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试卷]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
《[财经类试卷]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经类试卷]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 国内生产总值(CDP)与国民总收入(GNI)的差别在于( )。2016 年真题(A)国外净要素收入(B)政府转移支付(C)资本折旧(D)净出口2 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使用支出法来衡量,GDP 等于( ) 。2014 年真题(A)消费+ 投资(B)消费 +投资+政府购买 +净出口(C)消费 +投资+政府购买(D)消费+ 投资+ 净出口3 下列关于三部门宏观经济均衡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3 年真题(A)储蓄= 投资(
2、B)储蓄 +政府的净税收收入= 政府购买+投资(C)储蓄 +政府的净税收收入+ 政府购买=投资(D)储蓄= 政府的净税收收入 +政府购买+投资4 记家庭储蓄为 S,企业投资为 I,政府的将税收入为 NT,政府购买为 G,将出口为 XM,则四部门经济循环的均衡条件是( )。2012 年真题(A)S+I=NT+G+(XM)(B) S+I=G+(XM)一 NT(C) S 一 I=G+(XM)一 NT(D)S 一 I=NT+G+(XM)5 已知某国在某核算期的有关数据如下(单位:亿本币):家庭消费支出为 100,政府消费支出为 20,家庭投资为 30,企业投资为 400,政府投资为 150,出口为50
3、,进口为 55,则该国该核算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 )。2012 年真题(A)100+10+30+400+150+50+55=805(B) 100+20+30+400+150+50 一 55=695(C) 100+20+30+400+150=700(D)100+30+400+5055=5256 下列关于 GDP 核算的支出法公式中,正确的是 ( )。2011 年真题(A)GDP= 私人消费 +私人投资+净出口(B) GDP=私人消费+政府购买+净出口(C) GDP=私人消费+私人投资+政府购买+ 总出口(D)GDP= 私人消费 +私人投资+政府购买+ 净出口7 如果一个净债务国从国外接
4、受了净无偿转移,则( )。2011 年真题(A)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总收入(C)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D)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总收入8 国民总收入(GNI)的计算公式为( )。2010 年真题 (A)GNI=GDP(B) GNI=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一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C) GNI=GDP+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一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D)GNI=GDP+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9 某国某年 GDP 名义增长 10,GDP 缩减指数为 106,则当年实
5、际经济增长率为( )。2008 年真题(A)106110=96 4(B) 106110 一 1=一 36(C) 110106 =103 8(D)110106一 1=3810 经过 GDP 缩减指数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被称为 ( )。2007 年真题(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净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1 如果某年的 GDP 缩减指数为 105,这表明该年 ( )。2007 年真题(A)通货膨胀率为 105(B)通货膨胀率为 5(C) GDP 曾长 5(D)名义 GDP 为实际 GDP 的 10512 如果一国的实际 GDP 大于潜在 GDP,表明该国( )。2006
6、年真题(A)经济增长过快(B)出现了通货紧缩(C)产出出现了负缺口(D)资源未被充分利用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每选对一项得 0.5 分,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13 如果一国的潜在 GDPGDP,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2 年真题(A)该国的 GDP 缺口为正(B)该国存在经济过热(C)该国的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D)该国存在失业(E)该国存在通货膨胀14 从收入法来测量,GDP 包括( )。2010 年真题 (A)劳动报酬(B)营业盈余(C)生产税净额(D)固定资产折旧(E)净出口15 一个经济社会的宏观经济要实现均衡,总需求必须等于总供给,这种关系可
7、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 。2008 年真题(A)C+I=C+S(B) NX+M=X(C) C+I+G=C+S+T(D)C+I+G+X=C+S+T+M(E)C+I+G+M=C+S+T+X16 若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下列表述( )是正确的。2007 年真题(A)将人们取得的生产要素收入加总(B)将生产出来供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加总(C)将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总(D)所有厂商的收入减去使用的中间投入品的成本加总(E)消费+ 投资+政府支出+进口一出口17 从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来看,支出法 GDP 的组成部分包括( ) 。2006 年真题(A)消费需求(B)投资需求
8、(C)利息支出(D)政府需求(E)净出口三、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说法正确或错误。18 GDP 缩减指数是名义 GDP 与实际 GDP 的比值,这一比值以经济体中全部的商品作为计算基础,可以较准确地用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2015、2010 年真题(A)正确(B)错误19 若一经济体从国外获得的要素收入多于该经济体向国外支付的要素收入,则GNIGDP。 ( )2014、2013 年真题(A)正确(B)错误20 在两部门经济循环中,如果储蓄大于投资,可能会导致失业问题恶化。( )2012 年真题(A)正确(B)错误21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最核心的指标。在 GDP
9、核算中,净出口应该计入当年的 GDP 总量。( )2010 年真题 (A)正确(B)错误22 如果一国实际 GDP 为 11 万亿元,而潜在 GDP 为 12 万亿元,也就是说 GDP缺口为正值,说明经济增长过快,资源已经被过度利用,在此情况下,通常会出现资源短缺和通货膨胀。( )2009 年真题(A)正确(B)错误23 如果一国的 GNP 超过 GDP,则说明该国公民从国外获得的要素收入大于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要素收入。( )2009 年真题(A)正确(B)错误24 如果经济中存在着产出正缺口,说明经济增长过快,资源已被过度利用,在此情况下,通常会出现资源短缺和通货膨胀。( )2008 年真
10、题(A)正确(B)错误25 如果一国 GDP 大于 GN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利息、工资、利润、租金等收入多于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要素收入;反之,如果 GNP 超过 GDP,则表明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要素收入少于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要素收入。( )2008年真题(A)正确(B)错误26 在两部门的国民收入中只有投资和储蓄相等时,才是均衡的国民收入。( )(A)正确(B)错误27 政府向家庭部门征税和向企业部门征税属于“注入” 。( )(A)正确(B)错误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
11、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非常住单位的要素收入一非常住单位从本国获得的要素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非常住单位的要素收入净额。【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三部门经济由厂商、居民户、政府这三种经济单位组成。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不仅包括居民户的消费需求与厂商的投资需求,还包括政府的需求,政府需求用政府购买来表示。三部门经济中,使用支出法衡量的 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三部门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即 C+I+G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经类 试卷 统计 中级 基础理论 相关 知识 宏观经济 运行 生产 总量 衡量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608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