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章节练习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章节练习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章节练习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章节练习试卷 4及答案与解析 一、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 中国古代昼夜用子丑寅卯 计时,现代人们用 24小时计时,这说明时间 ( ) ( A)是人的观念产物 ( B)是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 ( C)观念是相对的、可变的 ( D)观念和时间客观性无关 2 “只有我的感觉在交替变换,只有我的表象在消失和出现,仅此而已,在我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着 这就够了。 ”这是 ( ) ( A)唯物论观点 ( B)形而上学观点 ( C)唯心主义观点 ( D)经验论观点 3 下列关于实
2、践本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实践活动的本质有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之分 ( B)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 C)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 D)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4 下列哪些说法展示了时间的一维性 ( ) ( A)盛时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诗句 ) ( B)失落黄金有分量,借过光阴无处寻 (谚语 ) ( C)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复回 (谚语 ) ( D)莫说年纪小 ,人生容易老;莫说时候早,一去没处找 (打油诗 ) 5 下列有关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主体是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 B
3、)客体是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一切对象 ( C)主体能够认识、利用、改造和欣赏客体 ( D)客体本身的状况和规律又制约和限定着主体的所有活动 6 一位科学家说: “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类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这段话应理解为 ( ) ( 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 惟一存在的世界 ( 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 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 D)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7 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 ( ) ( A)实践决策 ( B)实践目标的制订 ( C)实践的组织与管理 ( D
4、)实践结构的检验 8 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 ( ) ( A)反映形式主观性 ( B)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异性 ( C)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 ( D)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超前性和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9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论证了物质和意 识的辩证关系,它 ( ) ( A)首先坚持物质决定论的原则,认为这是科学地解决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的根本 ( B)首先坚持能动论的原则,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性的能动作用 ( C)坚持意识的能动论,认为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表现了巨大的能动作用 ( D)承认物质对意识的能动作用,认为由物质对意识的反作用也具有直接的意义 10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5、包括 ( ) ( A)客观规律性要服从主观能动性 ( B)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尊重客观规律性 ( C)尊重客观规律性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键 ( D)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互为前提互相决定 11 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来看, “画饼不能充饥 ”,这是因为 ( ) (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 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 C)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 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12 人坐在火车上与火车一起向目的地前进,表明了 ( ) ( A)这个人一直运动,不存在静止 ( B)这个人是运动和静止的统 ( C)就局部来说,这个人是静止的 ( D)这个人的静止是运动
6、的特殊表现 13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 ( ) ( A)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 ( B)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 ( C)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物质性的,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 D)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14 “克隆 ”、 “转基因 ”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 ) ( A)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 B)有力地批判了 “上帝造物 ”的观点 ( C)为 “世界统一于物质 ”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 D)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 15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哲学上体现了 ( ) ( 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 B)唯物论和辩 证法的统一 ( C)相对真理
7、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 D)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16 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 “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的说法。这表明 ( ) ( A)观念的东西是移人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 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 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 “原型 ” 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章节练习试卷 4答案与解析 一、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34分。下列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 【正确答案】 C,D 【试题解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世界 物质性 实践 活动 章节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