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 T 8967-1999 家用和类似用途压力式温度控制器.pdf
《JB T 8967-1999 家用和类似用途压力式温度控制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B T 8967-1999 家用和类似用途压力式温度控制器.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JB/T 8967-1999前言本标准安全要求按GB 14536. 1-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idtIEC 60730-1;1993)和GB 14536.10-199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温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 (idt IEC 60730-2-9:1992),性能要求根据我国十多年生产实践经验并参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C8367-1984压力式温度控制器制订。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SG 368-84K温感压力式温度控制器。本标准由全国家用自动控制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佛山通宝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雁温控器有限公司、江苏常
2、恒集团公司、江西得阳电子仪器厂、广州金通仪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西比家电控制器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梓生、陈永龙、杜立、张继泽、黄洛兮、刘运强。本标准委托全国家用自动控制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8967-1999家用和类似用途压力式温度控制器Pressure-type thermostat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use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压力式温度控制器(简称控温器)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不大于440 V,额定电流不大于32 A,额定频率50H:及
3、60 Hz和直流40 V以下,10 A以下制冷器具和制热器具等温度控制及类似用途带毛细管的控温器。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762-1996标准电流GB/T 2423.1-19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 2423.2-19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 2423.3-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T 2423.5-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
4、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 2423.10-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e和导则:振动(正弦)GB/T 2423.17-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 2828-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 2829-1987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T 4207-1984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和耐漏电起痕指数测定方法GB/T 4609-1984塑料燃烧性试验方法:垂直燃烧法GB/T 14048. 1-199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
5、GB 14536.1-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idt IEC 60730-1:1993)GB 14536.10-199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温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idt IEC 60730-2-9:1992)B/T 5660-1991电器附件、家用和类似用途控制器、保护器的包装和标志3定义、符号I1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11门压力式控温器pressure-type thermostats是通过密闭的内充感温工质的温包和毛细管,把被控温度的变化转变为密闭空间压力或容积的变化,达到温度设定值时,通过弹性元件和快速瞬动机构,自动开闭触头或风门,以达到自动控制
6、温度的目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一08一06批准2000一01一01实施Js/T 8967-1999的。它由感温部、温度设定主体部、执行开闭的微动开关或自动风门等三部分组成。3.1.2调整点calibration point是指对控温器调温机构进行校准的某一动作温度点,它可以是冷点、正常点或热点,通常作为产品温度特性主要考核点。3.1.3非调整点non-calibration point是指调整点以外的控温器调温机构设定的动作温度其余的点。11.4风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全开位置(Full Open)盖板杠杆处于上限位的位置;全闭位置(Full Close) ;盖板四边都接触指定基面的位置。3.2
7、符号3.2门ON:开点或通点触头接通或风门全开的温度。3.2.2 OFF:停点或断点触头断开或风门全闭的温度。3.2.3 DIFF(difference):开停温差指控温器调温机构在设定温度的某一位置,开点与停点之间温度差。12. 4 A,:风门最大开距指控温器风门盖板轴心,从风门全闭到全开的垂直距离(参考图1)0图13.2.5 C或L(cold或low):冷点控温器调温机构设定的最低温度点。C用于制冷器,L用于制热器。3.2.6 N(normal):正常点控温器调温机构设定的中间某一温度点,通常又是温度校准点。3.2.7 W或H (warm或high):热点控温器调温机构设定的最高温度点。W
8、用于制冷器,H用于制热器。3.2.8 PD(pull down):强冷点调温机构设定的特低温度点,通常是指不断机点。3.2.9 PU(pull up):强热点调温机构设定的特高温度点,通常是指不开机点。3.2-10强制OFF (forced off):强制断开点调温机构设定的强制断开点。3.2.11强制ON (forced on):强制接通点JB/T 8967-1999调温机构设定的强制接通点。3.2.12 DEF(defrost):除霜温度指除霜结束,触头重新接通的温度。3.2-13 S.ON(signal on):信号接通温度信号触头接通的温度。12- 14 T,(surrounding
9、temperature):控温器主体部周围温度32.15 T, (bulb temperature) :控温器感温部温包周围温度3.2.16 G充人(gas charge):气体充人方式采用过热蒸汽充人的饱和燕汽式控温器充人方式。3.2.17 1.-G充人(liquid-gas charge):液气充人方式使用在交叉环境下工作的饱和蒸汽式控温器充人方式。3.2.18 C充人(carbon charge):碳充入方式藉助于活性碳吸附气体原理工作的吸附式控温器充人方式。32.19 1充人(liquid charge):液体充人方式藉助液体膨胀原理工作的液体膨胀式控温器的充人方式。4产品分类与命名4
10、,,控温器按防触电保护分类按GB 14536. 1-1998中6. 8分类如下。各类控温器应符合GB 14536. 1-1998第20章爬电距离和电气问隙4.1门t类控温器没有特别说明,压力式控温器是按工类控制器进行设计、制造和检验,控温器只具有工作绝缘和基本绝缘。要求控温器必须加接地端子作接地保护,必须有接地符号。4. 1.2 n类控温器根据特殊需要,控温器可按皿类控制器进行设计、制造和检验,控温器具有加强绝缘和双重绝缘。4.1.3 m类控温器使用安全电压为AC36 V以下,DC40 V以下的控温器,只具有基本绝缘,不加接地保护。4. 1.4非电控控温器执行元件为风门的控温器无须进行绝缘4.
