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11699-2017 《信息系统用户体验设计规范》.pdf
《Q GDW 11699-2017 《信息系统用户体验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 GDW 11699-2017 《信息系统用户体验设计规范》.pdf(5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5.080 Q/GDW 国 家 电 网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GDW 11699 2017 信息系统用户体验设计规范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user experience 2018 - 03 - 05 发布 2018 - 03 - 05 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布 Q/GDW 116992017 I 目 次 前 言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2 5 总体指导要求 . 2 5.1 有效告知性 . 3 5.2 预期符合性 . 3 5.3 用户可控
2、性 . 3 5.4 感观一致性 . 3 5.5 及时帮助性 . 3 5.6 错误预防性 . 3 5.7 信息识别性 . 3 5.8 使用灵活性 . 3 5.9 设计简约性 . 3 5.10 系统的引导性 3 6 视觉设计要求 . 4 6.1 VI 标准 4 6.2 界面布局 . 4 6.3 元素布局 . 4 6.4 元素匹配 . 6 6.5 文字匹配 . 7 6.6 色彩运用 . 7 7 交互设计要求 . 9 7.1 登录 . 9 7.2 表单 10 7.3 表格 12 7.4 导航 14 7.5 信息搜索(查询) 21 7.6 消息 22 7.7 界面内容跳转 27 7.8 键位设置 29
3、7.9 首次体验 29 8 控件设计要求 30 8.1 容器控件 30 Q/GDW 116992017 II 8.2 选择器控件 32 8.3 单值控件 38 8.4 地图控件 39 8.5 文本控件 40 8.6 统计图形控件 41 8.7 新颖控件 46 编制说明 . 49 Q/GDW 116992017 III 前 言 为规范信息化 项目建设中的用户体验设计,更好的支撑国家电网公司 信息化 项目建设, 制定 本标准。 本标准 由 国家电网公司 信通部 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 由 国家电网公司 科技部归口 。 本标准 起草单位: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信
4、息通信分 公司、 国网信息通信 产业集团 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 省 电力 有限公司 。 本标准 主要起草人: 任晓龙 、 樊涛、蒋蕾 、 王澍、刘虎、林楠 、 柏峻峰、马霁讴 、 房涛 、 郑福生、朱京、潘磊、严晴 、 巢玉坚 、 李鹏飞、 樊锐、王希、蔡怡挺、张梦梦、阮兆文 、胡游君 、 邱玉祥 、 周夏 、张一淳、张亦超、王泉啸 、 任伸 、 武玉峰 、 甘岚 、 乔治中、王欢、 董衍旭、 景峰、王雪晶、 潘飚、 杨洋、易璐、 胡苹、温晓丽、孙丽果。 本标准 为 首次发布 。 本标准 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 请 反馈至 国家电网公司 科技部。 Q/GDW 116992017 1 信息系统用户
5、体验 设计 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 信息系统用户体验设计的设计原则、 视觉 设计要求 、 交互 设计要求 、 控件 设计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 国家电网公司 B/S架构的信息系统设计,其他架构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 本标准 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于 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 文件 。 ISO/AWI 16071 人机交互的人因工效学 -软件易用性指南 ( Ergonomics - software usability guide for human computer in
