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03年工程硕士(GCT)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2003年工程硕士(GCT)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2003年工程硕士(GCT)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3年工程硕士( GCT)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海市 蜃 (shn)楼 良 莠 (yu)不齐 怙 (g)恶不悛 ( B) 为 (wi)渊驱鱼 心广体 胖 (pn) 瞠 (chng)目结舌 ( C)刚 愎 (b)自用 胜 券 (jun)在握 面面相 觑 (q) ( D) 冠 (gun)冕堂皇 买 椟 (d)还珠 茅 塞 (si)顿开 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应热烈。 ( B)别看他俩
2、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 ! 3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匹 (个人 )敌 礼 尚 (注重 )往来 赦过 宥 (宽恕 )罪 ( B) 矜 (怜悯 )持 横征暴 敛 (搜刮 ) 欲盖 弥 (更加 )彰 ( C) 虔 (恭敬 )诚 连篇 累 (连续 )牍 披 (劈开 )荆斩棘 ( D)自 诩 (夸耀 ) 不 刊 (登载 )之论 化险为 夷 (平安 ) 4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病菌虽然可以说是 微 不足道 的,但它对
3、人体的危害却极其严重。 ( B)有的领导干部身居要职,却 胸无城府 ,思想僵化,能不被时代潮流所淘汰吗 ? ( C)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问世之后,流传甚广,几乎是 家喻户晓。 ( D)他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工作起来 处心积虑 ,任劳任怨。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要学会正确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 ( B)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若干重要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做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 C)为了 防止不再发生类似事故,单位领导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的措施。 ( D)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
4、定的义务。 6 下列各句中,语义明确、没有歧义的二句是: ( A)小王回到了宿舍,发现老朱和他的朋友仍然坐在那里聊天。 ( B)在我的首长这篇文章中,他写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 C)我眼看着他进了自己的屋子,就跟着走了进去。 ( D)董事长看到总经理非常高兴,不由分说地把他拉到了办公室里。 7 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将不同的死进行了对比。 ( B)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了玉簪花开在绿叶丛中的样子。
5、( C)雨伞一生与乌云为伴,时时为人挡风遮雨,却总是湿透自己。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雨伞的赞美。 ( D)人在天下看天,天在天上看人,俯瞰着天底下悲欢离合的戏剧表演,包容着大千世界的纷纭变幻。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 达了一种苍天俯视人类的感觉。 8 下列有关文史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清照,宋朝著名女词人,其作品多为豪放之作。 ( B)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背影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 (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小说塑造了钢铁战士保尔 .柯察金的形象。 ( D)中国古代的史书体裁有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等。
6、9 王实甫西厢记有云: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 ”这里表达的情感是: ( A)恨青 春不再韶华易逝 ( B)望时光停留能多相聚 ( C)忧离别太久长夜难熬 ( D)叹相见恨晚缘分尚浅 10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这两句诗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盛世局面 ? ( A)唐朝 ( B)东汉 ( C)西汉 ( D)元朝 11 下列不属于 “五经 ”的是: ( A)尚书 ( B)春秋 ( C)诗经 ( D)论语 12 我国宪法中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7、的社会主义国家 。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13 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刑罚的种类不包括: ( A)死刑 ( B)无期徒刑 ( C)有期徒刑 ( D)劳动教养 14 企业制定相关的标准是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控制的依据。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A)制定标准应考虑实施成本 ( B)制定标准应考虑实际的可操作性 ( C)制定标准应定得越高越好 ( D)制定标准应考虑顾客需求 15 大气层中的对流层是 指自地面到 8 18公里的大气空间,水汽多,具有剧烈的空气对流,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8、自对流层顶向上至 50 55公里高度为平流层,空气垂直运动较弱,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稳定,水汽尘埃含量少;自平流层向上 80 85公里高度为中间层,气流垂直运动强烈。最适合飞行的是: ( A)对流层 ( B)平流层 ( C)中间层 ( D)三者皆可 二、填空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6 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词语。 我们见到的农村妇女主任, 就是电影中女主角的 _。 据报道,电子邮件已跃升为计算机病毒最主要的传播 _。 由于环境污染,著名的阿尔卑斯山羊绒的品质正在 _。 ( A)原形 媒介 蜕化 ( B)原形 媒体 退
