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课内外古诗词及译文.doc
《七年级上课内外古诗词及译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课内外古诗词及译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1.观沧海 步出夏门行 观沧海 两汉 :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 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 诗 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注释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 ji)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
2、公元 207 年秋天, 曹操 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沧:通 “ 苍 ” ,青绿色。 海:渤海 何:多么 澹 澹( dn dn):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 峙( sng zh):耸立。竦 ,通耸,高。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阳和月亮 若:如同 .好像是 . 星汉:银河,天河。 幸:庆幸。 甚:极点。 至:非常,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的直接 关系。) 曹操( 155 年 220 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
3、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 “ 改造文章的祖师 ”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 “ 妙品 ”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 唐代 : 李白 2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随风 一作:随君 ) 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
4、到夜郎以西。 注释 王昌龄 :唐代 诗 人,天宝(唐玄宗年号, 742 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今湖南省黔阳县。 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杨花落尽:一作 “ 扬州花落 ” 。 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 人。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 与:给。 随风:一作 “ 随君 ” 。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
5、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 李白 当时在东南,所以说 “ 随风直到夜郎西 ” 。 李白( 701 年 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 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 诗仙 ” 。祖籍陇西成纪 (待考 ),出生于西域碎叶城, 4 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 年病逝,享年 61 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3.次北固山下 唐代 :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青山外 一作:青山下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6、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注释 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客路:旅途。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顺风。 悬: 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残夜:夜将尽之时。 江春:江南的春天。 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青山:指北固山。 乡书:家信。 4.天 净沙 秋思 3 朝代:元代 作者: 马致远 原文: 枯藤老
7、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注释 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 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创
8、作背景 马致远 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1250 年 -1321 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 “ 东篱 ” ),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 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 1321 1324)之间,与关 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 “ 元曲四大家 ” ,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 5. 峨眉
9、山 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 月半轮秋 ,影 入平羌 江水流。 夜发 清溪 向三峡 ,思君 不见下 渝州 。 1 词语注释 选自 李太白全集 卷八 峨眉山 :在今 四川峨眉山 市(县级市)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 上弦月 或 下弦月 。 影:月光和人的影子。 平羌 (qing):江名,即今 青衣江 ,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4 三峡:指长江 瞿塘峡 、 巫峡 、 西陵峡 ,今在 四川 、 湖北 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 乐山 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
10、友人。 下:顺流而下。 作品译文 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 月亮倒映 在 平羌江 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 三峡 , 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才发现到了 渝州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 李太白全集 卷八,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 725 年( 开元 十三年的时候)以前。这首诗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写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 江水 之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 ,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这首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历史
11、评价 唐诗笺注: “ 君 指月。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诗自神韵清绝。 ” 明代 王世贞 评价说: “ 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 峨眉山 、平羌、清溪、三峡、渝洲。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 ” 作者简介 李白画像 李白( 701 762),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 。自称祖 籍陇西成纪(今 甘肃静宁 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 安西都护 府 ,在今 吉尔吉斯斯坦 北部 托克马克 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 四川江油 )青莲乡 。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 25 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
12、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 742 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 唐玄宗 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 744 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 杜甫 结交。 安史之乱 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 756 年参加了永王 李璘 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病死在族叔当涂(今安徽)令 李阳冰 家。 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称赞他的诗“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其诗以抒情 为主,写了 “ 济苍生 ”“ 安黎元
13、 ” 的美好理想,体现了藐视权贵,同情人民的情感。他又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色彩斑斓,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诗体多样化,以七古和七绝最胜,对后代诗歌创作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他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的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 “ 诗仙 ” 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 李杜 ” 。 6.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岐王宅 里寻常见,崔九堂前 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 落花时节又逢君 。 词语注释 江南逢李龟年 李龟年 :唐朝 开元 、 天宝 年间的著名乐师,擅 长唱歌
14、。因为受到皇帝 唐玄宗 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 ” 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岐王 : 唐玄宗 李隆基 的弟弟, 名叫 李范 ,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 音律 。寻常:经常。 崔九 : 崔涤 ,在兄弟中排行第九, 中书令 崔湜 的弟弟。玄宗时,曾任 殿中监 ,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 ,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5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 :暮春,通常指 阴历 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君:指李龟年。 作品译文 当年在 岐王宅 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 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到你的文采。 眼下正是江南暮
15、春的落花时节, 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创作背景 此诗大概作于 公元 770 年 (大历五年) 杜甫 在长沙的时候。 安史之乱 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 李龟年 重逢,回忆起在岐 王和 崔九 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 岑参 创作的一首 五绝 。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全诗语言朴实,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 九日:指九月九日 重阳节
16、 。 强:勉强。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无人送酒:据 南史 隐逸传记载, 陶渊明 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这时正 好王弘送酒来了,于是醉饮而归。 怜:可怜。 傍:靠近、接近。 2 3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白话译文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2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 755 年), 安禄山 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 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 757 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 “ 时未收长安 ”
17、。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4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作者简介 岑参 (公元 715 770 年),唐江陵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孙。天宝三年进士。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 授右补阙。后出任嘉州刺史。大历五年卒於成都。工诗,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者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有岑嘉州诗七卷 8.夜上受降城闻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四句二十八字,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课 内外 古诗词 译文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