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扩句方法与技巧.doc
《小学阶段扩句方法与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阶段扩句方法与技巧.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小学阶段扩句方法与技巧 扩句方法及练习 (一)什么是扩句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我们知道,一般句子会包括主要成分,即: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或是什么)。如果在主要成分上添加附加成分,对原来的句子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就是在进行扩句。 一个简单的句子一般包括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 “ 谁 ” 、 “ 什么 ” ,后一部分说的是 “ 是什么 ” 、 “ 做什么 ” 、 “ 怎么样 ” 。 (二)为什么要扩句 1、最根本的,是将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具体。 2、通过扩句,还可以使句子表达得 更生动、形象。 (三)扩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扩句时
2、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 1)看懂例句,审清要求 有的题目要求照例子扩句。 例:邮递员送信。 一个年轻的邮递员冒着大雪给千家万户送信。 题目给出的例子,扩充了 “ 什么样 ” 的邮递员,在 “ 怎样的 ” 情况下,给“ 谁 ” 送信。 下面请同学们扩充两个句子: 1、少先队员刷墙。第 2 中队的少先队员冒着寒风在学校里刷墙。 2、祖国在前进。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建设四化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 2)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扩句时,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不能改变 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 3)扩句后语句要通顺 扩句时,扩充的词语要与原句的词语搭配得当,要注意扩句后语句要通顺。 在扩句练习中,要
3、真正明确扩充的目的。千万不要为扩句而扩句,给人 “ 无病呻吟 ” 的感觉。 (四)扩句的方法 扩句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两种方法: 1、画句子主要成分,再扩句。 找到了句子的主要成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分,进而再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 例如:春风吹。 这句话的主语是 “ 春风 ” , “ 吹 ” 则是谓语,是揭示 “ 春风怎么样 ” 的。一般地说,主语 “ 谁 ” 的前面可以加 词,在谓语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词前面也可以加词。即: (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 (三月)的春风(徐徐)地吹。 2、先提问,再扩句。 抓住句子主要成分,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
4、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例如:学校开展活动。 先把原句画出主要成分:主要讲 “ 学校 ” , “ 开展活动 ” , 然后按主要成分提问扩句。 例如: “ 学校 ” ,可以提问:谁的学校?哪里的学校?什么样的学校? “ 开展 ” ,可以提问:怎样开展? “ 活动 ” :又可以提问:什么样的活动?因此,可以说:(北京市的)学校;(黄冈市的) 学校;(你所在)的学校 (正在)开展;(积极)开展, (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活动;(拥军优属)活动;(学雷锋评比)活动 练习: 1、小明读书。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2、红旗升起来了。鲜艳的五星 ” 红旗 “ 在教学大楼的房顶上徐徐地 ” 升起来了 .
5、3、天空布满乌云。 4、我们要遵守纪律。 5、比赛在进行。 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在首都体育馆紧张的进行着。 6、 雨下起来。 7、 列车通过大桥。 8、 心情激动。 9、 学校开展活动。 10、老师批改作业。 11、他笑。 12、深山有人家。 小学阶段缩句方法及练习 缩句方法及练习 小学阶段一般的缩句方法: ( 1)先找出句子讲的是哪一样主要的人或物。 ( 2)找出句子最后一个词语(去掉助词 “ 得 ” 字后边的内容后),如果是动词,那么句子就缩成两部分: 人物 +最后一个词 ;如果不是动词,还要找出一个动词出来,句子就缩成三部分: 人物 +动词 +最后一个词。 ( 3)一般情况下不保留 “ 的
6、 ”“ 地 ” 前边的词语,还有 “ 得 ” 字后面的词语。 *注意: 1: 人物有可能不止一个 2: “ 是 ” 是一个动词要保留 3:如果句子是问句,缩写以后同样也是一个问句。 例如:一位老红军讲了过去二万五 千里长征中郭草地的故事 . ( 1) 人物是: “ 红军 ” (2)最后一个词语 “ 故事 ” 不是动词,就还要在人物的后面找一个动词: “ 讲 ” (3)句子最后缩成人物 +动词 +最后一个词:红军讲故事。 缩句练习时要注意什么? a)保持句子完整,注意主语。 b)留住句子中的 “ 着,了、过 ” 。 c)不改变句子原意。 练习: 1.飘飘荡荡的 青烟弥漫在 大 地上 . 2.狡猾
