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1763-2013 白毛树皮象防治技术规程.pdf
《DB13 T 1763-2013 白毛树皮象防治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1763-2013 白毛树皮象防治技术规程.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 B 16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17632013 白毛树皮象防治技术规程 2013 - 09 05 发布 2013 - 09 - 30 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13/T 1763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河北省林业厅森防站。 本标准起草人: 毕华明、屈金亮、王春风、周建波、国志峰、杨晓琴、赵立群、张丽华、程立忠、侯紫慧、刘晓兰、杜兴兰、薄学文、于贵朋、丁晓东、刘彦文、聂洪飞、马瑞先、赵兴强、刘桂红、胡桂华 DB13/
2、T 17632013 1 白毛树皮象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毛树皮象(Hylobius albosparsus Boheman)的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白毛树皮象发生区的防治。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白毛树皮象 白毛树皮象(Hylobius albosparsus Boheman),属鞘翅目,象虫科,树皮象亚科,树皮象属。 2.2 防治指标 为了控制害虫种群数量达到寄主受害允许水平而需要采取防治措施时的虫口密度。 3 白毛树皮象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活史及寄主种类 3.1.1 成虫 体长11 mm15mm,长椭圆形,体深褐色。头部背面布满
3、不规则的、大小不等的圆形刻点。喙长而粗,略弯;前胸背板宽略大于长,散布深坑,中间两侧各有一大窝;鞘翅深棕色,较前胸宽,上有近长方形的成虚线排列的刻点和金黄色鳞片花纹,形成3条不规则的横带。雌虫腹部背面7节,第1腹节腹面微凸;雄虫腹部背面8节,第1腹节腹面不凸。 3.1.2 卵 长椭圆形,长约1.5mm,宽约0.8mm。白色微黄、透明。 3.1.3 幼虫 老熟时体长13mm22mm。体白色或黄白色,无足,微弯。头部橙黄色或者栗红色,头宽3.3mm。上颚具深褐色2齿。额及头顶上部有一条黑色纵线。 3.1.4 蛹 体长约18mm,黄白色。额上有一对乳头状突起,两侧有大刺,头管具4对刺,前胸背板前缘及
4、后缘各具2对刺,中部有2对刺,侧缘各有3刺,腹部背板具刺状突起,尤以第5至第7节最为发达。腹部末端具2枚细而长的突起。 3.2 生物学特性 DB13/T 17632013 2 在冀北地区,白毛树皮象2a发生1代,主要危害2a生以上的落叶松、云杉、樟子松、油松幼树干部和枝梢,皆伐迹地和发生过森林火灾的地方都是白毛树皮象的易发区。该虫以老熟幼虫在落叶松伐根的根爪部树皮内越冬、成虫在枯枝落叶层越冬。成虫与6月上旬开始上树危害,集中于落叶松更新地上取食和交尾,危害2a生以上的幼树,咬食树干中上部及枝梢的韧皮部作为补充营养。同时在6月上旬成虫寻找新鲜伐根产卵,将卵产在伐根皮层中。 卵产下后经23周孵化为
5、幼虫,新孵化从产卵处沿伐根向下或沿侧根扩展取食,产生的粪便和木屑充塞虫道。幼虫约5龄,可沿主干取食深达30cm,沿侧根取食延伸超过40 cm。到10月初,大部分幼虫已经老熟,在皮层、皮层与边材间或全部在边材内做椭圆形蛹室休眠,少数孵化较晚的幼虫越冬时尚未老熟,越冬后需再取食一段时间。 上年秋末已经老熟的休眠幼虫,经越冬阶段后,于67月化蛹。8月上旬开始羽化,大部分羽化为成虫后,要在蛹室中潜伏约10天后,寻找幼树取食危害。 该虫主要是白天危害,一般在上午9点以后开始扬飞取食危害,阳光充足、光照好、气温高该虫活动频繁危害重,阴雨天气温低危害次之。一年分春秋两季扬飞为主要危害期,春季为越冬成虫危害,
6、秋季为新羽化成虫危害。在塞罕坝地区,秋季危害重于春季。 3.3 白毛树皮象生活史 见表1。 表1 白毛树皮象生活史(冀北地区) 月 份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至翌年4月 世 代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第一年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年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年 (同第一年) (+) + + + + + + + - - - - - - - - (-)(-) (-)(-)(-) 注
7、:卵;幼虫;蛹;+成虫;(-)越冬幼虫;(+)越冬成虫;上为上旬,中为中旬,下为下旬。 3.4寄主种类 见表2。 表2 白毛树皮象危害植物种类(以拉丁学名为序) 寄主中文名称 寄主拉丁学名 寄主科属 华北落叶松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 松科、落叶松属 兴安落叶松 Larix gmelinii(Rupr.)Rupr. 松科、落叶松属 日本落叶松 Larix kaempferi(Lamb.)Carr. 松科、落叶松属 白杄 Picea meyeri Rehd.et Wils 云杉亚科、云杉属 青杄 Picea wilsonii Mast 云杉亚科、云杉属
8、樟子松 P.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松科、松属 油松 Pinus tabulaeformis Garr 松科、松属 DB13/T 17632013 3 4 控制原则和防治指标 4.1 控制原则 本着严格贯彻“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森防方针,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身调控作用,综合采用物理、生物、化学的方法进行防治。 4.2 防治指标 按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分别划分危害程度标准。 4.2.1 有虫株率 在发生区,选取有代表性的寄主树种面积0.1%0.5%,设12块标准地,按对角线或“Z”字型机械抽取20株标准株,每株调查,将调查结果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1763-2013 白毛树皮象防治技术规程 1763 2013 白毛 树皮 防治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