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明清练习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明清练习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明清练习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明清练习试卷 6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从康熙至乾、嘉、道期间,在江宁、苏州等地出现了许多由大商人开设的 “账房 ”,其握有大量的资金、原料和织机。 “各账房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 ”,此处的 “账房 ”就是 ( )。 ( A)机户 ( B)机 ( C)包买商 ( D)工人 2 “俟新棉出,以钱贸于东之人,委积肆中,高下若霜雪。即有抱布者踵门,较其中幅,以时估之,棉与布 交易而退 ”; “村民人市,买棉归诸妇,妇女日业于此,且篝灯相从夜作,亦一月得四十
2、五日工。计日成匹。旋以易棉,蚩蚩续来不已 ”。这两段史料描述了 ( )的经营状况。 ( A)帐房 ( B)机工 ( C)机户 ( D)包买商 3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衰落,最能反映这一特征的历史现象是 ( )。 ( A)封建专制王权发展到极点 ( B)封建经济发展缓慢下来 ( C)封建文化发展停滞 ( D)出现新的生产关系成分 4 苏州的踹工、织工、纸工、烛业工人,景德镇的陶瓷工、门头沟的煤矿工、北京的香工,云南 的矿工、广州的织工、陕西的木工和铁丁等,均爆发过反对雇主克扣工价、开除工匠和要求增加工银的 ( )斗争。 ( A)罢市 ( B)减赋 ( C)抗租 ( D)齐行叫歇 5 “火耗归公
3、 ”发生在 ( )时期。 ( A)嘉庆 ( B)康熙 ( C)乾隆 ( D)雍正 6 以下不属于考据学家的是 ( )。 ( A)阮元 ( B)戴震 ( C)惠栋 ( D)李光地 7 “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 ”这是( )的观点。 ( A)李光地 ( B)王夫之 ( C)章学诚 ( D)郑樵 8 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是 ( )。 ( A)四库全书 ( B)古今图书集成 ( C)永乐大典 ( D)太平御览 9 四库全书编成后,纪昀等又写成 ( )200卷,把每本书的渊源、版本、内容都作了提纲性的介绍,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 A)四库全书提要 ( B)四
4、库全书总目 ( C)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D)四库全书摘要 10 ( )是清中叶扬州画家的著名代表,他们既不墨守成规,又不脱离优秀传统,成为我国绘画艺术史上的 一个新流派。 ( A)扬州八怪 ( B)吴门四大家 ( C)吴门四子 ( D)扬州四大家 11 明清时期,古典小说蓬勃发展成为文学的主流,这主要是因为 ( )。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B)城市经济的发展 ( C)宋元话本的发展演变 ( D)八股取士的影响 12 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 )。 (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 C)被译为多种外文且影响
5、广泛 (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13 在下列四本部书中有可能记载 “甘薯所在,局面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 ”一语的只能是 ( )。 ( A)史记 .平准书 ( B)梦溪笔谈 ( C)齐民要术 ( D)农政全书 14 被誉为 “中国 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的科学巨著是 ( )。 ( A)齐民要术 ( B)天工开物 ( C)梦溪笔谈 ( D)农政全书 15 清初,著名学者 ( )在抗清活动失败后东渡日本,讲学授徒,培养了大批学者,传播了中国文化。 ( A)朱之瑜 ( B)王夫之 ( C)黄宗羲 ( D)顾炎武 16 清代医学家 ( )强调解剖学对医病的重要性,并通过亲自对尸体的解剖,
6、绘制成亲见改正脏腑图 25种。 ( A)张仲景 ( B)王惟一 ( C)李时珍 ( D)王清任 17 ( )是清代著名蒙古族历算学家,写出了割圆密率捷法 4卷。 ( A)王锡阐 ( B)明安图 ( C)梅文鼎 ( D)王清任 18 康熙五十九年 (1720)指定 ( )组织 “公行 ”(“十三行 ”)专营对外贸易。凡外商税项的征收、货物的交易,以及外商生活的管理等,均归 “行商 ”负责。 ( A)广东商人 ( B)广西商人 ( C)福建商人 ( D)泉州商人 19 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 ),它从法律上肯定了格尔必齐河以东,外兴安岭直至鄂霍次克海以南的乌苏里江和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黑龙
7、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 A)北京条约 ( B)恰克图条约 ( C)布连斯奇条约 ( D)尼布楚条约 20 给予俄国在北京建立东正教教堂和传教权力的是 ( )。 ( A)北京条约 ( B)恰克图条约 ( C)布连斯奇条约 ( D)尼布楚条约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21 三司 22 内阁 23 给事中制度 24 锦衣卫 25 卫所制度 26 内卫 27 跺集军 28 大诰 29 三途并用 30 南北榜案 31 八股文 32 空印案 33 靖难之役 34 兔鳞图册 35 赋役黄册 36 东厂、西厂 37 三法司 38 匠班银 39 张居正 40
8、考成法 明清练习试卷 6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明清 2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明清 3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明清 4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明清 5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明清 6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明清 7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明清 8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明清 9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 明清 10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明清 11 【正确答案】 B
9、【知识模块】 明清 12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明清 13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明清 14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明清 15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明清 16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明清 17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明清 18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明清 19 【正确 答案】 D 【知识模块】 明清 20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明清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21 【正确答案】 三司是明朝地方机构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的合称。 1376年,朱元璋废除行省,在全国陆
10、续设置了 13个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设都指挥使司或称都司,掌管地方军政。三者互不统属,分别归辖于中央相关的部门。 【知识模块】 明清 22 【正确答案】 官署名。明初为加强中央统治,废丞 相,依宋制设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明成祖时,殿阁臣僚入职文渊阁当值,参与机务,称为内阁。仁宗之后,内阁的权位渐高,入阁者多为尚书、侍郎,但实际掌握宰相权力。清代相沿,内阁名义上仍为清代最高级的官署。但因国家实权掌握在满洲贵族手中,参与重要政务的人由皇帝委任,内阁的职权逐渐降低。尤其是在军机处成立之后,内阁逐步成为传达谕旨、公布文告的机关。
11、 【知识模块】 明清 23 【正确答案】 给事中制度是明朝独立于都察院之外的另一套监察制度。明初统设给事中,洪武六年 (1373年 )始按 六部的建制分杜六科。洪武十年隶承敕监,十二年改隶通政司。十三年置谏院,成为独立机构。后谏院虽罢,六科给事中仍独立存在,负责稽查各部。凡大臣章奏发下,分类抄出;如有违误,则予驳正。 【知识模块】 明清 24 【正确答案】 官署名,明太祖时设立的特务机构,原为护卫皇宫的亲军,掌管皇帝出入依仗。太祖为加强专制统治,特令监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的权力。下设镇抚司,有监狱和法庭。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宄之外,北镇抚司还掌管 “诏狱 ”,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 往由该司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明清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