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14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 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 ”,这一观点是 ( A)正确的,承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 B)正确的,承认了联系的具体性 ( C)错误的,否认了联系的条件性 ( D)错误的,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2 据专家介绍毒品能使人产生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依赖性,第一次吸毒是终生吸毒的开始,保护自己不受毒害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永远不尝试第一次。这是因为 ( A)错 误的思想意识严重阻碍事物的发展 (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 C)矛盾主次方面在一
2、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 D)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 目前已知我国至少有 380种入侵植物、 40种入侵动物、 23种入侵微生物。外来物种给农业的生态系统、畜牧和鱼类栖息环境、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人类健康都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应杜绝外来物种的引进,保护本地生物物种 ( B)事物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 C)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做到趋利避害 ( D)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具体分析利和弊 4 唯物史观考察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 A)社会关系 ( B)人的行为 ( C)自然界 ( D)生产力 5 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
3、义的区别就在于 ( A)对世界如何存在的不同观点 ( B)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认识 ( C)对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的两种根本对立的派别 ( D)对精神决定世界的两种不同回答 6 正确认识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属于 ( A)商品二因素原理 ( B)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 变资本的原理 ( C)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 ( D)劳动二重性原理 7 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等于 ( A)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 ( 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 ( C)劳动时间和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时间之和 ( D)劳动时间和生产时间之和 8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 ( A)
4、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 B)资本流通中等价交换与价值增值的矛盾 ( C)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 D)剩余价值既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9 下列各项属于资本积累的是 ( A) AT&T动用 100亿美元更新陈旧设备 ( B)首都钢铁公司发行股票筹资进行技术改造 ( C)波音公司兼并麦道 ( D)通用汽,车公司将上年利润的 60%用于通用汽车电子商务网建设 10 毛泽东提到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时,指出这个问题是中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发展的关系问题。因此这个问题的实质是 ( A)利益体布局问题 ( B)生产关系布局问题 ( C)生产力布局问题 (
5、D)政治利益布局问题 11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旧 ”阶段转化到 “新 ”阶段的根本标志是 ( A)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 B)中国革命主要对象的变化 ( C)中国革命基本性质的变化 (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所采取的经济措施中,具有双重革命性质的措施是 ( A)没收地主阶级土地 ( B)没收商业资本 ( C)没收外国在华资本 ( D)没收官僚资本 13 对党的民族政策正确的理解是 ( A)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 B)我国民族自治的自治机关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 C)党的民族政策
6、是根据我国的历史特 点和现实情况确立的 ( D)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就能够消除民族矛盾,实现民族统一 14 一位网友在论坛上用了这样一个比喻:如果 “三农 ”问题解决不好,再发达的城市也只是漂浮在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上的一小块绿洲,大海风浪一起,绿洲也会随着倾覆。 该材料形象地说明 ( A)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 B)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 C)农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国家的技术水平 ( D)小农经济不适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15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 之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 ( A)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方针 (
7、B)农业反哺工业的方针 ( C)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 D)重点发展农业的方针 16 2005年 10月 13日,温家宝应邀到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作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报告时指出,制定和实施 “十一五 ”规划,要切实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 ( A)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 B)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 C)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 D)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 科学地解决哲学基
8、本问题关系到能否坚持 ( A)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 B)唯物主义路线的问题 ( C)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 D)世界可知性的问题 18 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能在科学上取得伟大的成就,是由于他们 ( A)摆脱了哲学的指导 ( B)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摆脱了唯心主义 ( C)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唯物主义、辩证法 的原则 ( D)承认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19 根据关于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的原理,应承认 ( A)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 B)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 ( C)改造世界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 D)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20 马克思
