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4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90 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备选项最符合题意。1 ( ) 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明确了环境标准的制(修) 订、审批和实施权限,使环境标准工作从此有了法律依据和保障。(A)1973(B) 1979(C) 1980(D)19812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按内容可以分为( )类。(A)4(B) 5(C) 6(D)73 下列关于我国环境标准工作的历史严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73 年 8 月,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通过了 工业“ 三废”排放试行标准(B) 1995
2、年 2 月,环境标准座谈会上提出了新的环境标准体系(C) 1994 年 5 月,成立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D)1997 年 5 月,成立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4 下列不属于环境现状调查常用方法的是( )。(A)收集资料法(B)现场调查法(C)类比分析法(D)遥感方法5 下列不属于环境现状调查中社会经济调查内容的是( )。(A)人文自然遗址(B)人口、工业与能源(C)交通运输(D)农业与土地利用6 对地表水环境进行评价时,要求最详细的是( )级评价。(A)一级评价(B)二级评价(C)三级评价(D)四级评价7 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的要求,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应该在环境影响评价工
3、作程序中的( )进行。(A)准备阶段(B)正式工作阶段(C)报告书编制阶段(D)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阶段8 对随着时间的推移,( )可将生产运行阶段分为运行初期和运行中后期,并分别按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进行分析。(A)环境影响有可能增加较小的建设项目,同时它的评价工作等级、环境保护要求均较高时(B)环境影响有可能增加较大的建设项目,同时它的评价工作等级、环境保护要求均较高时(C)环境影响有可能增加较大的建设项目,或者它的评价工作等级、环境保护要求均较高时(D)环境影响有可能增加较大的建设项目,同时它的评价工作等级、环境保护要求均较低时9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是( )。(A)工艺过程(B)
4、资源能源的储运(C)交通运输(D)厂地开发利用10 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的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是( )。(A)类比调查法(B)现场调查法(C)收集资料法(D)遥感的方法11 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中,属于定性的方法是( )。(A)类比调查法(B)数学模式法(C)物理模型法(D)专业判断法12 下列关于等标排放量 Pi 和评价工作级别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复杂地形,Pi2.510 9,评价等级为一级(B)平原,2.510 9Pi2.510 8,评价等级为二级(C)复杂地形,Pi2.510 8,评价等级为三级(D)平原,Pi2.510 9,评价等级为二级13 某项目拟
5、建于平原地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经工程分析核算其 NO2 排放量为 0.6t/h,据此可判别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 )。(A)一级(B)二级(C)三级(D)所给条件尚不足确定评价等级14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在选择项目的影响评价范围时,一般可取项目的主要污染源为评价区的中心,以( )为主轴,按正方形或( )划定评价区的范围。(A)主导风向 圆形(B)南北方向 矩形(C)东西方向 圆形(D)主导风向 矩形15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对于一、二、三级评价项目,评价范围的边长一般分别不应小于( ) 。(A)1420km、1012km、48km(B) 1624km、1012km、46km
6、(C) 1620km、1014km、46km(D)1620km、1014km、48km16 不利气象条件系指( )及对环境敏感区或关心点易造成严重污染的风向、风速、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等条件(也可称典型气象条件)。(A)典型日气象条件(B)典型小时气象条件(C)熏烟状态(D)弥散状态17 常用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测模式多为高斯扩散模式,适合模拟( )污染源的浓度分布。(A)平坦地区定场情况下连续排放(B)平坦地区非定场情况下连续排放(C)任意地区定场情况下连续排放(D)平坦地区定场情况下间断排放18 下述有风时点源正态烟羽扩散模式中 U 的含义是 ( )。 (A)排气筒入口处的平均风速,m/s(B)
7、排气筒出口处的平均风速,m/s(C)地面 10m 高处平均风速,m/s(D)排气筒几何高度,m19 关于大气污染源的调查对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于一级评价项目,应包括拟建项目污染源 (对改扩建工程只需调查新污染源)(B)对于二级评价项目,可以只调查评价区的工业和民用污染源(C)二、三级评价项目的调查对象相同(D)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以只调查拟建项目工业污染源20 下列关于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气污染源有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两类,当前大部分的大气污染源调查主要考虑固定污染源(B)对于一个三级评价项目不一定要调查民用污染源(C)如果建设项目将会替代原有的污染
8、源,则无需再对替代的污染源进行调查(D)若评价区域内有在建、拟建项目,则对其污染源也需进行调查21 以下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多源叠加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A)计算该建设项目每期建成后各大气污染源的地面浓度,并在接收点上进行叠加(B)计算该建设项目每期建成后各大气污染源的地面浓度,并在主污染源上进行叠加(C)对于改扩建项目,还应计算现有全部大气污染源的叠加地面浓度(D)对于一级评价,还应考虑评价区的其他工业和民用污染源以及界外高大点源,尽可能叠加其地面浓度22 某地拟建一个中型纤维生产项目,工程地点设在当地规划的经济开发区中,则一般情况下该项目应执行的空气质量标
9、准为(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23 TSP 和 PM10 是我国大气常规监测项目,它们分别指的是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分别小于等于( )和( ) 的颗粒物。(A)1000m 100m(B) 500m 10m(C) 100m 10m(D)10m 1m24 根据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下列有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叙述错误的是( )。(A)锅炉执行 GB 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B)火电厂执行 GB 1322319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C)工业炉窑执行 GB 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
