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试卷 3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备选项最符合题意。1 对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实施分类管理,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编制( )。(A)环境影响报告表(B)环境影响报告书(C)环境影响登记表(D)环境影响登记书2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过程,这种过程的重点在于( )。(A)采用的评价标准(B)评价任务的编制依据(C)拟建项目地区的环境现状(D)在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前,体现环评的预防功能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程概况内容范围的是( )。(A)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
2、标(B)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C)工程一般特征简介(D)项目组成4 下列选项中可作为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评价后需要的污染物最终排放量的是( )。(A)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污染物排放量(B)改扩建与技术改造前现有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C)实施治理措施和评价规定措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D)以上各项代数和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总图布置方案分析内容的是( )。(A)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与车间布置的合理性(B)分析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处理措施的可行性(C)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D)分析与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废
3、水用量指标的是( )。(A)单位产品 COD 排放量(B)单位产品废水用水量(C)污水回用率(D)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7 某企业年新鲜工业用水 09 万吨,无监测排水流量,排污系数取 07,废水处理设施进口 COD 浓度为 500mgL,排放 COD 浓度为 100mgL。该企业排放COD( )kg。(A)900(B) 630000(C) 630(D)63008 下列公式中,用来计算投入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总物料衡算公式的是( ) 。(A)G 投入 =G 产品 +G 流失(B) Q+A=H+P+L(C) AD=BD-(aD+bD+cD+dD)(D)G 排放 =G 投入 -G 回收
4、-G 处理 -G 转化 -G 产品9 在清洁生产分析中,我国采用较多的方法是( )。(A)分值评定法(B)指标对比法(C)类比法(D)收集资料法1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耗水量的是( )。(A)地下水取水量(B)产品含水量(C)水处理用水量(D)间接冷却水系统补充水量11 某电厂监测烟气流量为 200m3h(标态),烟尘进治理设施前浓度为1200mgm 3,排放浓度为 200mgm 3,未监测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年运转 300 天,每天 20h;年用煤量为 300t,煤含硫率为 12,无脱硫设施。该电厂烟尘去除量是( )t。(A)1200(B) 120(C) 14400(D)144012 生命周期全
5、过程评价是针对( )而言的。(A)产品(B)过程(C)污染产生(D)污染物排放13 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按存在形态分为颗粒物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其中粒径小于( ) 的污染物亦可划为气态污染物。(A)5m(B) 10m(C) 15m(D)20m14 某建设项目 COD 的排放浓度为 30mgL,排放量为 36000m3h,排入地表水的 COD 执行 20mgL,地表水上游 COD 的浓度是 18mgL,其上游来水量为50m3s ,去水量为 40m3s,则其 ISE 为( )。(A)4(B) 3(C) 3.75(D)2.8515 采用石灰石、生石灰或消石灰的乳浊液为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 SO2 的
6、方法称为( )。(A)氨法(B)回收石膏法(C)磷铵肥法(D)钙法16 污泥处理过程的一般顺序是( )。(A)浓缩调节稳定脱水压缩(B)压缩 稳定调节脱水浓缩(C)浓缩 稳定调节脱水压缩(D)压缩调节稳定脱水浓缩17 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区周围工矿企业、车站、码头、交通干道等应设置( )。(A)环境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B)卫生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C)空间防护距离(D)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18 在坡度为( ) 的坡地整地造林,抚育幼林,垦覆油茶、油桐等经济林木,都必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A)5以上(B) 15以上(C) 25以上(D)任何角度1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碱性废水的投药
7、中和主要是采用工业硫酸(B)在生物处理设备后设沉淀池,可分离生物污泥,使处理水得到澄清(C)在生物处理前设初沉池,可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负荷,保证生物处理设施功能的发挥(D)中和主要是指对酸、碱废水的处理,废酸碱水的互相中和,在中和后不平衡时,考虑采用药剂中和20 一般传统的二级处理过程大致可以去除原污水中总氮量的( )。(A)5(B) 14(C) 26%(D)55%21 在环境影响评价实践中,最常用的环境价值评估方法是( )。(A)生产力损失法(B)调查评价法(C)反响评估法(D)成果参照法22 成果参照法、隐含价格法、旅行费用法、调查评价法在环境影响经济评价中的共同特点是( ) 。(A)基于