7、的 狐狸 假悻悻地 挤出 几滴 眼泪 . 3.老师讲 得有声有色 . 4.一位 老红军讲了 过去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郭草地的 故事 . 5.小妹高兴 得又蹦又跳 . 6.老师和同学激动 得热泪盈眶 . 7.他的 围裙兜着 许多 火柴 . 8.上星期天 ,学校举行 一年一度的秋季田径 运动会 . 9.一群穿着破烂的 纤夫 十分艰难地 迈着 沉重的 步子 . 10.大片大片的 雪花 从阴云密布的天空中 飘落下来 . 11.敬爱的 周总理 聚精会神地 听 代表们的 汇报 . 12.渔夫的妻子 桑那 毫不犹豫地 收养 邻居西蒙的 孩子 . 13. 雷锋的光辉 形象 永远 活在 同学们的 心中 . 14.巍
8、峨的 金字塔是 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 奇迹 . 15. 同志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 会见 来自全国各地的 劳动模范 . 16.今天依然屹立不倒的 长城不正是 老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 结晶吗 ? 17.京张铁路是 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 铁路 18.著名的 台湾是 我国沿海上的一颗灿烂的 明珠 . 19.强烈的 灯光亮 得跟白天一样 . 20 这是 一座拔地而起 ,造形奇特的新建 大楼 .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及练习 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
9、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 “ 怎、怎么、难道、岂 ” 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 “ 呢、吗 ” 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 榜样。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 “ 是 ” 改为否定词 “ 不是 ” ,在句首加上 “ 难道 ” ,句尾加上 “ 吗 ” ,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 “ 不能 ” 改为肯定词 “ 能 ” ,再在 “ 能 ” 前加上 “ 怎么 ” ,句尾加上 “ 呢 ” ,句号改为问号。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练习: 1) 我们劝阻同学吵架是对的
10、 . (我们劝阻同学吵架难道不是对的吗?) 2) 失败了还得干 ,不能知难而退 . ( 失败了还得干 ,难道能知难而退吗?) 3) 晓彬是我 的好朋友 . ( 晓彬难道不是我的好朋友吗?) 4) 不劳动 ,连棵花也养不活 ,这是真理 . (不劳动 ,连棵花也养不活 ,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5) 看到你有苦难 ,我必须帮助 . (看到你有苦难 ,我难道不必须帮助吗?) 6) 毒性拷打不算什么 . (毒性拷打难道算什么吗?) 7) 听了他的感人事迹使我感动得流泪 . (听了他的感人事迹怎么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 ) 8) 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 ,火车爬不上这样的陡坡 . (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 ,火
11、车难道爬得上这样的陡坡吗?) 9) 我们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 . (我们难道能抄袭别人的作业吗?) 10)看着游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 ,心里特别喜欢 . (看着游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 ,心里难道不特别喜欢吗?) 11)我们是小学生 ,要好好学习 . (我们是小学生 ,难道不要好好学习吗? ) 12)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13)黄山的云海令人流连忘返 . (黄山的云海怎么不令人流连忘返呢?) 14)我们不被困难吓倒 . (我们难道被困难吓倒吗?) 15)巍巍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 . ( 巍巍高山难道不是英雄坚强不屈的
12、精神的象征吗?) 16)对这种坏人环视 ,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 (对这种坏人环视 ,我们难道能不闻不问吗?) 17)没有比锻炼身体 ,争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 . (难道有比锻炼身体 ,争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吗?) 18)一个国家 ,一座城市 ,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 ,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 (一个国家 ,一座城市 ,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 ,难道不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吗?) 扩句的方法 一、扩句的定义 扩句 就是给句子添枝加叶,即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 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二、扩句的基本步骤 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在句子的
