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体制 国有企业改革与现代.ppt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体制 国有企业改革与现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体制 国有企业改革与现代.ppt(6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体制 国有企业改革与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一、国有企业及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一)国有企业的产生和发展1.国有企业产生的原因(1)政府的经济职能之一:政府利用宏观调控职能,通过控制垄断部门来引导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涉及国家安全、资源不可再生性行业以及公益、公用领域)。(2)特殊时期政府的特殊行为:如战争、困难时期,2.中国国有企业产生的三种形式原解放区的国有企业没收官僚资本与改造民族资本形成的企业建国后新办的国有企业(“一五”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3.国有企业的发展(1)1978年之前国有企业发展国有企业数量增加,国有企业总产值增加,(2)1978年改革开发以来
2、 规模: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国企数量减少,但控制力、实力不断增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国有企业实力增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国有企业涉及行业:由计划经济条件下所有行业都是国有企业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性行业转变。 国有企业人数: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减少。,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4.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1)边界不清、范围太宽国有企业存在的逻辑国有经济存在的范围界定的关键是应以资源最优配置作为所有制结构确立的依据,应由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来决定所有制的结构。由于非国有经济在资源的配置上也存在着低效率的区域,即私产权在资源配置上的低效率,因此
3、,国有经济存在的逻辑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和“市场不足”。国有企业存在的边界尽管国有经济存在是必要的,但国有经济更适于非竞争性领域,竞争性领域和非竞争性领域的区分是动态的,并且已呈现出非竞争性领域不断向竞争性领域演化的趋势,所以,国有经济存在的范围也会随着非竞争性领域的变化趋势而不断缩小。(2)机制落后、效率太低,(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起因:一是重新为国有企业定位,缩小国有企业存在的范围;二是在机制上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1.第一阶段:放权让利阶段(1978.10 -1984.10)主要内容:下放权力企业领导制度改革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启动“拨改贷”“两步利改税”评价:
4、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框内的改革主要改革措施不配套,2.第二阶段:两权分离阶段(1984.10-1992.2)起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解决了两个重大理论问题:(1)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2)国有企业改革政企分开、搞活大中型国有企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搞活的关键是理顺两个关系,即政府与企业、企业与职工;搞活的方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同时,理论界提出两个不等于:“全民所有制不等于国有制”,“国有企业不等于国营企业”。,主要内容:两权分离的三种形式: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
5、评价:成绩:利益分配向职工倾斜,国企职工地位高问题:承包制的短期行为;单兵独进、不配套、不协调,3.第三阶段:产权制度改革(1992年以后)起因:邓小平南巡讲话、十四大召开以及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特点:系统性理论层次: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宏观层次:十四大正式肯定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并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体制的三个特点微观层次:十四届三中全会的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操作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颁布与实施,内在性,复杂性经济利益政治依靠:社会主义的基础思想观念:吃公家饭 主要内容重点突破:重点突破国有企业,国
6、有企业的重点是产权制度以及治理制度配套改革:税收、投资、金融、外贸等中观体制改革。实际上,国有企业改革涉及到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的协调发展。,进程:92年:转换经营机制,优化组合93年-94年: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95年:“三改一加强”以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96年:“抓大放小”,“多兼并,少破产”“三城经验”及股份合作制的出现出现了强行兼并及“托管”现象97年为“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以及资本运营,党的十五大: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四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
7、竞争机制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国资监管体制;社保体系 十五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共12个问题,重点有两个: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从战术上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十五计划纲要:进一步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基本完成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党的十六大:建立“三管”(管人、管资产、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十一五规划加大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