8、费用或价格的评估方法(B)基于人力资本评估方法(C)基于购买意愿衡量的评估方法(D)基于标准的环境价值评估方法23 费用效益分析法的角度是从( )出发分析某一项目的经济净贡献的大小。(A)小区(B)功能区(C)全社会(D)厂商24 费用效益分析法中的经济净现值是用( )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收益折算到建设起点的现值之和。(A)金融贴现率(B)银行贴现率(C)环境贴现率(D)社会贴现率25 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方法中,用于评估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旅游胜地的环境价值的常用方法是( ) 。(A)恢复或重置费用法(B)隐含价格法(C)调查评价法(D)旅行费用法26 森林具有平衡碳氧、涵养水源等功能,这
9、是环境的( )。(A)社会价值(B)经济价值(C)直接使用价值(D)间接使用价值27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对有明显生产周期的建设项目,废气的采样和测试一般为 23 个生产周期,每个周期( )。(A)12 次(B) 13 次(C) 24 次(D)35 次28 机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户外噪声监测点应在户外平坦开阔之地,且传声器应高于( ) 以内振动地面( )m 。(A)12(B) 1(C) 2(D)1.529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噪声监测因子是( )。(A)A 声级(B)总声级(C)倍频带声压级(D)等效连续 A 声级30 下列关于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技术要求的有关说法,不正
10、确的是( )。(A)24h 连续交通噪声测量,每小时测量一次,每次测量不少于 20min,连续测2 天(B)噪声敏感区域和噪声衰减测量,连续测量 2 天,每天测量 4 次(C)噪声敏感区域和噪声衰减测量,昼、夜间各测两次,分别在车流量最小时段和高峰时段(D)在公路两侧距路肩小于或等于 200m 范围内选取至少 5 个有代表性的噪声敏感区域,分别设点进行监测31 在进行气体监测分析时,被测排放物的浓度应在仪器测试量程的有效范围,即仪器量程的( ) 。(A)2575(B) 2580(C) 3070(D)308032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高速公路噪声监测应在公路垂直方向距路肩( )设点进行噪
11、声衰减测量。(A)10m、20m、40m、80m、160m(B) 15m、30m、60m、120m、150m(C) 20m、40m、60m、80m、120m(D)30m、60m、90m、120m、180m33 自然环境调查时,当地形地貌与建设项目密切相关时,除应比较详细地叙述地形地貌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附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 )。(A)区位图(B)土地利用现状图(C)地形图(D)地理位置图34 当进行农业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时,调查的内容包括可耕地面积,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构成及产量,农业总产值以及土地利用现状;若建设项目需进行土壤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则应附( )。(A)农业区划图(B)土壤粒径
12、分布图(C)土地利用图(D)水土流失图35 关于大气污染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污染物的排放形式可分为连续源、瞬时源、间歇源(B)面源包括无组织排放源和数量多、源强源高都不大的点源(C)凡不通过排气筒或通过 25Cm 高度以下排气筒的排放,均属无组织排放(D)按污染源的几何高度可分为电源、面源和线源36 下列关于山谷风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山谷风是发生在山区的山风和谷风的总称(B)山谷风是由于山坡和山谷受热不均而产生的(C)白天风是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晚上风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D)白天风是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晚上风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37 所谓逆温是指气温随海拔高度(
13、 )的现象。(A)增加(B)不变(C)减少(D)没有规律38 每期监测时间,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全期至少监测( )。(A)3 天(B) 4 天(C) 5 天(D)6 天39 河口与一般河流相比,最显著的区别是( )。(A)受潮汐影响大(B)是大洋与大陆之间的连接部(C)有比较明确的形态(D)容量大,不易受外界影响40 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 30000m3d 时,中型湖泊一级评价时,每 ( )km2 布设一个取样位置。(A)0515(B) 24(C) 125(D)153541 按大气污染物产生的来源,可以将大气污染源分为( )。(A)固定源和流动源(B)点源和面源(C)连续源和瞬时源(D)自然
14、污染源与人为污染源42 在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时,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 )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A)35(B) 23(C) 25(D)1343 水环境评价方法中一般水质因子的计算公式是( )。(A)(B)(C)(D)44 确定土壤背景值时,剔除污染样品的方法是( )。(A)样品中某元素含量的可疑值与该元素含量的平均值的偏差大于平均偏差的 2倍,即认为该样品被污染,应剔除(B)样品中桌元素含量的可疑值与该元素含量的平均值的偏差大于平均偏差的 3倍,即认为该样品被污染,应剔除(C)样品中某元素含量的可疑值与该元素含量的平均值的偏差大于平均
15、偏差的 4倍,即认为该样品被污染,应剔除(D)样品中某元素含量的可疑值与该元素含量的平均值的偏差大于平均偏差的 5倍,即认为该样品被污染,应剔除45 一、二级评价应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推荐模式清单中的( )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A)定量预测模式(B)定性预测模式(C)估算模式(D)进一步预测模式46 大气环境影响二级评价项目监测时,( )。(A)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B)可取一期不利季节进行监测,必要时应作二期监测(C)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D)可不作监测47 对于持久性污染物(连续排放),沉降作用明显的河段适用的水质模式是( )。(A)河流稀释混合模式(B) Stre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试卷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方法 模拟 3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