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233-2004 农作物品种纯度田间检验规程.pdf
《DB11 T 233-2004 农作物品种纯度田间检验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233-2004 农作物品种纯度田间检验规程.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01 B 04 备案号:15508-2004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233 2004 代替DB/1100 B21014 87,DB/1100 B2101587 农作物品种纯度田间检验规程 Rules of field teseting for crops yarietal purity 2003-06-15发布 2003-07-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 DB11/T 2332004 I 目录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分类 1 4 原材料要求 2 5 技术要求 2 6 试验方法 3 7 检验规则 4 8 标识、使用说明 5 9
2、 包装、运输、贮存 5 附录 A 6 附录 B 9 DB11/T 2332004 II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DB1100B21014-87小麦、水稻品种纯度田间纯度检验规程、 DB1100B21015-87玉米 制种和亲本繁殖田间纯度检验规程。 本标准的附录 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种子管理站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希海、白 琼岩、 张连平、田 雷。 本标准分所 代替标准的 历次版 本发布情况 为: DB/1100 B21014 87、DB/1100 B2101587 。 DB11/T 2332004 1 农作物品种纯
3、度田间检验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农 作物 种子繁殖、制种和 生产田的田间检验原则、程 序 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 于农作物 种子繁殖和制种田的品种纯度田间检验,也适 用 于 农作物生产 田的品种纯度 田间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 的条款通过 本标准的引用而成 为本标准的 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 修改单 (不包 括勘误 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 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 本标准达成协议 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 这些文件的 最新版 本。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适用于本标准。 GB/T 3543.5 农作物 种子检验规程 真实 性和品种纯
4、度鉴定 GB/T 17315 玉米杂交 种繁育 制种技术 操作规程 GB/T 17316 水稻原种 生产技术 操作规程 GB/T 17317 小麦原种 生产技术 操作规程 GB 4404.1 粮食作物 种子 禾谷类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 下列定义 。 3.1 品种 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开发 , 作物在形态特征 和 生物 学特性 (遗传 、 生理、 细胞 、 化学 、 对环境 要求等) 基本一致 , 经过反复 繁殖或在 特 定 繁殖 周 期内 仍保持其 相应的特征特性的 栽培植株群体, 并有 一个公认的 名称。 3.2 品种真实性 供 检品种 与 文件 记录(如 品种描述 、标签等 )是
5、否 相符。 3.3 品种纯度 品种在特征特 性方面典型一致 的程度,用本品种的 株 ( 穗 ) 数占供 检本作物 株 (穗) 数的百分 数表 示。 3.4 特征特性 品种的植物 学形态特征 和 生物 学特性。 3.5 杂株率 检验样区中所有杂株 (穗)占 检验样区 本作物总株 (穗 ) 数 的 百分 率 。 3.6 散粉株率 检验样区中 主轴或分 枝超过 50mm 的 花药伸出颖壳 并在散粉的 植株占供 检样区本 作物总株数 的 百 分 率 。 3.7 DB11/T 2332004 2 淘汰值 在充分考虑 种子生产者 利益和 较少可能判 定 失 误的 基础上, 把样区 内观察到 的杂株与 标准
6、值进行比 较,做出有 风险接受 或淘汰种子田决定 的数值。 4 总则 田间检验的 目的是核查 种子田的品种特征 、 特 性 是否名 副 其实以及影响收获 种子质量 的 各 种信息情 况,从而采 取相应的 措施确保 种子收获时 符 合 规定 的质量要求。田间检验 工作应坚 持以下原则: 田间检验员必须熟悉 品种的特征特性、种子生产 方法和程序,经 培训并考核 合格; 建立品种间 相互区别 的特征特 性描述档案 ( 即 品种 描述 ) ; 依 据不同作物 和 有关信息, 计划和 实施能覆盖 种子田的、 有 代 表性的、 符合标准要求的 取样 程序和方法 ; 种子田在整 个生长季节可以 检查多 次,
