人员由于车祸受伤,不能阻止。甲的行为构成( )。(A)抢夺罪(B)抢劫罪(C)聚众哄抢罪(D)侵占罪8 关于聚众斗殴罪的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众斗殴罪的主体包括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B)聚众斗殴罪的主体还包括所有的普通参加者(C)聚众斗殴罪的主体只包括首要分子(D)
5、聚众斗殴罪的主体包括首要分子,其他积极参加者和所有的普通参加者9 董某系某银行的副行长,其朋友孙某系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孙某开发某小区向该银行贷款了 1 亿元,仍有 1000 万资金缺口。孙某已无法申请新的贷款,遂找到董某望其能够“ 借” 银行 1000 万元几个月,并承诺全额归还,小区建成后送董某一套大户型房子。董某遂先后三次以转账方式将银行 1000 万存款准备金“借” 给孙某。董某的行为( ) 。(A)董某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不构成挪用公款罪(B)董某转账的资金是客户存款,不属于国家财产,不构成挪用公款罪(C)董某转账行为并没有白已营利或者使用,不构成挪用公款罪(D)董某构成挪用公款罪,
6、而且是既遂10 下列情形中,构成徇私枉法罪的是( )。(A)某看守所警察甲利用值班之机,徇私情故意放跑因受贿罪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刘某(B)某法院法官乙在行政案件审判中故意曲解法律,偏袒原告,作出违背事实与法律的判决,情节严重(C)警察丙在对陈某的抢夺行为进行侦查的过程中,因接受陈某家属的好处而隐匿陈某犯罪的证据(D)警察丁为使其仇人王某受刑事追究,捏造王某犯罪的事实,向人民检察院举报,致使王某被无辜羁押 10 天11 我国刑法第 3 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根据我国现在刑法学界的通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
7、条规定分号以前的内容,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B)本条规定分号以后的内容,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C)整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D)整条规定都没有体现罪刑法定原则二、多项选择题12 甲、乙共谋入室盗窃,约定甲进入室内寻找财物,乙在外放风。但在甲刚好翻墙入室,尚未着手盗窃财物之时,乙即因心生恐惧而逃跑,后甲窃得财物价值 1 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乙是共同犯罪(B)甲是犯罪既遂(C)乙是犯罪未遂(D)乙是犯罪中止13 数罪并罚时,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 )。(A)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B)仍须执行(C)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D)不须执行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钱罪
8、的上游犯罪有 7 类(B)被告人没有正当理由,协助涉嫌毒品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转换或者转移财物,收取明显高于市场的“ 手续费 ”,没有证据证明被告人确实不知道协助的是涉嫌毒品犯罹的犯罪嫌疑人,那么可以认定被告人主观上存在“明知”(C)洗钱罪的成立不以上游犯罪的确定判决为前提(D)被告人通过虚构交易的方式,协助将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转换为 “合法”财物,这属于洗钱罪中规定的“ 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15 被告人吕某在担任扬州市新世纪黑豚特种养殖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期间,利用广告对本公司的产品及服务作虚假宣传,并造成养殖户重大经济损失。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吕某可以构成
9、虚假广告罪(B)吕某可以构成诈骗罪(C)吕某的虚假宣传行为属于正常的业务经营范围(D)如果吕某构成虚假广告罪,那么需要本案情节严重16 关于诈骗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衣店经理甲发现丙家的走廊上晒着西服,便欺骗本店临时工乙说: “丙要洗西服,但没有时间送来,你到丙家去将走廊上的西服取来。”乙信以为真,取来西服交给甲,甲将西服据为己有。甲成立诈骗罪(B)洗衣店经理甲发现丙家的走廊上晒着西服,便敲开丙家的门欺骗小保姆乙说:“我是洗衣店经理,你家主人让我给他洗西服。” 乙信以为真,取来西服给甲,甲据为己有。甲成立诈骗罪(C)如果甲仅用虚假的方式从银行贷款 6000 元,那么甲构成诈骗罪(
10、D)如果甲以价值极小的物品冒充高价、高档物品而向他人 “廉价”兜售的,甲构成诈骗罪17 孙某系某间谍组织成员,受指使获取某国家秘密,通过各种手段潜入国家机关内部后,盗取该国家机密文件,马上便被安防人员发现,孙某在慌忙逃亡途中不慎掉落文件。方某无意中拾得该文件,看到开头国家秘密字样仍据为已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孙某的行为同时构成多个罪名,根据想象竞合犯处罚原则应当构成间谍罪(B)由于孙某没有最后获得该文件,因此仅成立犯罪未遂(C)方某将该文件据为己有之时,便成立非法持有国家机密文件罪(D)只有方某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时,才构成非法持有国家机密文件罪18 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中“有能力
11、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 理解正确的是( )。(A)被执行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B)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C)被执行人故意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D)被执行人无偿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19 关于贪污贿赂罪的犯罪主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主体(B)只有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才是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C)只有司法机关是私分罚没财物罪的犯罪主体(D)受人民团