13、主干词语前填加合适的修饰、限制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干词语,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三、举例 例 老班长钓鱼。 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老班长在草地的水塘边专心致志地钓鱼。(扩句) (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老班长?在什么地方?怎样地钓鱼?然后 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我看着这一幕。 瘦小的我呆呆地看着这感人的一幕。(扩句) 四、扩句的注意事项 1、扩句不能另加主干,如:主语 “我 ”不能变成 “我们 ”或 “我和某某 ”。 2、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3、增添的词
14、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扩句就是在简单的句子上增添附加成分,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具体、更生动。如: “太阳升起来了。 ”是一个简单句,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 “谁 ”或 “什么 ”(太阳 ),后半部分是 “做什么 ”(升起来了 )。如果我们把太阳的颜色和升 起时的动态写出来,成为: “一轮鲜红的太阳慢慢地升起来了。 ”句子的内容就更具体、形象了,这个过程就是扩句。扩句时,前半部分的中心词没有变,还是 “太阳 ”,后半部分的中心词也没有变,还是“升起 ”,只是对它们进行了修饰和限制。 常见的几种扩句形式。 (1)仿照例句填空扩句。如:哥哥让我举起风筝。哥哥让我 (高高地 )举起风筝
15、。又如:阳光洒满山村。 (温暖的 )阳光洒满山村。 这种形式的扩句是用括号规定了扩写的位置,前一句扩写的内容是 “怎么样地 ”(高高地 ),后一句扩写的内容是 “什么样的 ”(温暖的 )。需要注意的是添 写的词语要和后面的词语搭配得当,并且和原句表达的意思保持一致。 (2)回答问题进行扩句。如: “爱迪生找到了一种灯丝。 ”(什么样的灯丝 ?) ,根据课文内容,这句可以扩写成: “爱迪生找到了一种便宜的耐用的灯丝。 ”做这种扩句时,首先要弄清需要回答的是什么问题,怎样回答。回答问题一定要准确,与原句的意思保持一致。其次还要找准扩写的位置。 扩句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四步。 (1)读懂例句,审清要求
16、,弄清扩什么内容,在什么位置扩写。 (2)看原句,弄明句子的意思,想想如何恰当地搭配词语。 (3)按要求扩写句子。 (4)对照原句,检查扩句,看是否保留了原句的主干,词语搭配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内容是否统一等。 扩写句子有三种具体的方法: ( 1)想象扩句法。 想象扩句法,就是抓住句子中叙述的人或事物,想象他们(它们)的形象,有比喻的方法把句子的意思描述得更加具体、形象、生动。 例如:“你要爱护它”可扩成“你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它”。 ( 2)描述扩句法 描述扩句法,就是抓住句子要说的人或事物进行具体的描写、叙述。 例如:“水珠飞腾着”可扩成“(一串串晶莹的)水珠飞腾着”。 (
17、3)说明扩句法 说明扩句法,就是对句子中所说的人或事物的有关情况进行说明性的叙述,使句子的意思更详细、明确。 例如:“李明珍是药物学家”可扩成“李时珍是(我国明朝一位伟大的)药物学家”。 另外,要把句子扩充好还应注意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比如:我们热爱徐州如果扩成 关闭 - 我们(十分)热爱徐州(的云龙山)。这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也就不叫扩句,而叫改句了。 怎样修改病句 我们在平时说话和写文章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有毛病的句子。这些句子主要是在词语之间的联系上有毛 病,我们把这些句子叫做“病句”。为了把意思表达准确,表达清楚,我们必须学会修改病句。 怎样修改病句呢? 第一,认真读句子,了解句子
18、本来的意思。修改病句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能违背句子的原意。 第二,认真分析,找出“病因”。常见的病句,大致有:成分残缺、用词不当、意思重复、词序不当、前后矛盾等等。 第三,认真修改,针对病句的不同“病因”,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修改。 “加”。对于“成分残缺”的句子,可以用“加”的方法,把句子补充完整。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可以改为:“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国的领土”。 “换”。对于“用词不当”的句子,可以用“换”的方法,把用错的词换成该用的词。如:“一辆大卡车停在站中间,阻止了我们上学的道路。”应当把“阻止”换成“阻挡”。 “删”。对于“意思重复”的句子,用“删”的方法,可以把多余的词语删去。如:“
19、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可将“不禁”或“忍不住”删去一个。 “调”。对于“词序不当”的句子,可以用“调”的方法,把不合理的词语顺序予以调整。如:“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呀广可将“两个”调到“新旧”的后面。 “改”。对于意思“前后矛盾”的句子可以用“改”的方法, 使整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如:“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风。”可将“傍晚”一词改为“夜里”。 第四,认真检查,改后还要认真检查修改是不是保留了句子的原意,改后的句子是不是通顺了,还有没有更好的修改方法。总之,修改病句要认真开动脑筋,巧用修改方法。 为了表达的需要,我们时常在主语谓语前后加上合适的修饰词语,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具体、明确、
