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830-2006 紫薇苗木生产技术规程.pdf
《DB13 T 830-2006 紫薇苗木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830-2006 紫薇苗木生产技术规程.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B 6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 8302006紫薇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2006-11-20 发布 2006-11-20 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 8302006 I 前 言 本标准中的附录 A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林木种苗管理站、河北威县苗圃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俊明、何文林、王印肖、刘玉艳、李金忠、郑键。 DB13/T 8302006 1 紫薇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紫薇苗木繁殖、苗木管理和苗木出圃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紫薇的露地苗木生产,不适用于紫薇的设施苗木生
2、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01 1985 育苗技术规程 GB/T 100161988 林木种子贮藏 GB 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 苗木繁殖 3.1 播种繁殖 3.1.1 种子采集、贮藏 在 10 月11 月份蒴果成熟时,选优良母树进行采种,采下的蒴果晾晒数日至开裂,去皮、晾干后干藏。贮藏条件按 GB/T
3、 10016 1988 的规定执行。 3.1.2 种子处理 3.1.2.1 消毒 用 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 2 h,捞出密封 30 min,用清水冲洗后阴干。 3.1.2.2 浸种 播前用 4045 温水浸种,边倒水边搅动,使种子受热均匀,让其自然冷却,浸泡 24 h 后捞出。 3.1.2.3 催芽 将浸种后的种子混入其体积 23 倍的湿沙,置于背风向阳处催芽;或将吸水膨胀的种子放在 15 25 的环境中,覆以湿布保持种子湿润,以后每天用 40 温水冲洗 12 次,待种子有 1/3 裂嘴时即可播种。 3.1.3 圃地选择 育苗圃地宜选在肥沃、湿润、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或沙壤土
4、地段。 3.1.4 整地 育苗前必须细致整地,包括翻地、耙地、平整、镇压。翻地深度:秋季 25 cm以上,春季 20 cm以上。随翻随耙,及时平整、镇压。结合翻地,每 667m2圃地施入腐熟的有机肥 4 000 kg5 000 kg ,使肥、土充分混合。 3.1.5 播种 播种时间以 3 月下旬4 月间为宜。采用床作条播,行距 20 cm30 cm,播 幅 3 cm,开 沟 深 1 cm2 cm,覆土厚 0.5 cm1.0 cm 。播种量 5 g/m2。覆土后用 0.2 g/ m2扑草净封闭土壤,再盖草或覆膜。 3.2 扦插繁殖 3.2.1 硬枝扦插 3.2.1.1 苗床准备 宜选择土层深厚、
5、土质疏松、背风向阳的沙壤或壤土地块。用 0.5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土壤表面消DB13/T 8302006 2 毒,并用塑料薄膜覆盖 1 d2 d,深翻 30 cm,翻地时将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 g/m2)均匀掺于土壤中,耙细整平,做成 1.0 m1.2 m宽的高床。床外缘排水沟深 15 cm20 cm 。 3.2.1.2 采条与制穗 在休眠期,选用健壮、充分木质化、无病虫害的 1 年生枝条,弃掉不充实的稍端,在背阴处截制插穗。插穗长度 10 cm15 cm,下切口剪成斜口,上切口剪成平口,上下切口应平滑。 3.2.1.3 插穗贮藏 秋季制穗春季扦插时,插穗需进行冬季贮藏。方法是:选择地势较高、排
6、水良好的背阴处挖沟,沟宽 1m,深 60 cm80 cm。先在沟底铺一层 5 cm 的湿沙,将插穗每 50 根一捆,分层放于沟中,每层插穗中间用 5 cm 厚湿沙层隔开。当插穗放置到距地面 20 cm 时,用湿沙填平,覆土成屋脊状,中间插一草把以利通气。 3.2.1.4 插穗促根处理 用50 mg/kg ABT1生根粉液处理 12 h24 h;或用 50 mg/kg萘乙酸液处理 15 h20 h;或用清水浸泡 2 d3 d,每天换水 1 次。 3.2.1.5 扦插 于 3 月4 月间芽未萌动前扦插。株距 10 cm,行距 15 cm。扦插深度以插穗长度的 2/3 为宜。插完后撒 1 cm 厚的