8、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加快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建立健全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等管理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二、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就与问题,(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就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有两个:一是机制是否转变;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 (1)引进了竞争机制,打破了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初步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竞争局面改革之前:一大二公三纯四统五空改革以来:大的含义变化;公有制是手段;多种成分并存;顾客成了上帝;产权改革启动。,(2
9、)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贫穷的含义发生变化:由吃饭难转向花钱难(贫协主席的报告)激励机制不相容:鼓励落后(争当贫困县与贫困人口)生活方式转变是漫长的(陕北)乞丐:内容、方式、观念变化市民:耐用消费品上了三个台阶,(二)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1)表层问题速度慢效率低负债率高产品积压信用危机(三角债),(2)深层问题产权问题产权不清的三层涵义:“无主资产”;“拨改贷”后的资产是谁的;职工工资特别是老职工工资转化的资产是谁的;产权单一治理机制不健全,不科学 国有企业的治理:旧体制下的“老三会”:两个矛盾 新体制下的治理:新体制下的“新三会”变为大杂烩:新三会+老两会+工会,企业家机制不健全:
10、培育(生成)、选拔、使用、激励、淘汰、监督等6大机制都不健全。 厂长(经理)想干一番事业与环境不允许干一番事业的矛盾 企业办社会,国有企业为“村庄”,(3)环境问题观念滞后理论薄弱 改革变形农业体制滞后两极分化需求不足投融资方式单一政治体制滞后,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1.为国有企业重新定位,抓住改革的实质(1)对国有企业的重新定位国有企业的职能是什么?国家为什么要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职能任务 衡量标准国企的性质及优势政企不分与政企分开(2)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不承担特殊职能的企业从国有经济领域退出,2.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企业,实行“抓重放轻”的改革战略“抓大放小”与“抓重放轻”两类
11、企业:竞争行业与垄断行业;“垄断”是一个动态概念;“垄断行业的企业”不等于“垄断企业”衡量抓与不抓的标准:重与轻,而不是大与小对两类企业实行不同的改革对策,3.引进竞争机制,淘汰一部分国有企业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不淘汰,“长命百岁”“植物人”化 搞活与搞死的关系 减少数量,提高质量,4.利用非公有制经济优势,盘活国有资产 非公有制经济的十大优势 国有企业的优势:知名度 地理位置及规模 职工素质;思想政治工作 优势互补的方式 国企改革与非公有制发展的关系,5.规范改制行为,杜绝“翻牌”公司“翻牌”是中国人的特长:乡政府人民公社乡政府镇政府国营工厂XX公司。改制与搞活企
12、业的关系:搞活企业应当是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企业家创新7位一体。改革只是制度创新,是搞活企业的一个因素。 6.走出职工下岗的误区,善待职工三大误区:减员增效:“减员与增效”的关系(机制)职工下岗:下岗是目的/手段/结果?内部退休:内退有利,还是不利?善待职工:日本职工为何跳槽少?职工是企业的最大资源,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及特征1.现代企业制度概念现代企业制度就是现代企业财产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它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司法人制度,其典型形式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内涵的三个要点现代企业财产的组织制度与管
13、理制度(三个层次的制度:财产的所有权制度、财产的组织制度、财产的管理制度),现代公司(企业)制度:由古典企业制度到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制度: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现代企业古典企业制度经历了业主制与合伙制两个阶段,由于其弊端(是自然人企业负无限责任;合伙制的协商费高,甚至无法合作;业主之间“搭便车”;产权缺乏流动性)而发展为现代企业。现代企业的典型形式: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法人制度: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与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与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具有法律上的人格,同自然人相对应。,搞清楚几个概念:企业集团与集团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制、股份制,2.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中共中央关
14、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建立“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有人认为其特点是16个字。产权关系明晰企业自主经营(独立法人)经营主体明确(经营者而非所有者)面向市场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具有科学的领导体制政府间接调控,(二)现代企业制度及运行机制1.现代企业制度:三公、六婆、八种制度、一个中介三公:公平、公正、公开六婆:内部“三会制度”;外部“三所”制度八种制度:设立;资本;持股;上市;分配;会计;监督;终止一个中介:行业协会,2.现代企业的运行机制 (1)我国企业发展中的机制障碍产权机制障碍产权单一:不可能形成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决策者难以制衡,随意
15、性强产权主体空位:荷兰工会代表团,经营管理人员的选拔与评价机制障碍选拔制度 1999年,西部大开发前夕,我提出重大改革措施:全社会公开招聘国企经理,并建立国有企业改革特区。 目前把党管干部与市场选拔经营者相结合,具体办法是:组织部门考察并提名董事会聘任。评价制度 评价标准:好人好厂长 投资冲动与效益提高 积极带领群众致富与“住破房子”、“骑车上班”,竞争淘汰机制障碍企业竞争机制滞后(国企“长命百岁”)管理人员竞争淘汰机制不完善(出路问题)省政府处级干部内部竞争上岗(“前面有人,但不管事”)职工淘汰困难(不只是利益,而且是一种归属感中国人习惯于归属一个组织),利益机制障碍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收入偏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微观 体制 国有企业 改革 现代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