20、生动。扩句就是指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添加合适的修饰词语。扩句时应注意: (1) 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 ,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2) 增添上的词语要与原句中词语搭配得当, 避免产生病句。 (3) 如果扩句有例句就照例句扩展,没有例句有没有具体要求的,扩展的部分可以不受限制。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 ( 1) “谁 ”的前面; ( 2) “是 ”和 “动作 ”的前面: ( 3) “什么 ”的前面; ( 4) “怎么样 ”的前面; ( 5) “怎么样 ”的后面。 例句:英勇的战士狠狠地打击来犯的敌人。 ( “谁 ”之前)( “动作 ”之前)( “什么 ”之前) 刘胡兰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21、。 ( “是 ”之前)( “什么 ”之前) 海娃非常高兴。( “怎么样 ”之前) 海娃高兴极了。( “怎么样 ”之后) 一个地方可以加上不止一个枝叶。如 “刘胡兰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在 “英雄 ”的前面就加上了 “一位 ”和 “了不起 ”。 扩句应注意什么呢?一是不能违背原意;二是不能改变结构,三是必须搭配恰当;四是力求内容丰富。如把 “小兰上学去 ”扩成 “小兰冒着瓢泼大雨和泥泞的小路上学去 ”,扩充的部分就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又如: “禾苗点头 ”扩成 “禾苗在微风中点头 ”当然是对的,但算不上好。因为 “禾苗 ”前可以扩充而未扩充。如扩成 “田里的禾苗在微风中点头 ”就比较好。但仍不算
22、很好,因为扩充的两个枝叶都是 “在什么地方 ”,还可以加上什么样的,怎样的一类词语,变成 “田 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中频频点头 ”。 扩句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呢?第一,画一画,看看扩充哪些地方;第二,想一想,可以加进哪些枝叶;第三,连一连,看看搭配是否恰当。 1、 慈祥的爷爷在河边钓鱼。 2、亲爱的妈妈熟练的在炒着香喷喷的饭菜。 3、可爱的小红在认真的看着有趣的新书。 4、明明喜欢在家学习,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5、深夜,闪烁的星星布满了天空。 6、崭新的联想电脑被捣蛋的可可弄坏了。 7、宽阔的广场上有许多行人在散步。 8、太阳光为我们照亮大地。 9、可爱的小白兔在啃着新鲜的萝卜。 10、饥饿
23、的聪 聪狼吞虎咽的吃着饭菜。 11、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 12、宋庆龄奶奶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少年儿童。 13、蔡希陶伯伯是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研究所的老所长。 14、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 15、相传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 16、新开发的 “绿色食品 ”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缩句 :1. 这是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 2. 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3. 火车两旁依然是逼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 4.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愉快地做游戏。 5. 一 座富有民族特色的高大建筑耸立在眼前。 6. 黑生生的脸上现出一丝得意的神色
24、。 7. 小利挎着个篮子,蹦蹦跳跳的在前边引路。 8. 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9. 垂柳那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 10.战士们像潮水一样冲向敌军司令部。 10. 胜利的红旗在隆华中学上空飘扬。 11. 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12. 维勒尼克的爸爸兴奋的讲了许多中国见闻。 13. 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就散开了。 14. 我的窗前是一片茂密的树林。 15. 街上行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 16. 一位旅客正 望着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17.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 18.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9.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阶段 方法 技巧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