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06年南京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2006年南京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2006年南京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6 年南京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姚莹2 江南制造局3 资政新篇4 兴中会5 关税自主运动6 新月派7 国难会议8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二、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9 清末的地方自治。10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三、论述题11 论废除科举对中国近代变迁的影响。12 评“攘外必先安内 ”政策。13 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2006 年南京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
2、,共 80 分。1 【正确答案】 清代文学家。字石甫,号明叔,安徽桐城人。嘉庆十三年进士。曾游幕广东,在福建、江苏任州县地方官。鸦片战争时,任台湾道的姚莹积极组织抵御侵略者,保卫国土。鸦片战争后,他以知州分发四川。后曾奉命入藏处理两呼图克图之间的争端。咸丰初,任广西按察使,参加在永安围攻太平军之役。姚莹做官清廉自守,注意时务,有政声。他崇尚程朱理学,为桐城派古文家。姚莹善诗,其作品多抒发仕途受挫的感慨和忧国忧民的心境。其诗文中多有关于西藏、台湾的资料。1845 年,他著康鞧纪行。该书对英法历史,英俄、英印关系,印度、尼泊尔、锡金入藏交通要道,以及喇嘛教、天主教、回教源流等问题都有阐述,尤其注重
3、考察西藏地区情况,揭露英国侵藏野心,建议清政府加强沿海与边疆防务,以反抗外国侵略。该书是近代著名的边疆史地研究之作,对人们了解西方世界有一定帮助。著有中复堂全集等。2 【正确答案】 晚清政府经营的新式军用工业。全称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简称“上海机器局 ”或,“上海制造局”。由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和同外国的接触中,洋务派决心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军事。1865 年 9 月,江南制造局成立,丁日昌任总办。江南制造局由南北洋大臣共管,经费来自上海海关厘金。江南制造局下设机器厂、铸铁厂、轮船厂、枪炮厂、火药厂、广方会馆等,其产品有枪炮、水雷、弹药、机器等。所制军火和军用物资
4、,大都以调拨方式供各军械所、军营等使用。其机器设备和主要原材料以及技术基本依赖外国。1905 年,造船部分独立,称“ 江南船坞 ”,后改称“江南造船所”。江南制造局于 1917 年改称“上海兵工厂 ”,抗战爆发前停办。江南制造局是洋务运动中诞生的一个集军事、科技和造船为一体的大型民族企业,它的建立为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标志着中国现代工业的开端。3 【正确答案】 近代第一个谋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 1859 年洪仁歼上奏洪秀全的建国方案。资政新篇倡导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主要内容是:政治上,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经济上,主张仿效
5、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科技上,奖励科技发明;外交上,主张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公共事业上,主张兴办学馆、医院、设立福利机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向,具有进步性。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既非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根本没有实行。它的思想史意义远大于它的现实意义。4 【正确答案】 近代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4 年 10
6、月,孙中山前往檀香山,向当地华侨宣传反清革命,筹建革命团体。11 月,孙中山等人在檀香山成立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会上通过了孙中山草拟的兴中会章程作为政治纲领,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的主张。第一次提出了推翻清朝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革命纲领。兴中会是一个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为主的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起义。1895 年,兴中会计划发动广州起义,因泄漏消息失败。1900 年 10 月,孙中山派郑士良在惠州发动起义,因外援不济而失败。1905 年,兴中会与华兴会、光复会等联合组成中国同盟会。兴中会对近代资产阶级革
7、命的兴起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5 【正确答案】 20 世纪 20 年代发起的要求实现中国关税自主的运动。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于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海关大权。关税主权的丧失,给中国的经济和民族工商业发展带来巨大危害。中国人民一直为实现关税自主而斗争。民国建立后,北洋政府曾在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上,两次提出“关税自主 ”要求,但都未实现。 “五卅运动”后,段祺瑞政府在全国反帝倒段怒潮下,于 1925 年 10 月召开由列强 12 国代表参加的关税特别会议。中共北京党组织为推动关税自主的实现,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关税自主运动。北京党组织联合国民党“左派 ”多次组织民众举行反