7、通常 为苗期 、花 期、成熟 期,但至 少应在 品种特征特 性表现最充 分,最明 显的时期 检查一次 ,并保证 有足够 的 时 间 ; 检验 员 应 独立地根据 检验结果报告 田间状况并 做 出评价 。如果检验 时某 些植株难以从特征特 性加以确认 ,在得出 结论之前 需要进行 第二次或 更多 次的检验。 5 田间检验员 5.1 田间检验员的要求 5.1.1 熟悉和掌握 田间检验方法、种子 生产的方法和程 序等 方面的知识, 熟悉被 检品种的 特征特性。 5.1.2 具备能依据品种 特征特性证 实品种真实 性,鉴别 种子田 杂 株 并 使 之量 化的能力, 并通过田间检 验技能的实 践考核。
8、5.1.3 健康状态良好 , 每年 保持一定 的田间工作 量 , 处于 良好 的技能状 态。 5.1.4 应独立地根据 检验结果报告田间 状 况并 做出评价 ,结果 对 检验机构负责。 5.1.5 满五年后需重 新 考核 才能上岗 。 5.2 田间检验员的支持 5.2.1 被检种子田的 详 细 信息 。 5.2.2 小区种植鉴定 的前控 结果。 5.2.3 被检品种有 效的品种标准描述 。 5.2.4 10倍和 20倍 的手持 放大镜。 5.2.5 有厘米刻度的米尺。 5.2.6 适宜的衣着 。 6 主要农作物种子田质量要求 6.1 前作(茬) 6.1.1 玉米、水稻、 高粱、 大豆、蚕豆 、
9、 红 小豆 、 绿豆 种子田前作没有 要求。 6.1.2 小麦和大麦种子田前 作没有本 作物。 6.2 隔离条件 空间隔离或 时间隔离见 表 1。 表 1 粮食作物种子繁殖和生产田的隔离要求 作物 及类 别 空间 隔离 m 时 间 隔离 d 常规稻、 保持 系、 恢复 系 20 15 不育 系 700 25 水稻 制种田 500( 粳) 20 DB11/T 2332004 3 作物 及类 别 空间 隔离 m 时 间 隔离 d 自交 系 500 40 玉米 制种田 300 40 小麦和 大麦 常 规种 25 常规种 300 不育 系、 恢复 系和 保持 系 500 高粱 制种田 300 大豆 、
10、蚕豆 、红 小 豆、 绿豆 常 规种 25 注: 如果 有其 它适 宜的 保护 措施 ,以 防止 不适 宜花粉 的污染 , 可结合 实际 情况 降低距离 要求。 6.3 品种杂株(穗)率和散粉株率 田间杂株( 穗)率和 散粉株率 见表 2 表 2 粮食作物种子繁殖田和生产田的田间杂株率和散粉株率 作 物 名 称 类 别 田间 杂株 (穗 )率 不高 于( %) 散粉株率 不超 过 % 原 种 0.08 常规种 良 种 0.1 原 种 0.01 不育 系 保持 系 恢复 系 良 种 0.08 父 本 0.1 水 稻 杂交 种 良 种 母 本 0.1 任何 一 次 花期 检 查 0.2%或 两 次
11、花 期检 查累 计 0.4% 原 种 0.02 自交 系 良 种 0.5 父 本 0.1 亲本单 交种 原 种 母 本 0.1 任何 一 次 花期 检 查 0.2%或 三 次花 期检 查累 计 0.5% 父 本 0.2 玉 米 杂交 种 良 种 母 本 0.2 任何 一 次 花期 检 查 0.5%或 三 次花 期检 查累 计 1.0% 原 种 0.1 小麦、 大麦 良 种 1.0 原 种 0.1 常规种 良 种 1.0 原 种 0.1 不育 系 保持 系 恢复 系 良 种 0.2 父 本 0.3 0.1 高 粱 杂交 种 良 种 母 本 0.3 0.1 原 种 0.1 大豆 、红 小豆 、绿豆
12、 良 种 2 原 种 0.1 蚕 豆 良 种 3 DB11/T 2332004 4 7 检验项目 7.1 生产常规种的种子田 7.1.1 前作、隔离 条件。 7.1.2 品种真实性。 7.1.3 杂株百分率 。 7.1.4 其它植物植株百分率 。 7.1.5 种子田的总体 状 况( 倒伏、健康 等 情况) 。 7.2 生产杂交种的种子田 7.2.1 隔离距离。 7.2.2 父母本的品种纯度。 7.2.3 雄性不育程度。 7.2.4 串粉或散粉 。 7.2.5 父本花粉转移 至 母 本的理想条 件。 7.2.6 适时收获母 本或先收获 父 本。 7.3 农作物生产田 7.3.1 前茬作物。 7.
13、3.2 品种真实性。 7.3.3 杂株百分率 (杂交种包 括 父 本和 母 本的 自交株百 分率 )。 7.3.4 其它植物植株百分率 。 7.3.5 生产田的总体 状 况( 包括倒伏 、和健康状 况 等 )。 8 田间检验时期和次数 8.1 生产或繁殖常规种的种子田 8.1.1 玉米(包括 常规种、自 交 系 ) 一 般 检 查 两次 。 第 一次在开花 前检查隔离 条 件和 杂株 ;第二次在开 花 期 检查 杂 株 和杂 株散粉株 。 8.1.2 水稻和高粱 (包括常规种、不育系、恢复系、保 持系 ) 一般检查两 次。第一 次在开花 前检查隔离 条 件和 杂株 ;第二次在开 花 前检 查杂
14、株。 8.1.3 小麦和大麦 一般检查两 次。第一 次在开花 前检查隔离 条 件和 杂株 ;第二次在开 花 期 检查 杂 株 。 8.1.4 大豆、蚕豆、绿豆、红小豆 一般检查两 次。第一 次在开花 前生长期( 约 10cm高 ) ;第二次在开 花 期 ,果 荚 形成 前。 8.2 生产杂交种的种子田 8.2.1 玉米 一般检查 5次。 第一次 检查隔离 条件和杂 株; 在开花 期间即在母 本有 5%花 丝抽 出后至萎缩 前检查 三次;在成 熟期检查一 次 。 8.2.2 水稻 一般检查三 次。第一 次苗期至 始穗期前检 查 隔离 条件和 杂 株 ;第二 次在花 期;第三 次为成熟 期。 8.
