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肝功能检验.ppt
《第十三章 肝功能检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 肝功能检验.ppt(5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十三章 肝功能检验,本章内容概要:,本章教学要求:,第二节 肝功能试验,第一节 概述,掌握:黄疸的发生机理和各型黄疸的代谢特点及实验室鉴别诊断要点;肝功能实验生化检查指标的种类和重点项目的测定方法及评价。熟悉:肝脏的生物化学功能,胆红素代谢;各测定项目的临床意义 了解:肝脏的基本机构;肝功能实验项目选择的原则。,第三节 肝功能试验选择原则,第一节 概 述,肝脏结构 肝脏的生化功能 肝脏疾病的生化改变,一、肝脏结构,(一 )解剖学特点,双重血液供应,腹主动脉的分技肝动脉,氧,门静脉,营养,双重输出管道,肝静脉,代谢降解物,下腔静脉,胆道系统,脂溶性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体外,(二 )肝脏的显微结构
2、特点,1、组织结构,2、亚细胞结构,(三 )细胞的再生,二、肝脏的生物化学功能,排泄功能物质代谢功能生物转化,重要生化功能,(一)排泄功能,主要排泄对象:胆汁酸、胆红素、氨,1、胆汁酸代谢,(1)胆汁的分泌:,胆汁功能: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同时能将体内某些代谢产物及生物转化 产物不断地排入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胆汁的来源:,肝胆汁 胆囊胆汁 十二指肠,胆汁的成分:,水/胆汁酸(盐)、卵磷脂、蛋白质、脂肪酸和胆固醇,(2)胆汁酸生成及种类:,初级胆汁酸(肝细胞)次级胆汁酸(肠道),初级游离胆汁酸 初级结合胆汁酸 (甘氨酸/牛磺酸)次级游离胆汁酸 次级结合胆汁酸 (甘氨酸/牛磺酸),初级胆汁酸(肝
3、细胞),初级游离胆汁酸初级结合胆汁酸 (甘氨酸/牛磺酸),胆酸 鹅脱氧胆酸 甘氨酸胆酸 牛磺酸胆酸 甘氨酸鹅脱氧胆酸 牛磺酸鹅脱氧胆酸,次级胆汁酸(肠道),次级游离胆汁酸次级结合胆汁酸 (甘氨酸/牛磺酸),脱氧胆酸 石胆酸 甘氨脱氧胆酸 牛磺脱氧胆酸 甘氨酸石胆酸 牛磺酸石胆酸,(3)胆汁酸肝肠循环:,(4)胆汁酸的功能:,促进脂类消化促进脂类吸收抑制胆固醇从胆汁中析出沉淀,游离型胆汁酸,结合型胆汁酸,2、胆红素代谢,胆色素,尿胆素原粪胆素原 尿胆素 粪胆素 胆绿素 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如骨髓、脾脏),结合胆红素(肝脏),胆素原,未结合胆红素的来源与转运:,结合胆红素的来源与
4、转运与代谢:,衰老红细胞,血红蛋白,3、血氨代谢,药物及体内含氮物质(如嘌呤、嘧啶等),来源,去路,相对平衡,部位肝脏细胞,鸟氨酸,瓜氨酸,瓜氨酸,精氨酸代琥珀酸,ATP,AMP+PPi,延胡索酸,鸟氨酸,精氨酸,H2O,尿素,天门冬氨酸,NH3,CO2,氨甲酰磷酸,+H2O,尿素循环,(二)物质代谢功能,1、营养物质代谢,2、激素及维生素代谢,(1) 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2) 在氨基酸代谢中的作用(3) 在糖代谢中的作用(4) 在脂代谢中的作用,激素的灭活主要在肝脏进行,多种维生素能在肝细胞内储存并进行转化,(三)肝脏的生物转化,定义:,生物转化: 机体对许多外源性或内源性非营养物质进行化
5、学转变,增加其水溶性(或极性),使其易随胆汁、尿排出,这种体内变化过程称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转化对象:,转化特点:,生理意义:保护机体,致癌、致畸,内源性非营养物:氨、胺、胆色素、激素,外源性非营养物:药物、毒物、食品防腐剂、色素,连续性, 多样性,失活与活化双重性,三、肝脏疾病的生化改变,(一)胆红素代谢障碍(黄疸),定义:,黄疸分类:,黄疸,和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高胆红素血症,(二)胆汁酸代谢障碍,1、胆汁酸合成障碍2、胆汁酸向肠道排出障碍3胆汁酸肠肝循环紊乱4胆汁瘀积病变时胆汁酸代谢紊乱,(三)血浆酶异常,1肝脏合成酶类:胆碱脂酶、凝血因子