8、对关税会议的游行示威。由于帝国主义不肯放弃既得权利,关税会议最终没有取得实际成果。关税自主运动有力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觉悟。促进了全国人民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斗争,有利于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6 【正确答案】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该诗派以 1927 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 1926 年春始。以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等。他们不满于“五四” 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 ,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探索。1927 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
9、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 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和诗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 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 ”立场,讲求 “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的弱点,使新诗进入自觉创造的时期。7 【正确答案】 南京国民政府出面召集民间人士共商国事的一次会议。“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掀起抗日反蒋的怒潮,民主党派和国民党内的反蒋派,一致呼吁召开国难会议或国民代表会议,以争取实现他们的主张。在各方压力下,国难
10、会议于1932 年 4 月由汪精卫主持,在洛阳召开。出席者仅百余人。会议最使人注意的是“共同御侮案 ”,它的原则是:凡侵害国家独立及领土与行政完整之敌人,政府应用武力与外交抵抗到底,有违上述宗旨之条约概不签订;在政府努力实行上项原则之时期内,全国人民不分党派阶级,概应以最大之力量,赞同政府共同御侮。这表明国民党政府坚持屈辱妥协的对外政策,不准人民起来抗日。此外有“政治制度改革案”、军制改革、推进地方自治等案,但都无果而终。会议表明国民党是决不肯改变一党专政统治的,是不会给人民民主权利的。8 【正确答案】 1942 年 5 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发言。在讲话中,毛泽东总结了“ 五四” 以来
11、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联系延安整风时期文艺界存在的问题,以文艺为人民群众和如何为人民群众为中心,论述了文艺和生活、文艺和革命、文艺与政治、普及与提高、内容与形式等一系列原则性问题。讲话集中论述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问题。毛泽东认为,要发展我们的革命文艺,必须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艺遗产。他强调,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服从于党在一定革命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讲话还着重论述了文艺批评的两个基本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今天看来,讲话也有一些不尽妥当之处,但这并不能否定它的历史意义。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
12、文艺理论的经典文献之一。二、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9 【正确答案】 地方自治是西欧市民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参加城市政权的产物,是西欧民主政治的表现。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伴随着西学东渐,地方自治思潮传入中国,在清末最后几年地方自治思潮走向实践,在中国宪政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清末地方自治兴起和发展的原因:(1)清末皇权弱化和政府统治被削弱为地方自治提供了可能。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内外交困,皇权遭弱化,统治被削弱。与此相反,地方督抚实力大增。清末皇权的削弱和地方势力的勃兴,为地方自治提供了基础。(2)清末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和绅商阶层的壮大,他们成为推
13、动地方自治的重要力量。(3)清末地方自治思潮的兴起为地方自治运动莫定了思想基础。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提倡地方政治改革,地方自治思潮逐渐兴起并发展起来。统治阶级部分开明人士也认识到实行地方自治的必要性。地方自治思想逐渐渗透到清廷的政治生活之中。在全国上下要求实行地方自治的呼声中,1908 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在全国推行地方自治。清末地方自治可分为两个阶段:1908 年以前,为绅商自发倡办或由官府督导试办的阶段;1909 年以后,是在清政府的统筹规划之下,全面推行的阶段。清末地方自治分为两级,城镇乡级自治为下级自治,府厅州县级自治为上级自治。规定先行在城区进行
14、自治实验,嗣后再推至乡镇。为推动地方自治运动的开展,清政府于 1909 年颁布自治研究所章程,责令于各省省城及各府厅州县设立自治研究所,这就为地方自治做好了组织和思想基础。1910年,清政府又颁布京师地方自治章程、府厅州县地方自治章程和府厅州县议事会议员选举章程,使自治政策更趋完善。清政府地方自治政策的制定,使地方自治成为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有力地推动了地方自治运动的发展,全国出现了一股地方自治风潮。清末地方自治是近代中国政治体制革新的一次有益尝试。但是,由于存在舞弊、刮民、铺张等现象,以及民众对地方自治的误解、无知和冷淡,加之财政困难,特别是清政府维护自身独裁统治的目的没有改变,从而限制了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2006 南京大学 历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国 近现代史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