7、细土。 3.2.2 嫩枝扦插 3.2.2.1 插床准备 可选用通透性良好的河沙、蛭石、珍珠岩、粉煤灰等作扦插基质。扦插前用 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基质消毒。 3.2.2.2 扦插时间 6 月上旬9 月上旬都可进行扦插,具体时间以选阴天或晴天傍晚为好。 3.2.2.3 采条与制穗 选取健壮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剪成 10 cm长的插穗,保留上部 34 片小叶,下剪口斜剪,上剪口平剪。插穗基部用浓度为 50 mg/kg的ABT 1生根粉液处理 30 min后扦插。 3.2.2.4 扦插 嫩枝扦插应随采条随扦插。扦插深度以插穗长度的 1/2 为宜。株距 5 cm,行距 10 cm。 3.3 嫁接繁
8、殖 3.3.1 嫁接时间 以春季树液流动前(3 月 20 日之后至 4 月 10 日左右)为宜。 3.3.2 嫁接方法 采取劈接法。选发育粗壮的 1a 实生苗作砧木,从距地面 5 cm8 cm 处剪断,在砧木横断面中心垂直向下纵劈一刀约 3 cm 深。取所需花色的枝条,截取成长 5 cm8 cm 带 2 个芽以上的接穗,将接穗基部削成楔形(削面长 2.5 cm3.0 cm,外侧稍厚于内侧)后插入砧木劈口,使接穗和砧木形成层完全密接。用塑料薄膜绑好,然后套塑料袋保湿。 3.4 移植育苗 播种苗、扦插苗及嫁接苗培育 1 年以后,要进行苗木移植,扩大其株行距,使其更好的生长发育。 3.4.1 选地与
9、整地 移植地块的土壤条件尽量与原圃地一致。移植前按 3.1.4 的要求进行整地。 3.4.2 移植 3 月4 月间树液流动前移植。移植起苗前 2 d3 d 浇足水,移植时要多带宿土,少破坏根系,缩短根系暴露时间。移植株行距为 50 cm50 cm ,栽植深度比苗木原土痕深 2 cm3 cm。要随起苗随栽植,栽植后立即灌透水。异地移植,在苗木运输、栽植过程中要严禁苗木失水。 DB13/T 8302006 3 4 苗木管理 4.1 播种苗的管理 4.1.1 间苗与定苗 幼苗出土后揭除地膜,待幼苗长至 3 cm 时,拔除生长过于密集、发育不健全和受伤、感染病虫害的幼苗。间苗的同时,对幼苗过于稀疏地段
10、进行补植。苗高达 10 cm 时即可定苗,苗木间距 10 cm15 cm。 4.1.2 肥水管理 出苗期要适当控制灌溉,只要地面处于湿润状态、土壤不板结就不必灌溉;幼苗期采用少量多次办法;苗木速生期要采取多量少次办法;苗木生长后期控制灌溉,除特别干旱外,可不必灌溉。67 月追肥 23 次,以氮肥为主,磷肥为辅。追肥量因肥料种类而定,如尿素,以每次每亩 45 kg 为宜。速生期可结合浇水叶面喷肥 23 次,喷氮、磷速效肥,浓度不超出 2。圃地发现有积水时立即排除。 4.1.3 中耕除草 苗木生长期间及时中耕除草,特别是 4 月、5 月、6 月不得有杂草。 4.1.4 越冬防寒 入冬前浇足防冻水,
11、并于封冻前在苗木基部培土防寒,或罩以彩条布防寒。 4.2 扦插苗的管理 4.2.1 硬枝扦插苗 插完后立即浇 1 次透水,在苗床上搭建拱棚,并用塑料薄膜覆盖苗床,四周用土密封,并用遮阳网遮荫。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时,应将薄膜两端打开,使空气流通。 扦插后要保持苗床湿润,空气湿度不低于 60。幼苗期小水浇灌,以渗透苗床为度,一般每 3 d5 d 浇水 1 次。当插穗新梢长度达 5 cm 以上时可逐渐揭开遮阳网及塑料薄膜炼苗,待苗木适应外界环境后再全部揭去遮阳网及塑料薄膜。 当苗高 10 cm 左右时,可少量追施氮肥,以后每隔 50 d60 d 施 1 次氮肥,并浇透水。每隔 15 d左右用 0.2
12、磷酸二氢钾叶面施肥 1 次。雨后注意排水防涝。夏季高温干旱时适当浇水,保持苗床湿润。9 月份以后停止浇水、施肥。 苗木越冬防寒按 4.1.4 执行。 4.2.2 嫩枝扦插苗 插后及时喷水。并用塑料薄膜搭建拱棚保湿,用遮阳网遮荫 7090。此后加强水分管理,使苗床基质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以利插穗生根。约 50 d 后揭去薄膜,保留遮阳网,经 3 d5 d 的炼苗后,选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幼苗移栽。移栽后用遮 阳网进行遮荫,10 d15 d 后撤除遮阳网。移栽苗管理初期,要注意少量多次浇水。移栽当年一般不再施追肥。 苗木越冬防寒按 4.1.4 执行。 4.3 嫁接苗的管理 接穗成活后,当幼芽长至 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830-2006 紫薇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830 2006 紫薇 苗木 生产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