11、2控温器按特性分类。a)普通型(代号:P);b)定温复位型(代号:D) ;。)化霜复合型(代号:S),d)信号复合型(代号:x);e)风门型(代号:M);()和动型(代号:H);9)空调型(代号:K);h)差动IU(代号:C);i)液体膨胀型体胀型)(代号:Y);J)高温吸附型(高温M)(代号:G).4.3控温器按a动动作特性分类:控温器属微断开操作2B型。4.4控温器型号命名。控温器型号命名按图2所示展开。JB/T 8967-1999口口口一口口口附加部分(由企业自定义)根据需要可设置1到2组三位数字代表安装形式,毛细管长短,端子尺寸、动作温度不同等规格改进设计号,以大写字母A,B,C-表示
12、对制冷器用为冷点触头断开(风门全闭),对制热器用为热点触头断开温度产品特性系列型式,用汉语拼音一个字母表示一触头断开温度在0以下,用F表示田以上不表示,(42表示)压力式温度控制器缩写基本部分图举例:例7:WPF29A表示普通型控温器,冷点触头断开温度为一290C,改进设计号为A,例2: WK17C表示空调型控温器,冷点触头断开温度为17C,改进设计号为C,例3: WY85A表示体胀型控温器,热点触头断开温度为85-C,改进设计号为A,5要求5.1一般要求5.1门电气额定值5.1.1.1额定电压:AC130 V,250 V,440 V;DC40 V,5.1门.2额定电流:按GB/T 762规定
13、等级为:(0. 5) A,1 A,2 A,4 A,5 A,(6) A,8 A,10 A,(15) A,16 A,20 A,25 A,(32) Ae5.1.1.3额定频率:50 H:或60 Hz,5.1.2控温器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可靠地工作。512.1环境温度制冷器用:-30 C,-+55C范围内;高温体胀型:按说明书和产品图样规定。5.1-2.2在人气压为80 kPa-105 kPa范围内;温控器是在101. 32 kPa条件下校准,在其他大气压下必须进行动作温度修正。但体胀式除外。5.1-2-3振动应不大干10 m/s.5.12.4冲击应不大于500 m/sz5. 1.2.5使用环境相对湿度
14、应不大于95 YD o51.2.6周围空气中无易燃易爆、强烈腐蚀性气体及导电尘埃存在。5.12.7对G充人方式控温器,必须满足下列条件:JB/T 8967-1999a) T,Tb;b)毛细管感温长度)150 mm,5.1.3端子形式、尺寸端子形式、尺寸按照GB 14536.1-1998中10-2.4规定。5.1.4支架优选形式(mm)支架优选形式、安装尺寸参考图3图7,55+0. 2555士0.2504上图3图446_p图75.1.5调节轴优选形式、尺寸图8-图12列出调节轴优选形式和典型尺寸、未注尺寸可根据需要确定。图8图9图10图11图12用于Y系列JB/T 8967-19995.1.6毛
15、细管长度其长度由制造厂与用户共同商定,其偏差不大于士50 mm,5.2性能要求5.2.1外观要求5.2.1门控温器外观良好,部件不应有损于性能的破裂、损伤、变形、凹坑。调节轴和端子无松动,毛细管无影响泄漏的损伤,粘结剂无流向其它部位,铭牌清晰。.5.2.1.2毛细管长度、方向;调节轴角度、尺寸;端子尺寸、安装支架尺寸等应符合图样要求。5.2.1.3对黑色金属件应进行防锈处理,不锈钢除外。防锈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无明显斑点、针孔和气泡。5.2.1.4塑料件外搏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气泡、裂纹、夹缝及明显夹色和缩孔等缺陷。5.2.2动作温度特性对制冷型控温器调整点动作温度或风门开距最大允许偏
16、差不大于表1所列数值。调整点可指定为正常点、冷点或热点。其非调整点动作温度最大允许偏差不大于士2.SK。对制热型控温器动作温度最大允许偏差不大于表2所列数值。5.2.3重复性控温器调整点动作温度连续测试后允许偏差:对制冷型控温器,应不大于1K;对制热型控温器,应不大于表2所列调整点温度偏差的绝对值。表1制冷器用控温器调整点动作温度(风门开距)最大允许偏差温度偏差型式P,DH、CSXKM()N,K士1.5士1.5士1.5士2,0士2.5OFF,K士1.5士1.5士1.5士1.5DIFF,K士1.5DEF,K士2.5S.ON,K士2.0A.mm士2.5表2制热器用控温器动作温度最大允许偏差温度偏差