10、准(D)恶臭污染物执行 GB 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25 我国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 33 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下列不属于其指标体系的是( )。(A)最高允许排放浓度(B)最高允许排放速率(C)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D)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2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般(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执行。(A)后于(B)优于(C)同等于(D)优于或后于视情况而定27 对一家 2000 年建成投产的以生产氮肥为主的化肥厂,其氮氧化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为( )mg/m 3。(A)1700(B) 420(C) 1400(D)24028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11、中将厂界标准分为( )级。(A)二(B)三(C)四(D)五29 一般情况下,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应在( )进行。(A)枯水期(B)平水期(C)丰水期(D)根据污染现状而定30 与水文调查同步进行的水文测量,原则上( )进行。(A)只在一个时期内进行(B)必须分期执行(C)分期执行时必须是连续的两个时期(D)根据丰水期、枯水期等的不同而不同31 下列有关湖泊、水库水质取样要求的说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大中型湖库,平均水深10m 时,取样点设于水下 0.5m 距湖库底0.5m(B)小型湖库,平均水深10m 时,水下 0.5m 并距湖库底0.5m 处设一取样点(C)大中型湖库,平均水深10m
12、 时,首先应找到斜温层,再布置取样点(D)小型湖库,平均水深10m 时,水面下 0.5m 处和水深 12m 处且距湖库底0.5m处各设一取样点32 某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为 60000m3/d,受纳水体为一海湾,评价等级为二级,则在布置取样点时其位置的间隔范围应在( )。(A)每 1.53.5km 2 布设一个取样位置(B)每 47km 2 布设一个取样位置(C)每 58km 2 布设一个取样位置(D)每 810km 2 布设一个取样位置33 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按( )划分为复杂、中等、简单三类。(A)污染物类型以及某类污染物中水质参数的多少(B)污染物排放量以及污染物排放的种类(C)污染物
13、排放量以及受纳水体的自净能力(D)污水排放量及水域特点34 拟在开封建设一个工厂,气候条件为典型的北方气候,日污水排放量为25000m3,假如选择向流量为 200m3/s 的河流排放污水,则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分别为( )km,且无其他特殊要求,则比较合适的调查期大约应在( )。(A)1530 8 月(B) 1020 11 月(C) 2040 11 月(D)1530 7 月35 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类水的氨氮标准限值为( )。(A)0.15mg/L(B) 0.5mg/L(C) 1.0mg/L(D)1.5mg/L36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适用于
14、( )。(A)矿水(B)盐卤水(C)地下热水(D)一般地下水37 现行的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对地下水质量单项组分进行评价时,按本标准所列的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若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应采取的做法是( ) 。(A)从优不从劣(B)从劣不从优(C)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决定(D)其他3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按年限规定了第一类污染物和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建设(包括改扩建) 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批准日期为准划分(B)建设 (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保护设施设计报告
15、书批准日期为准划分(C)建设 (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日期为准划分(D)建设(包括改扩建) 单位的建设时间,以项目投产运行日期为准划分39 按照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有行业标准的水污染物排放执行相应的国家行业排放标准,其他水污染物排放执行国家综合排放标准;标准颁布后,新增加国家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行业,其适用范围执行相应的国家水污染物行业标准,不再执行国家综合排放标准。由此,下列行业产生的水污染物仍必须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 1996)的有( )。(A)造纸工(B)合成洗涤剂工业(C)钢铁工业(D)合成氨工业40 污水中只含
16、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 ) 。(A)复杂(B)中等(C)简单(D)一般41 某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 138m3/s,其水域规模为( ) 。(A)大河(B)中河(C)小河(D)特大河42 点源调查的繁简程度可根据( )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A)评价级别(B)受纳水体(C)投资规模(D)地理条件43 对于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平均水深大于等于 10m 时,在水面下 0.5m 及( )以下,距底 0.5m 以上处各取一个水样。(A)逆温层(B) 0等温层(C)斜温层(D)5等温层44 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小于 50000m3
17、/d 时,大型湖泊的一级评价每( )布置一个取样位置。(A)36km 2(B) 12.5km 2(C) 1.53.5km 2(D)47km 245 大、中河流中,预测河段的最大弯曲系数( ),可以简化为平直河流。(A)1.3(B) 1.6(C) 1.3(D)1.346 当预测点离开声源的距离大于( )声源最大尺寸时,声源可作为点声源处理。(A)2 倍(B) 3 倍(C) 4 倍(D)5 倍47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中规定土石方施工阶段噪声的昼夜间限值分别为( )。(A)75dB、55dB(B) 75dB、 65dB(C) 65dB、 45dB(D)65dB、55dB48 当建设项目为机场时,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试卷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标准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