9、说: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理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这段话说明了 ( A)思想本身不是现实的力量 ( B)一定思想只有和一定的实践相结合,才会变成现实力量 ( C)思想必须被群众掌握,才能对社会存在起作用 ( D) 无论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思想,只要被群众掌握,就会影响社会的发展 21 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 A)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生作用的 ( B)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和制定经济规律 ( C)正因为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才使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 ( D)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22 影响利
10、润率的因素主要有 ( A)不变资本的节约 (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 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 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2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剩余产品 ( A)就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剩余价值 ( B)归创造剩余产品的劳动者占有 ( C)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 ( D)归劳动者共同占有 24 关于新文化运动,下面正确的是 ( A)始于新青年的创办 ( B)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 C)后期主要是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 D)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25 1922年 7月,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 ( A)消除内乱,打倒军阀 ( B)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
11、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 C)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 D)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6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 A)实事求是 ( B)群众路线 ( C)独立自主 ( D)调查研究 27 邓小平在强调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时,指出 ( A)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 B)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 ( C)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 D)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 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 28 邓小平在阐述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
12、务时,曾经提出 ( A)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B)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 D)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29 邓小平关于我国当前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我国当前的 ( A)社会性质 ( B)社会主义发展水平 ( C)社会发展程度 ( D)社会阶段 30 2005年 3月 5日,国 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完成 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在工作指导和部署上,要突出抓好的工作是 ( A)着力抓好保持先进性教育
13、活动 ( B)着力搞好宏观调控 ( C)着力建设和谐社会 ( D)着力推进改革开放 31 2005年 1月 30日,新华社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其主要内容包括 ( A)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 B)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 ,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 C)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 D)改革农村投融资体制,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32 2005年 6月 7日,中国发表第一份有关联合国改革的立场文件,主要针对的决议草案的提出国家是 ( A
14、)德国 ( B)日本 ( C)印度 ( D)巴西 33 2004年 11月 29日,温家宝在第八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发表题为深化战略伙伴关系推进全方位合作的讲话,就进一步推动中国 东盟合作提出的建议包括 ( A)建立中 国 东盟能源部长对话机制 ( B)加快自贸区服务贸易与投资谈判 ( C)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 D)加大次区域合作力度 三、分析题 每小题 10分,共 4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34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正成为热门话题。下面是两位同学的看法: 学生甲: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没有过去 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
15、,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局面,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也是以经济持续发展为基础的。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不放松,只要经济上去了,其他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学生乙: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不仅经济发展难以持续,而且最终经济发展也难以搞上去。经过 20多年的改革发展,经济发展到目前这种水平,我们有条件、也有能力解决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把经济发展放在次要位置。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对上述两种看法进行评析。 35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 据新华社纽约 7月 25日电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 22日发出了可能