9、化 ( C)原型 媒介 退化 ( D)原型 媒体 蜕化 17 在下面两段文字中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语。 为了蝇头小利,一些人不惜头破血流, _几张 “大团结 ”就可以 “收购 ”某些人的廉耻心、自尊心, _骨 头和灵魂。 一个人 _不懂得正确意见只能是对实际事物的客观的全面的反映,而坚持要按自己的主观的片面的想法去办事,那么,他 _有善良的动机,也还是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 ( A)乃至 甚至 如果 即使 ( B)甚至 乃至 如果 即使 ( C)甚至 乃至 即使 如果 ( D)乃至 甚至 即使 如果 1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上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句话。 列宁说: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
10、的交际工具。 ”这一科学论 断深刻地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和重要作用。人们利用语言来进行交际,交流思想, _。如果没有语言,社会便会停止生产,便会崩溃。 ( A)以便协调共同的活动,互相了解,组织社会的生产。 ( B)以便协调共同的活动,组织社会的生产,互相了解。 ( C)以便互相了解,组织社会的生产协调,共同的活动。 ( D)以便互相了解,协调共同的活动,组织社会的生产。 19 “_”是陶渊明所作的诗句。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B)孤征越清江,游子悲路长 ( C)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 D)岩穴 无结构,丘中有鸣琴 20 下列诗句描写的季候,若依春、夏、秋、冬时序排列,正确的
11、排序是 _。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寒蝉聒梧桐,日夕长悲鸣。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 A) ( B) ( C) ( D) 21 春江花月夜在唐诗史上地位突出,被闻一多先生誉为 “以孤篇压倒全唐 ”。其作者是 _。 ( A)张说 ( B)张若虚 ( C)张籍 ( D)张九龄 22 作者不是莎士比亚的一组作品是 _。 ( A)威尼斯商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 ( B)哈姆莱特 奥赛罗 ( C)李尔王 麦克白 ( D)伪君子 悭吝人 23 京剧作为综合性艺术,最贴切的概括是 _。 ( A)生、旦、净、 ( B)说、学、逗、唱 ( C)唱、念
12、、做、打 ( D)吹、拉、弹、唱 24 1945年,在 _上,决定成立 “联合国 ”。 ( A)德黑兰会议 ( B)开罗会议 ( C)雅尔塔会议 ( D)波茨坦会 议 25 _不久,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A)鸦片战争后 ( B)中法战争后 ( C)中日甲午战争后 ( D)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 26 不需要证人在场见证即有效的遗嘱是 _。 ( A)口头遗嘱 ( B)自书遗嘱 ( C)录音遗嘱 ( D)代书遗嘱 27 在我国,有权制定法律的机构是 _。 ( A)中共中央政治局 ( B)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 C)国务院及各部委 ( D)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28
13、效益和效率是企业运营中经常运用的两 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下列指标中最直接反映企业经营效率的是 _。 ( A)产品缺陷率 ( B)员工满意度 ( C)市场占有率 ( D)流动资金周转率 29 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主要利用 _资源为当地居民提供能源,是世界上著名的 “无烟城市 ”。 ( A)森林 ( B)石油 ( C)地热 ( D)煤 30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在全球水量中所占比例极小,而且目前全球超过半数的淡水资源以 _的形式存在,尚未被开发利用。 ( A)两极的冰盖和高山冰川 ( B)湖泊和河流 ( C)地下水 ( D)洋流 三、阅读理解题( 20小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4、,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1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四道题。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 _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着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 (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 ),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 (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瓷杯里 ), 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
15、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 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 木香花湿雨沉沉。 我想念昆明的雨。 (摘自汪曾祺昆明的雨,载北京文学, 1980年第 10期 ) 31 文中加横线处应填写哪个人名 ? ( A)李商隐 ( B)李白 ( C)李颀 ( D)李贺 32 这段文字主要表达了作者的 _心态。 ( A)期待 ( B)困惑 ( C)无奈 ( D)怀旧 33 “雨 ”字在正文中多次反复出现,主要起到什么作用 ?
