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07年在职体育硕士体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2007年在职体育硕士体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2007年在职体育硕士体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5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7年在职体育硕士体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快肌纤维的代谢特征是 ( )。 ( A)乳酸脱氢酶的活性低,糖酵解能力高 ( B)糖酵解能力低,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高 ( C)糖酵解能力高,氧化脂肪能力低 ( D)糖原含量高,有氧氧化能力强 2 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通常把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 ( )。 ( A)外环境 ( B)内环境 ( C)稳态环境 ( D)代谢环境 3 决定最大摄氧量的中枢机制是 ( )。 ( A)肺通气量 ( B)心室泵血机能 ( C)肌红蛋白含量 ( D)动静脉氧差 4 个体乳酸阈水平可用来评定运动员的 ( )能力。 ( A)无氧运动 ( B
2、)有氧运动 ( C)缓冲血乳酸 ( D) ATP-CP供能系统 5 “极点 ”现象最常出现在 ( )运动项目中。 ( A)短跑 ( B)中长跑 ( C)超长跑 ( D)马拉松 6 “第二次呼吸 ”的出现标志着 ( )。 ( A)进入 工作状态结束 ( B)准备活动结束 ( C)稳定状态结束 ( D)疲劳的消除 7 有氧耐力主要与人体骨骼肌中的 ( )有关。 ( A)糖原储备量 ( B)脂肪储备量 ( C)蛋白质储备量 ( D) ATP-CP贮备 8 游泳运动对运动员的呼吸功能影响较深刻, ( )大是游泳运动员的一大特点。 ( A)最大摄氧量 ( B)肺活量 ( C)补吸气量 ( D)功能余气量
3、 9 青少年在青春发育期表现为动脉血压暂时性升高的现 象称为 ( )。 ( A)原发性高血压 ( B)继发性高血压 ( C)青春期高血压 ( D)波动性高血压 9 青春期高血压一般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暂时现象。随着年龄增长,内分泌机能逐步稳定,神经系统对心血管活动调节逐步完善,血管进一步生长发育,青春期高血压现象会自然消失。 10 与平原相比,运动员在高原比赛时,与有氧工作能力有关的竞技成绩 ( )。 ( A)明显提高 ( B)明显下降 ( C)略提高 ( D)无变化 11 ( )年我国进行了最有力度的体育课程改革,将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 ( A) 1987 ( B) 2000 ( C)
4、 2001 ( D) 1993 12 中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是 ( )。 ( A)学习复杂的体育技能 ( B)体育养成教育 ( C)增强学生的体能水平 ( D)培养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 13 制定单元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工作为 ( )。 ( A)各年龄的身心特点和学校的教育计划 ( B)体育学科的特性与功能 ( C)运动项目的特征及其学理 ( D)教学时空的情景 14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中小学每周应当安排 ( )课外体育活动。 ( A) 2 3次 ( B) 3次以上 ( C) 5次以上 ( D)至少 1次 15 “六艺 ”中具有体育因素的教学内容为 ( )。 ( A)书、御 ( B)礼、乐 (
5、 C)射、御 ( D)射、礼 16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的首要条件是 ( )。 ( A)体验运动乐趣 ( B)拥有成功体验 ( C)感受体育文化 ( D)接受教师奖励 17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 ( )的课程评价。 ( A)科学评价,精确评价 ( B)全面发展,重点突出 ( C)首尾兼顾,前后照应 ( 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18 素质教育的特征包括 ( )等。 ( A)科学性、基础性、规范性、主体性 ( B)全面性、渐进性、差异性、规范性 ( C)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 ( D)认知性、教育性、差异性、思想性 19 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认知过程是 ( )。 ( A)体能消耗
6、 技能体验 运动认知 ( B)粗略掌握 巩固提高 熟练应用 ( C)观察示范 实践体验 练习掌握 ( D)感性认知 理性认知 运动情景应用 20 学校体育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应当参照的一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是提高公民的 ( )。 ( A)知识层次、身体素质、民主程度 ( B)政治参与、文化参与、经济参与 ( C)生活水平、民主意识、道德修养 ( D)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 21 下列不 属于竞技需要原则的理论依据是 ( )。 ( A)人体竞技能力周期性需要的普遍规律 ( B)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 ( C)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向 ( D)训练目标对训练获得的重要导向作用 2
7、2 下列不属于周期安排原则的理论依据是 ( )。 ( A)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 ( B)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负荷与恢复的周期性关系 ( C)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 ( D)适应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 23 下列不属于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的是 ( )。 ( A)力量耐力 ( B)有氧耐力 ( C)无氧耐力 ( D)乳酸耐力 24 下列不属于竞技战术构成要素的是 ( )。 ( A)战术观念、战术意识 ( B)战术指导思想、战术知识 ( C)战术质量、战术数量 ( D)战术形式、战术行动 25 为了使运动员能够掌握某种战术配合的基本步骤,一般采用 ( )。 ( A)完整战术训练法 ( B)
8、分解战术训练法 ( C)减难训练法 ( D)加难训练法 26 高强性间歇训 练的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应控制在 ( )。 ( A) 10 20秒 ( B) 10 30秒 ( C) 20 40秒 ( D) 20 50秒 27 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负荷诊断时,评价训练负荷量的指标是 ( )。 ( A)练习速度 ( B)练习密度 ( C)练习距离 ( D)练习难度 28 运动训练学命名的 “高原现象 ”是指 ( )。 ( A)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中,竞技水平达到较高水平 ( B)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中,去高原地区进行训练 ( C)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中,竞技水平突飞猛进的提高 ( D)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中,达到