12、体委托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是贪污罪的犯罪主体三、简答题20 简述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异同。四、辨析题21 请对“想象的数罪 ”与“观念的竞合”进行辨析。五、法条分析题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 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请分析22 本法条的思想基础是什么?23 本法条的具体内容包括那些?六、案例分析题24 甲欲杀乙,便用刀砍杀乙,致乙轻伤。乙哀求甲不要杀他。甲动了恻隐之心,便未再砍乙。乙自行到医院去包扎。医院的护士把福尔马林药水当成破伤风针给乙注射,致乙死亡。问: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25 张某是某法院审判员,
13、其妻子王某为某县食品加工厂(集体企业)质检员。2012年 3 月,该县银行干部 A 因涉嫌犯罪被依法逮捕, A 妻李某找到同厂好友王某,请求王某让张某帮忙,想办法将 A 放出来,并表示将给予重谢。王某回家后对丈夫张某讲了此事,被张某拒绝。王某很生气,骂张某死脑筋。送上门来的钱都不要。张某仍然不答应,说:“ 我不是不想要钱。而是不能要,弄不好自己要坐牢的。” 王某听后大哭大闹,并声称要与张某离婚,张某听后说:“那听你的,看她愿意拿多少钱。”王某上班后告知李某,李某回家后,拿出家中密藏的未被检察院查出的现金 5 万元,又向邻居借了 5 万元,于当晚送到了张家,张某、王某收下了 10 万元现金。被告
14、人张某拿到钱后,想方设法把 A 的案子争取到自己手里,由自己办理,并在提审被告人 A 时,支走同去的书记员,告诉 A 如何在法庭上回答问题,由于李某借钱的事被其同厂一个职工知晓,而该职工与王某不睦,于是该职工写检举信给张某所在法院的领导,法院领导找张某谈话,张某如实交代了受贿事实。2013年 6 月退赃时,被告人张某和王某退出赃款 2 万元。问题:请分析王某、张某构成何罪?两人是否是共同犯罪?26 甲通过朋友在某农药厂购得装过毒物的编织袋 100 余条。朋友对甲说明了编织袋有毒,一定要洗净后再用。甲将编织袋拿到自家附近的河内冲洗。水文站职工发现河水变黄,便问甲所洗编织袋是否有毒。甲不承认。水文
15、站职工告诉甲该河水是附近居民饮用水源,不能清洗有毒物。甲仍置之不理。后水文站职工去向县环保局报告时,甲始拿着编织袋离开。经有关部门检验,甲洗编织袋污染过的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超过饮用水标准 40 余倍。好在有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未造成人、畜伤亡的结果,只是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影响。问:甲的行为该如何定性?为什么?26 某村村委会办公室财物被盗,村委会主任甲怀疑是村民陈某所为,即带领村治保主任等人将陈莱带到村委会办公楼“审讯” 。陈某拒不承认偷窃行为,甲即命人将陈某关押在办公楼的地下室陈某感到冤屈,第二天早晨在办公楼地下室愤而自杀身亡。甲在被采取强制措施后,主动向公安机关交代
16、,他在担任村委会主任期间还有以下违法行为,后经查证属实:村里因 1000 亩土地被国家征用,获得国家土地征用补偿款 500 万元。甲在负责发放这笔款时,谎称为了催要这笔款项,曾花费 5 万元用于“疏通关系 ”,连用假发票在土地征用补偿款中报销了 5 万元“招待费”归自己所有。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27 甲的行为各构成何罪?并简要说明理由。28 对甲应如何处罚? 并简要说明法律根据。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11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犯罪人主观罪过的理解。所谓罪过,是指犯罪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所持的故意或者
17、过失的心理态度。在认识因素上,直接故意认识到犯罪结果发生的必然性或可能性,而间接故意认识到的是可能性;在意志因素上,直接故意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希望并追求的态度,而间接故意是放任的态度。故选项 AD 的表述正确,不当选;选项 C 表述不正确,当选;我国刑法理论将过失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故选项 B 表述正确,不当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刑法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想象竞合犯问题。想象竞合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本案中童某实施了一个行为而触犯了不同的罪名,理论上认为,属于想象竞合犯。关于想象竞合犯的处断原则
18、,实践操作中对其采取“从一重罪处罚”的原则,即在犯罪人同时触犯的数个罪名中选择最重的一罪处罚。故选项 C 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缓刑的执行问题。根据我国刑法第 77 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 69 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本案中甲某被发现在缓刑期间再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将新罪判处的刑罚和前罪已判处的刑罚实行数罪并罚。【知识模块】 刑法学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决定特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模拟 1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