16、再次提高利率的信号 ,这一举动引起经济界人士的注意。 材料 2 据人民日报华盛顿 8月 24日电 2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再次提高短期利率 0.25个百分点,为 5.25%;同时将贴现率也提高 0.25个百分点,从 4.5%升到4.75%。这是美联储自 6月 30日以来在两个月内再次提高利率。 材料 3 据路透社华盛顿 8月 24日电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今天提高了两种短期利率,并说它希望这足以对付繁荣的美国经济中存在的通货膨胀威胁。对于关联储在举行过最近一次会议之后做出的这项决定,华尔街投资商们的反应是褒贬不一。 材料 4 据新华社纽约 8月 31日电 纽约股市道琼斯 30种工业股票平均
17、价格指数今天下跌 84.85点,收于 10828点,因为投资者相信美联储将在今年内第三次提高利率。 请回答: 35 利率的变化与股市行情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 36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 “提高了两种短期利率 ”,并 “希望这足以对付繁荣的美国经济中存在的通货膨胀威胁 ”。请说明提高利率和对付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37 依据以上分析,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内容和方式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借鉴作用。 38 阅读材 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 国内阶级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但是应该注意仍然存在的一部分反革命分子的活动。对于资产阶级分子和知识分子的旧思想和旧习惯的改造,要在巩固团结他们的方针下,
18、继续进行长期的教育。人民内部的问题和党内问题的解决的方法,不是采用大民主而是采用小民主。要知道,在人民方面来说,历史上一切大的民主运动,都是用来反对阶级敌人的。 摘自毛泽东:国家预算要保证重点建设又要照顾人民生活 (1956年 11月 ) 材料 2 为了正确 地认识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不同的矛盾应该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人民,什么是敌人。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7年2月 ) 材料 3 当着这些矛盾表现在敌对阶级之间的时候,我们采取对抗的办法,打倒的办法,“一棍子打死 ”的办法。而当着今天这些问题表现
19、在人民内部时,就要采取和风细雨的办法,小民主,小小民主的办法。采取粗暴的态度来解决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解决党内的思想问题,那是错误的。过去我们党犯过这个错误。 摘自刘少奇: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957年 4月 ) 请回答: 38 简要评析材料 1的基本内容。 39 阅读材料 2,怎样理解 “人民 ”这个范畴 ? 40 结合材料 1和材料 3,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及其意义。 41 阅读以上材料,分析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党对不同性质矛盾的基本态度。 42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深圳建市 25年来,曾用 18年使 CDP达到 1000亿元, 5
20、年后达到 2000亿元,而突破 3000亿元仅用了 2年。 25年来,深圳年均增长速度近 30%,生产总值增加了1800倍,人口从 30万增长到 1000万。人们将这样快速发展称为 “深圳速度 ”。 “深圳速度 ”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标志。 材料 2 2004年开始。深圳市发展开始从 “速度 ”转向 “效益 ”。 2004年, “效益深圳 ”端倪渐显:资金使用效益大幅度提高,每万元新增货款所带来的 GDP增量同比提高4%,万元 CDP能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今年深圳又提出了建设 “效益深圳 ”的发展理念。为建设 “效益深圳 ”他们提出了 “四个下降,三个提高 ”的指标体系。 “四个下降 ”,即单位产
21、出占用土地显著下降,资源消耗的增长相对于经济增长显著下降,初级劳务工在劳动人口中的比例下降,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显著下降。“三个提高 ”,即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率显著提高,经济增长中教育和人力资本的贡献率显著提高,经济增长中绿色 GDP和循环经济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请回答: 42 结合材料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深圳市提出的 “效益深圳 ”的发展理念反映了什么 ? 43 结合材料 1、 2,运用哲 学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深圳市从 “深圳速度 ”转向 “效益深圳 ?体现了认识论的什么观点 ? 44 材料 1、 2对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有何重要启示 ? 四、选做题 本题满分
22、 10分。请在 I、 II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45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 、 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 选做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最近美国五角大楼在 2025年的亚洲这份报告中强调,中国将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利益的最大威胁,美国若要继续在 南亚和东南亚扮演重要角色,就必须解决在这些地区没有前沿作战基地的问题。还必须加强与中国周边国家的联盟以约束中国。 为此,美国已经作出将其军事战略重心从欧洲移往亚洲的计划。与此同时,有人提出在亚太地区拼凑 “小北约 ”,对中国编织包围圈。美国新政府上台后,曾将中国确定为它的 “战略竞争对手
23、”。 还有人直言,美国搞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NMD)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转引自古平:如何看待中国发展人民日报 2001年8月 31日 材料 2 以新姿态登上世界舞台的是中国。中国人占世界人口的 1/4,而且,拥有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的中国经济在全球也不失为最富有活力的经济,这一点已为世人所瞩目。所以,拒绝中国参与建立协调的世界秩序的工作是大错而特错的。只要回首一下本世纪的历史便可以了解,一切企图孤立和遏制中国的政策到头来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尤其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这一点将更加深信无疑。 只有中国以负责的立场参加,才能够度过全球性的挑战,并且建立起在政治、经济、社会和环保方面保证稳定的世界秩序,因而
24、由中国参与一切发展过程对于全球稳定来说是不可 缺少的,中国尽可能迅速地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并参加将来的主要国家首脑会议是至关重要的。 摘自日本读卖新闻 1998年 2月 1日发表的德国 前外长根舍的文章中国也是建立新秩序的柱石 材料 3 中国经过 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水平还不高,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进一步改善中国 12.7亿人民的生活,基本实现现代化,还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努力。 一心一 意发展经济,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我国建设的中心任务。我们实现现代化,需要一个持久和平的国际环境。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爱好和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模拟 1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