9、较高水平后,会出现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 29 “立定三级跳远 ”属于 ( )。 ( A)等张收缩训练 ( B)等动收缩训练 ( C)等长收缩训练 ( D)超等长收缩训练 30 下列不属于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是 ( )。 ( A)意念训练法 ( B)放松训练法 ( C)模拟训练法 ( D)诱导训练法 31 有些运动员在比赛前出现呼吸短促 、心跳加快、四肢颤抖和尿频等情况。试诊断这些运动员出现的上述情况,分析这些运动员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后果及其克服的方法。 32 快肌纤维的代谢特征是 ( )。 ( A)乳酸脱氢酶的活性低,糖酵解能力高 ( B)糖酵解能力低,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高
10、( C)糖酵解能力高,氧化脂肪能力低 ( D)糖原含量高,有氧氧化能力强 33 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通常把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 ( )。 ( A)外环境 ( B)内环境 ( C)稳态环境 ( D)代谢环境 34 决定最大摄氧量的中枢机制是 ( )。 ( A)肺通气量 ( B)心室泵血机能 ( C)肌红蛋白含量 ( D)动静脉氧差 35 个体乳酸阈水平可用来评定运动员的 ( )能力。 ( A)无氧运动 ( B)有氧运动 ( C)缓冲血乳酸 ( D) ATP-CP供能系统 36 “极点 ”现象最常出现在 ( )运动项目中。 ( A)短跑 ( B)中长跑 ( C)超长跑 ( D)马拉松 37
11、 “第二次呼吸 ”的出现标志着 ( )。 ( A)进入工作状态结束 ( B)准备活动结束 ( C)稳定状态结束 ( D)疲劳的消除 38 有氧耐力主要与人体骨骼肌中的 ( )有关。 ( A)糖原储备量 ( B)脂肪储备量 ( C)蛋白质储备量 ( D) ATP-CP贮备 39 游泳运动对运动员的呼吸功能影响较深刻, ( )大是游泳运动员的一大特点。 ( A)最大摄氧量 ( B)肺活量 ( C)补吸气量 ( D)功能余气量 40 青少年在青春发育期表现为动脉血压暂时性升高的现象称为 ( )。 ( A)原发性高血压 ( B)继发性高血压 ( C)青春期高血压 ( D)波动性高血压 40 青春期高血
12、压一般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暂时现象。随着年龄增长,内分泌机能逐步稳定,神经系统对心血管活动调节逐步完善,血管进一步生长发育,青春期高血压现象会自然消失。 41 与平原相比,运动员在高原比赛时,与有氧工作能力有关的竞技成绩 ( )。 ( A)明显提高 ( B)明显下降 ( C)略提高 ( D)无变化 42 ( )年我国进行了最有力度的体育课程改革,将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 ( A) 1987 ( B) 2000 ( C) 2001 ( D) 1993 43 中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是 ( )。 ( A)学习复杂的体育技能 ( B)体育养成教育 ( C)增强学生的体能水平 ( D)培养学生的各种
13、体育能力 44 制定单元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工作为 ( )。 ( A)各年 龄的身心特点和学校的教育计划 ( B)体育学科的特性与功能 ( C)运动项目的特征及其学理 ( D)教学时空的情景 45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中小学每周应当安排 ( )课外体育活动。 ( A) 2 3次 ( B) 3次以上 ( C) 5次以上 ( D)至少 1次 46 “六艺 ”中具有体育因素的教学内容为 ( )。 ( A)书、御 ( B)礼、乐 ( C)射、御 ( D)射、礼 47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形成运动爱好和 专长的首要条件是 ( )。 ( A)体验运动乐趣 ( B)拥有成功体验 ( C)感受体育文化 ( D)
14、接受教师奖励 48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 ( )的课程评价。 ( A)科学评价,精确评价 ( B)全面发展,重点突出 ( C)首尾兼顾,前后照应 ( 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49 素质教育的特征包括 ( )等。 ( A)科学性、基础性、规范性、主体性 ( B)全面性、渐进性、差异性、规范性 ( C)全体性、全面性、主 体性、基础性 ( D)认知性、教育性、差异性、思想性 50 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认知过程是 ( )。 ( A)体能消耗 技能体验 运动认知 ( B)粗略掌握 巩固提高 熟练应用 ( C)观察示范 实践体验 练习掌握 ( D)感性认知 理性认知 运动情景应用 51 学校体育在制定目标的时
15、候,应当参照的一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是提高公民的 ( )。 ( A)知识层次、身体素质、民主程度 ( B)政治参与、文化参与、经济参与 ( C)生活水平、民主意识、 道德修养 ( D)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 52 下列不属于竞技需要原则的理论依据是 ( )。 ( A)人体竞技能力周期性需要的普遍规律 ( B)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 ( C)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向 ( D)训练目标对训练获得的重要导向作用 53 下列不属于周期安排原则的理论依据是 ( )。 ( A)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 ( B)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负荷与恢复的周期性关系 ( C)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
16、征 ( D)适应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 性特征 54 下列不属于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的是 ( )。 ( A)力量耐力 ( B)有氧耐力 ( C)无氧耐力 ( D)乳酸耐力 55 下列不属于竞技战术构成要素的是 ( )。 ( A)战术观念、战术意识 ( B)战术指导思想、战术知识 ( C)战术质量、战术数量 ( D)战术形式、战术行动 56 为了使运动员能够掌握某种战术配合的基本步骤,一般采用 ( )。 ( A)完整战术训练法 ( B)分解战术训练法 ( C)减难训练法 ( D)加难训练法 57 高强性间歇训练的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应控制在 ( )。 ( A) 10 20秒 ( B) 10 30秒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2007 在职 体育 硕士 综合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