6、teraction) 。 3 术语 和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本 文件 。 3.1 人机交互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为达到某一目标在用户与系统之间产生的一系列有序的用户行为及系统反应。 3.2 使用场景 conditions of use 产品使用中的用户、任务、设备(软硬件及材料) 的 物理和社会环境。 3.3 任务 task 为完成某目标所需的一系列活动。 3.4 用户 user 与系统进行互动的人 或群体 。 3.5 用户界面 user interface 系统和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 。 Q
7、/GDW 116992017 2 3.6 用户体验 user experience 在人机交互( HCI)过程中,用户对于使用的产品、系统或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 3.7 自适应 adaptive 可根据浏览器显示 的特性 自动调整界面宽度。 3.8 模态对话框 modal dialogue box 模态对话框 通过一个弹出的 窗口,强制用户必须完成此对话框内的操作 。 3.9 B/S 架构 browser/server B/S结构 为 一种网络结构模式 即浏览器和 服务器 结构 。 3.10 控 件 control 通过对数据和方法的封装,形成易于用户操作的、易于后台编辑的操作模块。 3.1
8、1 用户角色 user role 用户角色是指按照一定参考体系划分的用户类型,是能够代表某种用户特征、便于统一描述的众多用户个体集合。 3.12 扫视路径 scan path 因目光迅速向关注目标移动而形成的逻辑轨迹。 4 缩略语 下 列略语适用于 本 文件 。 Px:像素 ( Pixel) UI: 用户界面 ( User Interface) UE: 用户体验 ( User Experience) VI:企业视觉识别系统( Visual Identity) HCI:人机交互(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5 总体指导要求 Q/GDW 116992017 3 5.1
9、 有效告知 性 信息系统应考虑系统与用户的反馈与交互,在适当的时候提供适当的反馈, 保证 用户随时掌握系统的运行状态。 若 用户 在操作过程中 得不到反馈,或需要待很长时间才 确认可 操作是否有效,则 说明 用户的操作体验较差。 5.2 预期符合性 界 面内信息描述应采用用户熟悉的词汇、惯用语和概念,减少新概念,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和记忆负担,并可依靠以往的经验学习和使用系统 , 实现投运系统采用既定惯例进行设计研发。 界面设计成果应与用户的必备常识、工作环境匹配, 通过 既定惯例进行设计,使用户能够更快地掌握信息系统。 5.3 用户可控性 用户在操作中发生异常状况时,系统应提供 有效 的提示,
10、让用户有权自主中断某项操作,控制系统的状态。 因此 , 当用户在操作中发生了异常状况时,系统应提供标记醒目的 解决 方案 , 让用户有权自主中断某项 操作 。 5.4 感观 一致性 同一系统中相同任务或相似任务的交互 逻辑和视觉效果应保持一致 ,有效引导用户使用,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 。 5.5 及时 帮助性 及时帮助性包含以下内容: a) 因系统或用户使用出现错误时,应使用简明的语言描述问题,提供推荐解决方法 ; b) 应避免简单的描述,需结合文字,图片,声音,链接等方式详细的描述解决方案和途径,多维度下帮助用户。 5.6 错误 预防性 宜使用合理方式限制用户操作,防止错误发生。使用户能够在使
11、用的过程中,体验流畅,高效操作。 5.7 信息识别性 使用简洁明 了 的 描述方式以及形式 提示用户某项操作的功能、目的以及可能发生的结果 。 保证用户依赖识别而不是记忆来使用系统。 即通过 使用简洁明了的图形或文字提示用户某项操作的功能、目的以及可能发生的结果。 5.8 使用灵活性 针对用户的具体使用场景, 运用 合理布局和快捷键方式 , 使 用户 操作效率 的 提高 。 5.9 设计简约性 设计简约性包含以下内容: a) 针对用户的 角色和使用场景, 应 隐藏或删除不常用或不重要的功能与信息 ; b) 通过 视觉元素 的运 用 增加美感,提升吸引力 。 使 系统的整体 效果 满足用户的预期
