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13年苏州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2013年苏州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2013年苏州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 年苏州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文景之治2 张居正3 文字狱4 湘军5 辛丑条约6 新生活运动二、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7 秦朝的历史地位8 宋代理学9 资政新篇10 托古改制11 中共成立前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活动情况三、论述题12 北魏实行三长制、均田制的原因和历史影响13 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的结局为何不同?2013 年苏州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正确答案】 西
2、汉文帝、景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盛世局面,故称文景之治。文帝、景帝延续西汉初年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诸如“ 驰山泽之禁 ”、“三十税一”等,推动了社会发展,改变了汉初经济萧条的局面。在文景两帝时期,农民负担大大减轻,百姓家给人足,国家财政充足,为武帝时期的军事扩张奠定了基础。2 【正确答案】 明代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在万历年间任首辅,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政治上,实行考成法,以解决官场腐败;军事上,启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加强边备;经济上采取了清查土地、改革赋税、推行一条鞭法的措施。这些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矛盾。但在张居正死后,改革
3、遭到了万历皇帝的破坏。3 【正确答案】 古代皇帝为进行思想专制而对异议士大夫残酷打击的举措。较大规模的文字狱可以牵涉成千上万人受害,有清一代是文人受祸最烈的时期,发生了一大批文字狱,著名者有庄廷巃明史案、南山集案、查嗣庭试题案、吕留良案。清朝大兴文字狱,目的在于压制汉人的反满意识,造成社会恐怖,这种政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社会进步。4 【正确答案】 湘军是太平天国起义时期由曾国藩创建的一支武装力量。其将领和曾国藩大都有同乡、师生等关系,士兵由营官自行招募,兵为将有。因将领和士兵主要来自湖南,故称湘军。曾国藩对湘军进行严格的思想伦理教育和军纪教育,大大提升了其战斗力,成为清廷平定太平军
4、的主力。湘军的出现,改变了满汉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格局,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发展。攻陷天京后,曾国藩裁撤大部分湘军。5 【正确答案】 1901 年清政府与英、美等十一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因清政府纵容义和团烧杀抢掠,由八国军队组成的联军攻占北京,清廷被迫媾和,于 1901 年与 11 国签订了条约。规定:清廷对德、日道歉;赔款白银 45 亿两;划定使馆区;大沽炮台及京津之间的平炮台一律拆毁;外国可在北京至山海关之间驻扎军队等。条约使得中国民众的苦难加深,同时加速了清廷的崩溃。6 【正确答案】 中华民国政府于 1934 年至 1949 年所推行的公民教育运动,由蒋介石与宋美龄倡导发起。该运动以“礼义廉
5、耻” 为指导思想,要求民众将礼义廉耻结合到日常的衣食住行,希望不仅民众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民众的道德与知识也会因之而刷新。抗战开始后,该运动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抗战服务,后因内战失利而暂停办理。二、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7 【正确答案】 公元前 221 年,秦灭六国,统一了中国,建立起了秦王朝。作为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1)秦朝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首先,建立了皇帝制度,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其次,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构建了古代中央机构的基本官制;再次,其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废除了以往的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通过皇
6、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层层控制的统治体系,强化了国家机器,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影响深远。(2)实行了“车同轨、书同文”的措施,并统一了度量衡,这些举措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各地区间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3)秦朝基本奠定了我国的疆域版图。秦统一六国之后,又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使秦朝疆域扩展到“ 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4)秦朝修筑并遗留下来一大批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如长城、驰道、灵渠等。总而言之,秦王朝的建立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战乱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它所开创的制度、疆域等都为后
7、世所沿袭,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8 【正确答案】 宋代理学奠基于周敦颐,其后名家辈出,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流派:张载的关学、邵雍的数学、程朱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周敦颐以儒家的伦常道德为核心,吸收佛道的宇宙生成论模式和哲学思辨,建立了一个融汇佛道二教思想与理论成果的儒学体系。认为,“无极” 是宇宙本原,“太极”是“无极”派生物,为宇宙统一体的原始实体。太极生阴阳,阴阳生五行,五行运动生天下万物。周敦颐还从宇宙生成论出发,提出了人性论、道德论、修养论等问题。张载提出“太虚即气 ”的本体论,指出气聚则为万物,气散则为太虚,气是宇宙本体,整个世界都由气的各种形态构成,在气的基础上形成统一。在人性论和认识沦
8、方面,张载也提出了许多范畴与命题。他将性区别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人们必须通过内省,去除气禀之恶而存养天地之性。此外,还提出了“心统性情” 的命题。程颐、程颢兄弟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天理” 为最高范畴的本体论,天理无形无象,主宰万物又派生万物。二程还将天理与人间的伦理道德直接等同,提出“人伦者,天理也 ”,将人类特有的道德原则上升到了世界本体。从天理论出发,二程提出了人性理论,认为“性即理也” ,将张载的天地之性改称天命之性,认为天命之性是天理在人性中的体现,纯粹至善,而气质之性则有善有恶。其还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对格物的对象、范围、方法、过程等,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朱熹
9、的思想体系,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理气论、心性论、格物致知论。其理气论认为“理”是“生物之本”,是超越世间一切事物的绝对本体;气是 “生物之具”,是形成万物的质料,理气浑然一体。天理不仅是宇宙本原,还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源泉。理气论落实到人生界便表现为心性论。朱熹认为理包含在人的形气之中,就是人之性。其从程颐“ 性即理也”出发,认为理内在于人便为人之性,本来纯善,但由于一切人与物的产生都受理气两方面的影响,所以天地之性会转变为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朱熹的认识论核心是格物致知论,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是“即物” ,即接触、参与事物;第二是“ 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 ”,即运用自我认识能力和已体认的天理作进一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2013 苏州大学 历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国 通史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