16、 ( A)摹写真实事件 ( B)刻画当时喜好 ( C)传达个人幻想 ( D)渲染雨中情味 34 下列陈述中与文章原意最贴近的是: ( A)雨容易使人郁闷 ( B)雨引发人的乡愁 ( C)雨善解人意 ( D)雨中景色很美 35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四道题。 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 “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人于 “化境 ”。十七世纪一个英国人赞美这种造诣高的翻译,比为原作的 “_”,躯体换了一个,而精魂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翻译出
17、的东西。因此,意大利一位大诗人 认为好翻译应备的条件看来是彼此不相容乃至相矛盾的:译者得矫揉造作,对原文亦步亦趋,以求曲肖原著者的天然本来的风格。 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就文体或风格而论,也许会有希莱尔马诃 (17861834,德国神学家、阐释学家 注 )区分的两种翻译法,譬如说:一种尽量 “欧化 ”,尽可能让外国作家安居不动,而引导我国读者走向他们那里去,另一种尽量 “汉化 ”,尽可能让我国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外国作家走向 咱们这儿来。然而, “欧化 ”也好, “汉化 ”也好
18、,翻译总是以原作的那一国语文为出发点而以译成的这一国语文为达点。从最初出发以至终竟到达,这是很艰辛的历程。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和口吻上违背或不很贴合原文。那就是 “讹 ”,西洋谚语所谓 “翻译者即反逆者 ”。中国古人也说翻译的 “翻 ”等于把绣花纺织品的正面翻过去的 “翻 ”,展开了它的反面: “翻也者,如翻锦绮,背面皆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 ”(释赞宁高僧体三集卷三译经篇 .论 )。这个比喻使我们想起堂 .吉诃德 说阅读译本就像从反面来看花毯。 (摘自钱钟书论林纾的翻译,钱钟书论学文选,花城出版社, 1990) 35 结合上
19、下文,文中 “_”填哪个词比较合适 ? ( A)投胎转世 ( B)点铁成金 ( C)二度青春 ( D)回光返照 36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原文与译文必然会有距离 ( B) “欧化 ”和 “汉化 ”的译法,只要尽量不失真和走样,都是好翻译 ( C)为了达到 “化境 ”,翻译应该完全不同于原文 ( D)文学翻译的最 高理想可以说是 “化 ” 37 读这段文字,你觉得作者对翻译失真和走样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 ( A)批判 ( B)讽刺 ( C)理解 ( D)戏谑 38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翻译做得好,完全可以做到原汁原味 ( B)翻译是一种忠实的创作
20、( C)翻译者即反逆者,所以翻译是不可信的 ( D)翻译引诱大家去爱好外国作品,会失去对民族文学和精神的把握 39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四道题。 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 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座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青冢在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左右。据说清初墓前尚有石虎两列、石狮一个,还有绿琉璃瓦残片,好像在墓前原来有一个享殿。现在这些东西都没有了,只有一个石虎伏在阶台下面陪伴这位远嫁的姑娘。 据内蒙的同志说,除青冢外,在大青山南麓还有十几个昭君墓。我们就看到了两个
21、昭君墓,另一个在包头市的黄河南岸。其实这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个古代的堡垒。在这个堡垒附近,还有一个古城遗址。 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里,这 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多的昭君墓。显然,这些昭君墓的出现,反映了内蒙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有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 然而现在还有人反对昭君出塞,认为昭君出塞是民族国家的屈辱。我不同意这样的看法。因为在封建时代要建立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不能像我们今天一样,通过各族人民之间的共同的阶级利益、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主要的是依靠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而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又主要的是决定于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及由此产生的封建关系的改善。和亲就是改
22、善封建关系的一种形式。当然,和亲也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有些和亲是被迫的,但有些也不是被迫的,昭君出塞就没有任何被迫的情况存在。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和亲就一律加以反对,那么在封建时代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间的和解呢 ?在我看来,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 (摘自翦伯赞内蒙访古,翦伯赞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 1992) 39 在内蒙出现多处昭君墓的原因在于: ( A)内蒙人民对王昭君有好感 ( B)作者对王昭君有好感 ( C)统治者对王昭君有好感 ( D)中原 人民对王昭君有好感 40 作者亲眼看到的昭君墓有: ( A)一个 ( B)两个 ( C)十几个 ( D)几十
23、个 41 关于昭君出塞,作者的观点是: ( A)昭君出塞反映了民族和国家的屈辱 ( B)昭君出塞是朝廷强迫的 ( C)昭君出塞是汉族统治阶级软弱的结果 ( D)昭君出塞促进了民族友好关系的发展 42 对于和亲政策,作者的观点是: ( A)和亲政策是统治阶级的一方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 ( B)和亲政策只能作为权宜之计 ( C)一般情况下,在封建时代,和亲政策总要比战争政策好得多 ( D)和亲政策应与战争政策结合并用 43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四道题。 本世纪 60年代,天文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变星,它有规律地发出射电脉冲讯号,所以取名为脉冲星。脉冲周期很短,最长为 4.3秒,最短的只有 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2003 工程硕士 GCT 语文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