17、温度范围,55100150200)200250250调整点OFF值土4士4士5士6士7士8士9非调整点OFF值士6土7士8士9士10士11士12DIFF2-92-92-102-152-202252-305.2.4绝缘电阻其值应不少于50 Mfb,5.2.5电气强度试验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试验结果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5. 2.5.1对工类控温器额定电压250 V及以下36 V以上的产品,在端子与支架之间应能承受50 Hz或60 Hz,正弦波交流电压1 500 V历时1 min,或1 800 V历时1s代替。在同极开路端子之间应能承受50 Hz或60 Hz正弦波交流电压600 V历时1 min,或
18、750 V历时1 s代替。JB/T 8967-19995.2-5.2对i类控温器额定电压440 V及以下250 V以上产品,在端子与支架之间应能承受50 Hz或60 Hz,正弦波交流电压2000V历时7 min或用2 400 V历时is代替。在同极开路端子之间应能承受50 Hz或60 Hz交流电压900 V历时1 min,或1 080 V历时is代替。52.5.3对a类控温器,额定电压440 V及以下130 V以上产品,在端子与调节轴柄之间应能承受50H:或60 Hz,正弦波交流电压3 750 V历时1 min,或4 500 V历时is代替。开路端子之间试验电压同5.2-5.1和5.2.5.2
19、,5.2-5.4对II类控温器AC 36 V及以下,DC40 V及以下产品,在端子与支架之间和同极开路端子之间应能承受50 Hz或60 Hz,正弦波交流电压500 V历时1 min,或700 V历时is代替。5.2. 6泄漏电流此条仅适用于制热器的控温器,对用于制冷器的控温器和1类控温器不提出此项要求。在主体部最大允许工作温度条件下,端子与支架之间施以额定电压的1.06倍,其泄漏电流应不大于0.25 mA,5.2. 7耐湿热试验后,开路端子之间,接线端子与支架之间绝缘电阻应不少于10 Ma。接线端子与支架之间应能承受50 Hz或60 Hz正弦波交流电压1 250 V历时1 min,应无击穿和闪
20、络现象。风门型控温器无此项要求。风门型控温器进行湿热试验,比较试验前后调整点动作温度变化应不大于1. 5 K,且不产生机械故障。其它各型式不作动作温度变化测试前后的比较。5-2.8耐低温比较试验前后调整点动作温度变化:风门型应不大于1. 5 K;高温型和体胀型应不大于5K;其余各型应不大于3K,且不产生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5.2.9耐高温比较试验前后调整点动作温度变化:风门型应不大于1. 5 K;高温型和体胀型应不大于5K;其余各型应不大于3K,且不产生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5.2,10耐冲击比较试验前后调整点动作温度变化:风门型应不大于1. 5 K;高温型和体胀型应不大于5K;其余各型应不大于
21、3K,且不产生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5.2. 11耐振动比较试验前后调整点动作温度变化:风门型应不大于1. 5 K;高温型和体胀型应不大于5K;其余各型应不大于3K。且不产生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5.2-12接线端子强度试验后,接线端子应无损坏及影响使用的弯曲,且不得松动,绝缘物不得破坏。5.2.13调节轴终端强度调节轴终端位置应能承受1Nm力矩,历时5:的扭矩强度1次应无损伤。5.2.14调节轴操作力矩操作力矩应不大于0.55N“m,5.2.15除霜轴强度除霜轴轴向应能承受98 N的力,历时5s而无明显影响使用的变形或弯曲。5.2.16除霜轴系统耐久性能经3 000次试验后,比较试验前后调整点动
22、作温度变化,应不大于3K,且不产生机械和电气故障。5.2-17耐久性对控温器调整点主触头进行冲击电流(或堵转电流)和额定负载电流(或满负载电流)的耐久性试验,其电气和机械寿命次数应不小于安装接线图或表3所列数值,比较试验前后调整点动作温度变化:JB/r 8967-1999风门型应不大于1.5 K;高温和体胀型应不大于5K;其余型应不大于3K,且不产生机械和电气故障。表3耐久次数级别标记nscnEF开闭次数5又10lox 1ol20X 1030Xlo,4ox 10050X105.2-18触头温升温升试验后,其值应不超出下列数值:a)银及其合金材料:65 K;b)其他材料:40 Ko5.2-19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JB 8967 1999 家用 类似 用途 压力 温度 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