6、、铜蓝蛋白;2. 肝细胞内酶: ALT、AST 3肝脏阻塞性疾病酶活性改变:ALP、GGT4肝硬化疾病酶活性改变:单胺氧化酶(MAO),(四)血浆蛋白异常,第二节 肝功能试验,血清(浆)蛋白测定血清酶测定血清胆红素测定血清胆汁酸测定血氨测定,一、血清(浆)蛋白测定,(一)总蛋白、白蛋白、及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测定,1总蛋白测定,化学法(双缩脲法 )、物理法、染料结合法、电泳法,染料结合法(BCG、BCP)、沉淀法,2.白蛋白测定,3A/G比值,【参考范围】,总蛋白 6080g/L 白蛋白 3555g/L 球蛋白:1532g/L A/G比值: 1.52.0/1,【临床意义】,严重肝病时,
7、肝脏合成分子量小的蛋白质能力降低,血中 白蛋白浓度减少;而免疫系统、单核巨噬细胞合成球蛋白增加, 导致A/G比值减少。严重则会出现A/G比值小于1,称为A/G比值 倒置,表示肝功能损害严重。,(二)纤维蛋白原测定,(凝血因子),测定方法:分为三大类,根据纤维蛋白原的生物学特性测定方法,根据纤维蛋白原理化性质而建立的测定方法。,根据纤维蛋白原免疫学特点而建立的测定方法。,【参考范围】 2.224.22g/L(热沉淀比浊法),【临床意义】,(1) 纤维蛋白原增加:感染;无菌炎症;其它。,(2) 纤维蛋白原减少: 严重的肝脏疾病;,其它疾病引起纤维蛋白原减少的疾病。,(三)甲胎蛋白(1-fetopr
8、otein,AFP)测定,测定方法:,【参考范围】成人 1030g/L 400g/L作为肝癌诊断标准,【临床意义】,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分析法、斑点免疫结合法、火箭电泳放射自显影法、酶联火箭电泳法等,(1)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诊断标准:血清AFP测定值超过400g/L(400ng/ml) ; (2)活动性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或其它肝病病人的诊断,(四)其它,【临床意义】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和遗传性色素沉积症,1.铜蓝蛋白测定,【参考范围】 52.9167.7 IU/L,【临床意义】 遗传性血色素沉积症铁沉积,2转铁蛋白,【原 理】 双联吡啶法,【原 理】 铜蓝蛋白具有氧化酶活性
9、,【参考范围】 TIBC 男 5077mol/L 女5477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为33.0%35.0%,二、血清酶测定,(一)氨基转移酶测定,1赖氏法测定ALT,()原理: ALT催化丙氨酸(alamine)与-酮戊二酸(-oxoglutarate)之间的氨基转移 反应,生成丙酮酸(pyruvate)和谷氨酸(glutamate)。 在37及pH7.4条件下反应 30min,以2,4-二硝基苯肼终止反应,并与底物-酮戊二酸和产物-丙酮酸的 羰基生成2,4-二硝基苯腙,苯腙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红棕色,与505nm波长处读取 吸光度后计算活性。,() 方法评价:赖氏法的实验结果需与卡门分光法的结果
10、对比后求出; NaOH的浓度对显色有影响; 该法的重复性差。,卡门氏单位:1.0ml血清在25,340nm,反应体积3.0ml,光径1.0cm时每分钟测定吸光度下降0.001,即消耗4.82 10-4mol NADH为一个卡门氏单位,【参考范围】 525卡门氏单位,【临床意义】,(2) 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脂肪肝:,(1) 肝细胞损伤的灵敏指标:,ALT轻度增高(100200IU),或属正常范围,2. 连续监测法测定ALT,()原理: 采用酶偶联反应,即L-丙氨酸和-酮戊二酸在ALT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和L-谷氨酸。丙酮酸再在LD作用下生成L-乳酸,同时NADH被氧化为NAD+,可在340nm处连续
11、监测到NADH的消耗量,从而计算出ALT活性浓度。 双试剂法 :首先使血清与缺少-酮戊二酸的底物溶液混合,37保温5分钟,将标本中所含的-酮酸(如丙酮酸)消耗完,然后,加入-酮戊二酸启动ALT催化的反应,在波长340nm处连续监测吸光度下降速率。根据线性反应期吸光度下降速率(-A/min),来计算ALT的活性。,() 方法评价:存在着两个副反应,会使测定结果偏高;A、血清中存在的-酮酸(如丙酮酸)能消耗NADH。 B、血清中谷氨酸脱氢酶(GLDH)增高时,在有氨存在条件下,亦能消耗NADH。 双试剂法,因温育期长,能有效地消除干扰反应,测定准确性 高,是ALT测定的首选方法;血清不宜反复冰冻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三 肝功能 检验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