15、2.3 高粱 一般检查三 次。 第一次苗 期至始穗 期前检查 隔离条 件和 杂 株 ;第二次在 花 期 初期 ;第 三 次 为 开 花 末 期 检 查 去 杂 和 雄 性 不育情况。 9 田间检验程 序 9.1 了解情况和检 查 标 签 DB11/T 2332004 5 9.1.1 田间检验员通过 面谈和检查 ,全面了解 和证实以 下内容 : 申请者姓名 、作物、品种、类别( 等 级)、农户姓 名 和 电话 、种子田 ( 包 括生产田) 位置 、田块编号 、面积、前 茬 档案 、种子批号 等 。 9.1.2 为了证实品种的 真实性,应 检查标签(生产者应 将标 签树立在田间, 并留另一标 签作
16、备查; 生 产杂交种包 括父母本的种子标 签和田间分 布 图 ), 以了 解 种子来源 的 详 情。 9.2 检查隔离情况 9.2.1 依据生产者提供 的种子田和 周边田块的分 布 图 ,田间检验员应围绕种子田外围行 走,检查隔离 情况。 隔离距离检 查应涉及 与周围田 块 的 其它 作物( 特 别 是 异 花 授 粉 作物) 、 自 生 苗或杂草的 污染距离 、 收获期间机 械混杂以及 已 受 种传 病害感 染的其它 田块 的隔离距离 。 9.2.2 隔离距离达不到 标准规定的要求时,田间检验员 应要求 生产者在开花 前全部或部 分铲除污染 花 粉源使该田 块符合要求,或淘汰 达不到 隔离条
17、件的 部分田块。 9.3 鉴定品种真实性 田间检验员 绕种子田 走一圈,检 查 不 少 于 100个穗 或植株, 确信其真实性与 品种描述 中所给 定的品 种特征特性 一致。 9.4 评估种纯度 一般情况下不 评 估 种纯度,当 存在着下列 两 种 情况 时需 要 估测种纯度: 该种子田的 作物已有 种纯度最 低标准的规 定 。 其 它植物种 会对以 后种子加 工带来 麻烦。如 在禾谷 类种子田中混 有其它 的禾谷类种 ; 杂交 高 粱 中 的 石茅 高粱。 注:检 测时 ,用米 尺量取 一定 的面 积, 数取 其中所有或 指定 的 其它 植物 的株数 ,从 而估测 种纯度。 9.5 鉴定品种
18、纯度 9.5.1 取样 9.5.1.1 取样数目和样区 大小应与种子田作物种和 生产的类 别 要求达到的标准 联系起来。 如果规定 的 标准为 1/N, 样本的 大小至少应 为 4N, 如杂株率 最 低标准为 0.1%, 其样本大 小至少应 为 4000株 (穗 ) 。 9.5.1.2 样区的大小和模式 取 决 于 被检的作物种类、田块大 小、 行 播 或 撒播, 自交或异交 、以及种子 生产的地理位 置 等 因素 。 如大 于 10hm的禾谷 类生产常 规种子的种子田, 最好采用 大小为 1m宽, 20m长 , 面 积 为 20m 2 与 播种方向 成直角的 样区; 对于生产杂交 种子的种子
19、田检验, 可 将父母本 行视为不 同的 “田 块” ,由 于 父母 本要求的品种纯度 不同 , 应分别 检查 每一 “田 块” 并 分别报告 父母本的 结果 。 对于宽 行 距种植的种子田如玉米,通过 行或条的 样区来检 查。 9.5.1.3 面积小于 10hm的生产 常规种的 禾谷类种子田,检查 10个样区。样区数目 随 着 田块大小 成比 例增加。检验 样区与 检验频率 参照附录 C。 9.5.1.4 样区分布应是随 机的和广泛 的,样区位 置应覆盖整 个 田块。田间检验 员应预先策 划好测定 的 程 序,根据 播 种方 向决定 样区间的 距离,使 每 一样区尽 量在不 同的种子 播种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233-2004 农作物品种纯度田间检验规程 233 2004 农作物 品种 纯度 田间 检验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