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章节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章节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章节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章节练习试卷 2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 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解决资本总公式 GWG的矛盾,关键是要在遵循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 ( A)商品是如何成为资本的 ( B)劳动力是如何成为商品的 ( C)价值增殖是如何发生的 ( D)资本流通形式和商品流通形式的区别 2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 ( A)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生产领域,又离不开生产领域 ( B)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 流通领域 ( C)剩余价值产生于流通领域,但要以生产领域为条件 ( D)剩余价值产生于生产领域
2、,通过流通领域而增殖 3 从对 GWG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价值增殖只能发生在 ( A) GW阶段的货币上 ( B) WG阶段的商品买卖上 ( C) GW阶段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上 ( D) GW阶段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4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唯一途径是 ( A)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 ( B)生产资料私有制 ( C)纸币代替金属货币 ( D)劳动力成为商品 5 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的特殊性在于 ( A)它由劳动时间决定 ( B)它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C)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 D)它包含着一个历史和道德因素 6 劳动力商品最重要的特征是 ( A)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
3、源泉 ( B)随着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 ( C)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包含着一个历史和道德因素 ( D)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7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根本特征是 ( 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 B)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过 程 ( C)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 ( D)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8 马克思指出: “变为劳动力的耶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身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剩余价值。 ”这句话表明: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价值是借助于 ( A)具体劳动转移
4、到新产品中 ( B)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 C)具体劳动再创造出来而增殖 ( D)抽象劳动再创造出来而增殖 9 在资本主义的商品价值中 ( A) c+ v+ m都是新创造的价值 ( B) c+ v是旧价值转移来的, m是新创造的价值 ( C) c是旧价值转移来的, v+ m是新创造的价值 ( D) c+ m是旧价值转移来的, v是新创造的价值 10 把预付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A)预付资本的不同部分在资本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 ( B)资本的不同部分价值周转的不同方式 ( C)资本投入的不同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 ( D)资本投入的不同领域资本周转的不同速度 11 在价值增殖
5、过程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于 ( A)前者是产品成本的构成部分,后者是剩余价值 ( B)前者不转移价值,后者发生价值增殖 ( C)前者不发生价值增殖,后者发生价值增殖 ( D)前者价值增殖少,后者价值增殖多 12 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了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的形成过程这里的 “一定点 ”指的是 ( A)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过程的点 ( B)转移劳动力价值的过程的点 ( C)创造使用价值过程的点 ( D)工人用于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13 某资本家企业投入 100万元资本,资本有机构成 8:2,所生产的产品价值为 130万元,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 ( A) 0.05 ( B) 1.
6、5 ( C) 0.8 ( D) 1 14 绝对剩 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是 ( A)剩余劳动时间不变 ( B)必要劳动时间不变 ( C)工作日长度不变 ( D)无偿劳动时间不变 15 劳动力商品买卖所遵循的商品交换规律 ( A)没有为工作日确定一个标准长度 ( B)把工作日规定为 8小时 ( C)把工作日规定为 12小时 ( D)把工作日规定为等于必要劳动时间 16 个别资本家企业工人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 ( A)一般剩余价值 ( B)超额剩余价值 ( C)绝对剩余价值 ( D)相对剩余价值 17 相对剩余价值的取得是 ( A)个别资 本家改进技术的结果 ( B)社会劳动生产率普
7、遍提高的结果 ( C)工作日延长的结果 ( D)物价上涨的结果 18 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条件下,每个工人 8小时内生产 2双鞋,每双鞋生产资料价值为 9元,工人活劳动创造价值为 6元,剩余价值率为 100%。某资本家企业率先采用先进生产技术,使每个工人 8小时内生产 4双鞋。这时,超额剩余价值为 ( A) 6元 ( B) 4元 ( C) 1.5元 ( D) 12元 19 超额剩余价值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这是因为它们 ( A)都绝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 B)都延长了必要劳动时间 ( C)都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 D)都延长了工作日长度 20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8、生产两种方法在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作用不同,这是由于 ( A)两者的前提条件不同 ( B)两者的实现方式不同 ( C)两者的源泉不同 ( D)两者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 21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 A)价值规律 ( B)剩余价值规律 ( C)劳动力成为商品规律 ( D)部门之间竞争规律 22 任何社会再生产的内容都是 (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统一 ( B)生产过程和流通 过程的统一 (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 D)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3 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能够揭示出资本主义 ( A)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 B)扩大再生产的基本特征 ( C)生产
9、关系的再生产 ( D)扩大再生产以简单再生产为依据 24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之一是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所用资本是指生产中发挥作用的全部的劳动资料的价值,所费资本是指 ( A)全部预付资本 ( B)全部生产资本 ( C)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和 ( D)每次生产过程中实际耗费并转移到新 产品中去的劳动资料的价值 25 马克思指出: “在资本主义基础上,没有任何积累或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是一种奇怪的假定, 规模不变的简单再生产只是一个抽象。 ”这说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这是由 ( A)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决定的 ( B)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部压力决定的 ( C)资本周转速
10、度加快决定的 ( D)剩余价值率提高决定的 26 马克思指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 “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 ”这说明 ( A)追加资本不归资本家所有 ( B)追 加资本不包含价值 ( C)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 D)追加资本不是雇佣工人创造的 27 在不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而是提高原有生产要素的效能条件下进行的再生产是 ( A)简单再生产 ( B)扩大再生产 ( C)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 D)外延的扩大再生产 28 分析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前提是 ( A)资本积累 ( B)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 C)资本划分为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 ( D)资本划分
11、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29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意味着在 c:v中 ( A) v所占 比重不断扩大 ( B) c所占比重不断扩大 ( C) c和 v所占比重同时下降 ( D) c和 v所占比重同时上升 30 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 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 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的比例 31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一般以 ( A)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 B)扩大再生产为前提 ( C)简单再生产为前提 ( D)资本周转速度加快为前提 32 个别资本通过股份公司使生产规模扩大是资本集中,资本集中的直
12、接结果是 ( A) 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 ( B)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 C)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 D)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33 某钢铁厂因煤炭价格上而增加了资本的垫支,它影响该厂的 ( A)资本技术构成 ( B)资本价值构成 ( C)资本物质构成 ( D)资本有机构成 34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如果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则可变资本将会与 ( A)总资本按同一比例减少 ( B)劳动力总量按同一比例增加 ( C)总资本按同一比例增加 ( D)固定资本按同一比例增加 35 某资本主义国家纺织部门原预付资本共计 100亿 美元,资本有机构成为 9:1,工人平均月工资为 2000美元,由于生产技术进
13、步,纺织部门预付资本更新时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为 19:1。这时,在不追加预付资本的情况下,纺织部门排挤出的失业工人为 ( A) 50万 ( B) 30万 ( C) 25万 ( D) 20万 36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 ( A)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 B)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 C)资本家的财富不断增长,无产阶级贫困化 ( D)资本主义灭亡 37 马克思指出: “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这 表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看做是 ( A)可变资本的产物 ( B)流通资本的产物 ( C)不变资本的产物 ( D)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14、 38 某资本家企业预付资本 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 9:1,剩余价值率为100%北中可变资本每年周转 2.5次,其年利润率为 ( A) 0.1 ( B) 0.2 ( C) 0.15 ( D) 0.25 39 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 A)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 B)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 ( C)商品生产者与商品购买者之间竞争的结果 ( D)商品购买 者之间竞争的结果 40 在资本主义社会,部门之间竞争的特征是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其实质是 ( A)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 B)各部门资本家重新瓜分剩余价值 ( C)促进技术进步和有机构成提高 ( D)获得超额利润 41 平均利润率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原理 章节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