12、以及审美喜好。 5.10 系统的引导性 在新增功能以及复杂功能模块中 提供帮助性引导或提示, 帮助用户学习和使用系统 。 使 用户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自主的方式掌握并熟悉系统的 交互逻辑 。 Q/GDW 116992017 4 6 视觉 设计要求 6.1 VI 标准 6.1.1 设计原则 VI 使用 应 保持统一性,保证 国家电网公司 形象对外传播的一致性,使品牌有效的传播 。 6.1.2 设计要求 VI标准使用性 的设计要求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a) VI 在使用中 应 严格执行相互 比例 关系,其原型,间距、字体、色值 不可 随意更改 ; b) Logo 与系统名称横向排列时,系统名称的
13、高度、颜色 应 与 Logo 保持一致 ; c) Logo 与系统名称竖向排列时, Logo 应 与系统名称左对齐,颜色 应 与 Logo 保持一致,字号 不 超过“ 国家电网公司 ”的字号。 6.2 界面 布局 6.2.1 设计原则 整体布局合规性的设计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a) 布局一致性 : 同 一功能内容应保持前后布局、样式一致(或具有明确的延续性),不同功能区域区分明确 ; b) 布局合理性 : 整体布局 应 横平竖直、间距一致, 板块 布局符合业务需求与正常逻辑 ; c) 布局间距规范性 : 板块 之间应保持一致的空隙与间距,不得出现 板块 间距过窄或过宽的情况 ; d) 视觉引
14、导性 : 应 运用视觉引导性原则,利用视觉手段对相关的内容区域加以区分或者延展。有效引导用户获取关键信息,关注重点区域 ; e) 视觉流畅性 : 视觉流应根据任务逻辑和用户的浏览习惯来设计。视觉流设计应清晰、合理、顺畅、自然 。 6.2.2 设计要求 整体布局合规性 的设计要求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a) 视觉流 :在界面布局时, 应 将 最希望用户关注的关键信息放置于界面的左上区域,将辅助信息放置于界面的右下区域。 便于 用户对界面进行扫视时,优先获得重要信息,并根据需求适当忽略次要信息,节省阅读时间 ; b) 扫视布局 是 针对扫视的布局设计应强调主要的 UI 元素,弱化次要的。 内容 包括:
15、 1) 应 将主 UI元素放在扫视路径上 ; 2) 应 避免将重要信息放在左下角、底端或需要滚动多次的控件上 ; 3) 应 使用渐进展开 方式来隐藏次要的 UI元素 。 6.3 元素布局 6.3.1 设计原则 元素 布局合规性的设计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a) 元素对齐性 : 元素对齐性包含按钮内文字与按钮的对齐, 元素与背景的对齐,图形(如图标)与图形(如图标)的对齐,表格内文字的对齐,以及标签文字的对齐方式,系统名称与 Logo对齐方式; Q/GDW 116992017 5 b) 元素自适应性 : 自适应是处理和分析过程中 , 根据处理数据的数据特征自动调整处理方法、处理顺序、处理参数、边
16、界条件或约束条件 , 使其与所处理数据的统计分布特征、结构特征相适应 , 以取得最佳的处理效果。页面中不得出现非必要的横向或者竖向滚动条,表 格内的非常规留白,局部元素移位或者整体内容区域偏移自适应问题; c) 元素间距一致性 : 同级别视觉元素多个排列 应 保持一致的间距或者其边距 应 保持一致。 6.3.2 设计要求 元素 布局合规性 的设计要求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a) 布局间距 :板块 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10px;不得大于 15px;且同一系统界面中所有 板块 布局的间距 应 保持一致。 板块 中的内容(如按钮、下拉框、输入框) 与四周元素边距 应 保持一致; b) Logo 与系统名
17、称的 对齐 ,内容包括: 1) 位置: Logo 应 处于头部最左侧 , 并与左侧边缘保留适当间距; 2) 对齐方式为 : Logo 同头部背景应垂直居中对齐 , 系统名称同头部背景应垂直居中对齐 ,双行系统名称应左对齐 , Logo 与系统名称应垂直居中对齐 。 c) 用户信息的位置与头部的 对齐 ,内容包括: 1) 位置: “ 用户信息 ”、 “注销 ”、“ 退出”功能 应 放在头部的最右侧,并与右侧边缘保持适当边距; 2) 对齐方式为 :应以 头部高度为基准,垂直居中对齐。 d) 正文与标题的 对齐 ,内容包括: 1) 位置: 标题 应 位于正文的正上方; 2) 对齐方式为 : 正文与标
18、题水平居中对齐; 3) 文字 对齐 :横向分布 1-5 字以内的文字应 与 文本对齐垂直居中对齐,横向分布 6-20 字以内的文字之间应左对齐,正文文字应左对齐。 e) 正文与标题 分布方式 : 1) 文本间距应两两间距一致; 2) 文本及文本所在框间距应两两间距一致; 3) 文本间距应左对齐,两两间距一致。 f) 图标及按钮的 对齐 ,内容包括: 1) 图形(如图标)居 左文字居右: 应采用 垂直居中对齐 的 对齐方式 ; 2) 多个图形(如图标) 居左文字居右 ; 3) 图形(如图标)上文字下: 应采用 水平居中对齐 的对齐方式 ; 4) 多个图形(如图标)上文字下对齐 ; 5) 图形(如
