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案-1.doc
《少年闰土教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年闰土教案-1.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高桥小学 陈小梅 教学目标: 1、会写 7 个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第一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 教学难点: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查找鲁迅先生的有关资料,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激发兴趣 1、我国有一
2、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鲁迅) 出示课本 课件鲁迅 图。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先生吧! 2、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导语及资料袋中对鲁迅先生的介绍谈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也可以谈自己从课外书中获得的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 3、鲁迅先生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时也像你们一 样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儿时的伙伴,当母亲和他提起这位朋友时,他的脑里就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画面。(出示课文插图)他就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少年闰土。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生字新词,检查识读。 2、检
3、查读文情况,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画出不理解的词句,自己思考,如“其间”其中,“无端”无缘无故,“素”向来,“如许”如此,“希奇”稀奇,在读完课文后,集体交流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3、通过课前预习,你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文章的主要内容,少年闰土给 自己的印象,闰土讲的许多“希奇的事”等等 ) 三、提出问题,互释疑点 鲁迅的文章语言精辟,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 ?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互解决一部分。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反馈交流,部分问题存疑。教师
4、从学生的问题中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疑问点。 四、学习闰土的外貌 1、请同学们找一找二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2、 指名读,读后,小组进行讨论:“你觉得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可看出他是一个什 么样的人?” (看出闰土是一个纯朴、活泼 、健康 的孩子) 3、 我们 这些信息是怎么获得 的 ? 学生认识到: 我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 的 。说明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4、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特点) 5、课件出示人物外貌描写的优秀例子,稍作分析。 6、小练笔,进行仿写:用一段话 描写我班
5、的 一 同学,字数在 100 字左右。 然后做猜一猜他描写的是谁的游戏,对作品进行评价。 五、教学第一自然段: 师:正是这不同于我的外貌给我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让我最记忆犹新的则是看瓜刺猹的闰土。 1、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学生描述。 2、轻声读课文第 1 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同学们刚才的描述有什么不同?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3、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 1)指名读第一句。同桌互读,并且把认为读得好的同桌推荐给大家。再请这些同学齐读,学生评价,学习读。 ( 2)教师点播:在闰土奔跑在一望无际的海边,穿梭在碧绿的瓜地中时,我在哪里?试想,每每回忆起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少年 教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