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 T 1350-2017 幼龄茶园绿肥间作技术规程.pdf
《DB43 T 1350-2017 幼龄茶园绿肥间作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3 T 1350-2017 幼龄茶园绿肥间作技术规程.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20B 05幼龄茶园绿肥间作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of Intercropping Green Manure in Young Tea Plantation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DB43/T 13502017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2017-12-14 发布 2018-02-15 实施DB43/T 13502017 I 目 次 前言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定义 14 品种选择 25 播种方法 26 田间管理 37 收割利用 48 档案记录 4附录A(资料性附录) 幼龄茶园间作夏季绿肥品种 5附录B(资料性附录) 幼龄茶
2、园间作冬季绿肥品种 6附录C(规范性附录) 种子发芽简易检验方法 7附录D(资料性附录) 茶园绿肥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8附录E(资料性附录) 茶园禁限止使用农药 9DB43/T 1350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傅海平、谢念祠、周成建、李泽恒、邓涛、王沅江、包强、刘姝娟、胡云光、王华、周品谦、黄亚雄。 DB43/T 13502017 1 幼龄茶园绿肥间作技术规程 1 范围
3、 本标准规定了幼龄茶园间作绿肥的术语与定义、品种选择、播种方法、田间管理、收割利用及档案记录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丘陵地区、缓坡地幼龄茶园间作夏季绿肥和冬季绿肥,山地幼龄茶园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54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8080 绿肥种子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 20464 农作物种
4、子标签通则 NY/T 5018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肥及绿肥作物 (green manure and green manure crop) 一些作物,利用其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或部分鲜体,直接或间接翻埋到土壤作肥料;或者通过它们与主作物的间作,起到促进主作物生长、改善土壤性状等作用。这些作物称之为绿肥作物,其鲜体称之为绿肥。 3.2 夏季绿肥(summer green manure) 春季或夏季播种,夏季处于生长旺季的绿肥作物。 3.3 冬季绿肥(winter green manure) 秋季或初冬播种,翌年春季或初夏利用的绿肥作物。其主
5、要生长季节在秋后、冬季及早春。 3.4 幼龄茶园(yong tea plantation) 从第一次生长休止到茶树正式投产这一时期的茶园,一般为34年。 DB43/T 13502017 23.5 茶园间作(intercropping in tea plantation) 在同一茶园内,以茶为主,利用茶行间隙种植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他作物,充分利用同一地上的不同空间和土壤层,使其与茶树互利共生,形成人工立体式复合生态茶园的一种种植模式。 4 品种选择 4.1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用优质高产,且与茶树没有共同的主要病虫害的绿肥品种。 4.2 夏季绿肥品种宜选择豆科绿肥茶肥1号、田菁、圆叶决明等品种,具
6、体参见附录A。冬季绿肥品种宜选择豆科绿肥(毛叶苕子、光叶苕子、蓝花苕子、箭筈豌豆、野豌豆、窄叶豌豆、紫云英、豌豆、蚕豆等)与非豆科绿肥(十字花科的肥田萝卜、油菜及禾本科的黑麦等),具体参见附录B。 4.3 品种可采用一个品种单播,也可采用豆科与非豆科及匍匐型或矮生型与高杆型品种混播。 4.4 种子质量应符GB 8080中的规定。种子发芽率的检验按GB 3543.4规定进行,也可按附录C的方法检验。 5 播种方法 5.1 播种前准备 5.1.1 茶园整地 在茶行中距茶树根颈45 cm55 cm处翻耕,翻耕深度10 cm15 cm,耙耱整平,打碎土块。 5.1.2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包括晒种、擦种
7、、浸种、接种根瘤菌等措施。 5.1.2.1 晒种 播种前宜将绿肥种子在阳光下晾晒1 d2 d。 5.1.2.2 擦种 对一些种皮有蜡质层的绿肥种子,宜进行擦种,擦种方法可采用手工擦种或机械擦种。手工擦种方法:将种子和细沙按照2:1的比例拌匀后装入编织袋中揉擦5 min10 min。机械擦种方法:采用擦种机,以擦破种皮为宜。擦种机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5.1.2.3 浸种 土壤湿润,擦种后可采用温水浸种;土壤干燥,不宜浸种。其具体方法:将种子放入 50 60 的水中,水量以淹没种子为宜,然后让其自然冷却,浸泡 4 h8 h 后捞出种子,在阴凉处沥干或晾干。温水浸种后的种子须在12 h内进行播种
8、。 5.1.2.4 接种根瘤菌 在室内阴凉处,将根瘤菌剂按说明规定用量倒入洁净的容器,加少量清水调成糊状后,分次倒入种子堆中,轻轻搅拌,使每颗种子均沾上菌剂为止。接种后的种子须在12 h内播种。 5.1.3 施基肥 DB43/T 13502017 3 以磷肥、钾肥为主,少量氮肥。一般每666.7 m 2施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10 kg20 kg,硫酸钾5.0 kg10.0 kg,尿素3 kg5 kg;或复合肥10 kg15 kg;或有机肥100 kg200 kg,于整地前或后施入。基肥宜施入沟下10 cm15 cm。 5.2 播种 5.2.1 播种量 夏季绿肥一般为1.0 kg/666.7 m2
9、2.0 kg/666.7 m2,冬季绿肥一般为0.4 kg/666.7 m25.0 kg/666.7 m2。撒播播种量在条播基础上增加 10 %,穴播播种量在条播基础上减少 10 %15 %。不同品种的播种量参见附录A和附录B。 5.2.2 播种期 夏季绿肥播种时间一般为4月上中旬至5月上中旬;冬季绿肥播种时间可结合茶园施基肥进行,一般为9月中下旬至11月中下旬,播种适期参见附录A和附录B。 5.2.3 播种方式 采取条播、穴播或撒播,以条播为宜。 5.2.3.1 12龄生茶园宜采用条播或穴播,每茶行间作23行绿肥,距离茶蔸根部45 cm55 cm种植;34龄生茶园宜采用条播,每茶行间作1行绿
10、肥。 5.2.3.2 绿肥条播行距20 cm30 cm,开沟深度10 cm15 cm;穴播穴距10 cm15 cm,每穴35粒。播种深度为3 cm5 cm为宜,播后覆一层细土,不宜厚盖,以不见种子为宜。 5.2.3.3 土壤湿润,可将土壤耙松整平后进行撒播,播后将表土耙动,将种子覆盖,以利发芽出苗。 6 田间管理 6.1 除草 绿肥封垄前,视杂草情况,人工除草1次2次,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6.2 施追肥 以氮肥(尿素等)为主。一般每 666.7 m2可追施尿素3.0 kg5.0 kg。冬季绿肥于早春,夏季绿肥于5月至6月,撒施或开沟施。根据需要可在苗期至生长旺盛期,叶面喷施1次2次0.1
11、%0.15 %硼砂(硼酸)溶液和0.05 %钼酸铵溶液。 6.3 病虫害防治 6.3.1 防治原则 遵循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措施。 6.3.2 防治方法 茶园绿肥的病虫害发生轻微,一般不需进行病虫害防治。但特殊年份有较大病虫害发生时,应根据病虫害发生状况及时进行防治,其主要病虫害有斜纹夜蛾、蚜虫、蓟马、菌核病和白粉病,其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应符合GB 4285、GB/T 8321、NY/T 5018的规定,禁止使用国家公告禁限止高毒、高残留DB43/T 13502017 4农药及撤销茶树上使用登记许可的农药,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3 1350-2017 幼龄茶园绿肥间作技术规程 1350 2017 幼龄 茶园 绿肥 间作 技术规程