19、图标)居左文字居右置于按钮内: 应采用 垂直居中对齐 的对齐方式 ; 6) 图形(如图标)上文字下置于按钮内: 应采用 水平居中对齐 的对齐方式 。 与 背景按钮 应采用 水平居中对齐和垂直居中对齐 的对齐方式 ; 7) 按钮内只含有文字 : 对齐方式(和背景按钮) 应采用 水平居中对齐和垂直居中对齐 的对齐方式 。 g) 分组框(边框) 对齐 , 分组框(边框)对齐方式以布局的“ 对齐 ”为基础,当 内容 不可 充满分组框空间时,可适当留白,设计时应保证对齐,内容包括: 1) 多个高分组框(边框)之间对齐 及分布 方式 :横向对齐方式应为垂直居中对齐,横向排列间距分布方式应为两两间距一致,纵
20、向对齐方式应为左对齐,纵向排列间距分布方式应为两两间距一致; 2) 分组框(边框)标题 对齐方式为 与左边框及上、下边框的间距需保持统一。 Q/GDW 116992017 6 h) 表格控件 对齐 ,内容包括: 1) 表头信息(含数字、字母、汉字)对齐及分布方式 :信息之间横向对齐方式应为垂直居中对齐,信息之间竖向对齐方式应为水平居中对齐,表头信息与表头背景横向分布方式应为两两间距一致,表头信息 与表头背景竖向分布方式应为两两间距一致; 2) 表格内容信息(含数字、字母、汉字、图形(如图标)、按钮)对齐方式 :表内汉字对齐方式应为左对齐,且距离左边框需保持与上下边框一致的间距,表内数字及英文对
21、齐方式应为右对齐,且距离右边框需保持与上下边框一致的间距,表内信息与表格背景对齐方式应为垂直居中对齐; 3) 多个表格之间的对齐 及分布 方式 为:横向对齐方式应为顶对齐,纵向对齐方式应为左对齐,横向排列间距分布方式应为两两间距一致,纵向排列间距分布方式应为两两间距一致 。 i) 弹出框与界面的对齐 方式 应 为 垂直居中对齐与水平居 中对齐; j) 复 选框与单选框控件的 对齐 ,内容包括: 1) 复选框、单选框与标签信息之间横向对齐方式 应 为 垂直居中对齐; 2) 多个横向排列间距 分布方式 应 为 两两间距一致; 3) 多个竖向排列间距 分布方式 应 为 两两间距一致。 k) 下拉列表
22、控件的对齐 ,内容包括: 1) 下拉框列表项之间竖向 对齐方式 应 为 左对齐; 2) 多个下拉框横向 对齐方式 应 为 顶对齐; 3) 多个下拉框竖向 对齐方式 应 为 左对齐或右对齐; 4) 多个横向排列间距 分布方式 应 为 两两间距一致; 5) 多个竖向排列间距 分布方式 应 为 两两间距一致。 l) 搜索框控件 对齐 :搜索框 出现下拉提示搜索结果时,其对齐方式参考“下拉列表控件对齐方式”; m) 树形控件对齐 ,内容包括: 1) 各级标题之间竖向 对齐方式 应 为 左对齐; 2) 多个竖向排列间距 分布方式 应 为 两两间距一致。 n) 输入文本控件对齐 ,内容包括: 1) 输入框
23、与框内文字之间横向 对齐方式 应 为 垂直居中对齐; 2) 多个横向排列间距 分布方式 应 为 两两间距一致; 3) 多个竖向排列间距 分布方式 应 为 两两间距一致。 o) 翻页按钮与表格之间的 对齐方式 应 为 竖向排列 时 水平居中对齐。 6.4 元素匹配 6.4.1 设计原则 元素 匹配 性的设计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a) 同级元素一致性 : 同级别元素的颜色、尺寸、质感、视角、方向 应 保持一致,且界面中的所有元素的设计风格 应 保持一致; b) 图形 元素准确性 : 界面中图形元素样式 应 满足描述内容,避免误导 或使用户识别困难,并适当增加辅助文字说明以提高图形元素的识别性;
24、c) 图形元素比性 : 图形元素整体大小 以及图形元素内置元素比例关系 应 协调,使视觉效果 应 美观舒适,操作高效; d) 图形元素清晰识别性:嵌入图片精度应不小于 72dpi,清晰的图片会给予用户更好的视觉体验 。 6.4.2 设计要求 Q/GDW 116992017 7 元素 匹配 性 的设计要求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a) 图形格式 : 图形(如图标)制作的输出格式为 JPEG、 PNG、 GIF、 ICON 格式, 应根据 图形所在系统需要输出不同格式的图形, 内容包括: 1) GIF 应在 有简单动 画需求的图形推荐 使用此格式 ; 2) JPEG 应在 有背景色的图形使用此格式,有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1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GDW116992017 信息系统 用户 体验 设计规范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